“医护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2021-09-26 15:30冯文珍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7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冯文珍

摘  要:“医护心理学”课程作为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型学科,承担着培养医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文素养的光荣任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和大量的思政育人元素。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在近年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形成了比较独特的课程思政理念和心理学教育教学方式。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资源、师资培训、学生认知、手段设计、教学内容、评价体系、总结反思等方面,对“医护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以适应新时期医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及社会对医护专业人才的要求,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医护心理学;课程思政;心理健康;综合素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8-0118-04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形成相互协同、共同提高之功效[1]。“立德树人”作为一种综合教育思想,医学院校是培养医护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立德树人”“医者仁心”的多元化社会需求,融生理、心理、社会为一体,使医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多元沟通能力。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实际的医护心理学教学中,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位医学院校教师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医护心理学”作为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型学科,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和思政教育内容,承担着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光荣任务。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在近年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思政方式。以“医护心理学”课程为例,该课程教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资源、师资培训、学生认知、手段设计、教学内容、评价体系、总结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改革和有益探索。

一、确立思政教学引领地位,与“医护心理学”培养目标相一致

新形势下,“医护心理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运用所学心理技能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而思政教学是将思想政治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挖掘“医护心理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内涵,实现人文精神与心理理论相结合,改变以往重理论讲授,轻情感培育的教学模式[2],将医学人文精神及职业道德培养相融合,使医护心理学培养目标与思政理念在教学中达到高度一致[3]。具体做法有:一是在讲授普通心理学时,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专业自信,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二是在讲授专业心理学时,树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念,全面提升科学及人文素养,重视医患关系,加强人际沟通和礼仪技巧;三是在讲授心理健康时,帮助医学生辨别正常和异常心理,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能进行自我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增强抗压、抗挫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四是在讲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技能、职业行为和爱岗敬业奉献精神,能够科学评估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能自我评估和自我调节,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二、挖掘“医护心理学”课程思政资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医护心理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医学人文学科,在详细挖掘该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时,具体做法有:一是在讲授心理学、心理现象、人格等知识点时,融入哲学辩证法、德育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二是在讲授能力概念时,融入学习效率的高低、护理实训操作及终身学习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是在讲授行为主义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知识时,融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观察学习、思政基地教育及关注人的本能需求、以人为本、发挥人生价值、尊重个人信仰等人文教育;四是在讲授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卫生教育时,特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和教育,融入青年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知识点;五是在讲授应激源类型时,融入升学、就业、恋爱、结婚及社会热点事件等,进行客观分析,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理性应对;六是在讲授病人心理时,结合病人心理需要,融入临终关怀教育,体惜病人,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培养良好的人文情怀;七是在讲授医患关系时,融入人际沟通知识和言语及非言语交往技巧,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医患冲突,也是为自己的人身安全負责;八是在讲授心理评估知识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水平,走好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九是在讲授 ABC认知疗法时,融入正确认知观教育,合理评价得失,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现在、将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十是在讲授心理治疗时,融入捍卫生命尊严、珍惜生命教育,杜绝自杀理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爱他人和自己的生命[4]。

三、加强师资培训,发挥主力军作用

近年由于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上课超负荷,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部分老师教学周学时在20课时以上,很少有机会和精力去系统进行医护知识的学习及更新,更谈不上对思政课程及思政理念等知识的学习。要让思政教育进课堂,就必须先从培养教师入手。从2019年上半年开始,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全面启动思政育人教学改革工作。一是多次举办报告会、专题研讨会、知识讲座、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培训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师加强思政理念教育。二是鼓励医护心理学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听课,观摩思政课教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双方积极探讨如何将思政育人贯穿于基础心理学、病人心理、心理护理、护患关系、医护人员心理及心理实训课中,使学生在上心理学课程时既能得到心理知识的熏陶,也能渗透思政素养教育,达到心理技能和思想素质双提高。三是严格抓好课堂授课环节,将思政元素融入每一节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强化医护心理学教师思政育人的责任意识。四是组织各种思政案例教学竞赛活动,促进课程思政教学开花结果。目前为止,医学院共获得院级、省级、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共六项。

四、创新教学手段,确保时代性、思想性和灵活性

课程组全体成员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结合思政理念,创新“医护心理学”教学方法,体现时代性和前沿性。具体做法有:一是典型案例导入教学。每个章节开头都有一个临床案例,后面设置有思考题,激发学生参与、探讨意识,调动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开拓思维,提高运用所学心理知识分析、解释实际案例的能力。如讲认知过程的思维时,插入“龟兔赛跑、滥竽充数、守株待兔”等典故,要求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讲授“心理健康”时,案例分析題目是“越是腐败死得越快”。二是运用电影、电视、心理剧等多种形式。如观看《相约星期二》时,与学生探讨生命与死亡的话题;观看《心灵病房》时,探讨如何给患者人性化的全人照护;观看《心理罪》电影时,让学生谈谈观后感或写出感受。另外还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心理剧、微电影等,提高学生学习“医护心理学”的兴趣。三是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讲授、体验式教学等,引导学生将思政教育和心理知识做到自觉融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启发智性的感悟。四是采取PBL(以问题为主)教学法。心理老师经过集体讨论,列举适合PBL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课前发给学生进行预习,课中老师逐一讲解。如对病人心理、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心理等章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好PPT,选出一名小教员,进行PBL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索意识及创新能力[5]。

