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标准与国家专业标准背景下的“西方文论”模块化课程建设

2021-09-26 11:31程明社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实用性模块化

程明社

[摘  要]实用性和能力化是模块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但像“西方文论”这样的文科理论课程如何进行模块化建设仍是一项需要探索的工作。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以专业认证标准和国家专业标准为指引去设置模块,在实现模块化的过程中坚持实用性和能力化的要求,使内容与方法高度契合,既不能将实用性、能力化进行虚化和弱化,又不能将两者泛化和淡化,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模块化教学的应用效果。

[關键词]模块化  专业认证  实用性  能力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榆林学院2019年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1901)。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的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设置思路,在注重基础知识培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

模块化教学模式不是对传统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否定,而是对其有益的补充。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基础上,首先应培养学生基础的人文素养、从业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专业的职业能力。

文科理论课模块化建设的困境

现有的模块化课程建设大多以操作性较强的实践类课程为主,主要集中在工科课程及文理科实验课中,文科模块化课程建设成果相对较少,而文科理论课建设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因文科课程,特别是语言类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感知性,对其进行技术层面的切割、分析存在一定难度;第二,文科大多为长线专业,传统上形成了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知识之间的逻辑衔接比较紧密,要以任务或者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是一个难题;第三,文科理论课大多为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其他技能型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从传统教学观念来看,其实用性和能力化并不是很突出,因此,以实用性和能力化为导向的文科理论课模块化教学是一个难题。

“西方文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在模块化课程建设中,除了存在一般文科理论课的难题之外,还因为“西方文论”就是讲西方文艺理论史,而