五、采取必要形式,提高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认同感

“医护心理学”蕴含了大量的思政资源,教师适当采取必要的口号等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具体做法有:一是在学习医护人员心理素质培养这章时,教师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可以让同学们集体诵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等内容,朗读校训、医德规范、护理人员守则、护理哲理、医护标语等,以增强医学生的认知、认同意识。二是结合医学院实际,在“医护心理学”课程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将思政教育和德育教育相融合,例如借助公共邮箱、网络课程、QQ群、微信群等开展新生进行心理测试、重点学生心理访谈等,及时与学生交流,掌握其思想动态,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三是采取专题演讲会、辩论赛、知识竞赛、礼仪表演、心理讲座、团体辅导、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利用标语、标牌、符号、南丁格尔塑像、“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校园元素,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角色扮演。如在患者心理和医患关系教学时,采用情景剧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真实体验患者感受,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及 “医者仁心”的人文情怀。六是感同身受式教学:如在讲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人格结构”等理论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原生家庭、父母关系、 快乐本我、现实自我、梦的解析等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剖析,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科学看待和分析心理问题,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认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建立新型评价体系,体现德技并重的育人理念

评价是“医护心理学”思政教育的风向标和测量仪,评什么决定教什么和学什么。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发医学生和教师队伍的生机,促进医护教育质量的提高。现行“医护心理学”教学评价单一,偏专业,轻思政。学院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0年10月13日)等文件要求,建立健全了“医护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依据,突出心理能力培养,体现综合思政素质。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学习、进取精神、参与意识、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德育品质、自我成长、正确人生观和良好职业素养等考核中[6]。具体设计方案为:一是平时考核(占20%)。主要是根据课程内容,准备一些蕴含课程思政的问题,如:谈谈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性格形成的影响;如对自我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剖析;如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方法有哪些;写一篇如何保持情绪健康的小论文;举例说明你所用过的心理防御机制等,辅以课堂发言、即时提问、测评考试、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二是技能考核(占10%)。通过心理测验和实训操作,考核学生对气质、A型行为、SCL-90、SDS、SAS等心理学量表使用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要求写出半年的调适计划,以期改变学生的行为品质和心理素养。还有对记忆、思维、注意等实训操作结果进行分析,以考察同学的认知素养。三是期末考试(占70%)。打破传统的 “纸笔测试”,建立多渠道、全方位考核途径,有纸质考卷和网上答题,考核内容从侧重心理知识转到“心理与品质”融合上,建立德技并重的考核体系。为检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医护心理学考题中必须增加思政教育内容,而且比例应逐年加大,特别是将思政理念、伦理道德、热点问题、时事点评等与病人心理及心理护理案例相结合,全面评判学生的心理技能、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临床实践和职业人格等综合素质。

七、积极总结反思,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一)教学总结

“医护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研究者通过问题调查和课堂测试,全面了解思政教学状况。如有学生说:“希望医护心理学老师能从我们学生的思政需求出发,多增加思政教育内容”“我对老师有关思政心理案例很感兴趣,希望老师多提供”“如有机会,我想多到医院实习,多参加临床的思政教育活动”。还有学生这样写道:“有时在媒体上看到暴力袭医的报道,觉得医患关系太难相处了,医护工作现在是高危职业,也有生命危险。但当学习了医患关系和患者心理后,认为只要医护工作者有爱心,掌握言语和非言语交往技巧,理解患者,站在患者及家属一方,学会换位思考,再复杂的医患关系也会迎刃而解的”。

(二)教学反思

“医护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虽然与哲学、时政等紧密相连,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与各位同行探讨。第一,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医护心理学教材融合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尝试;第二,受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授课课时和讲授规模等所限,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挖掘不充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三,医护心理学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提升;第四,建议进一步探讨能够贴近医护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第五,医护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程琳,张韡. “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与探索[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9,9(04):8-11.

[2] 萧家芳. “课程思政”理念下《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探索[J]. 科教论坛,2019(08):41-43.

[3] 陈利红. 医学高职高专人体寄生虫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8):19-20.

[4] 滕慧竹.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教育观的导向[J]. 才智,2018(21):103.

[5] 李琦,吕一军. 从课程思政视角谈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8(11):857-859.

[6] 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童诗”也精彩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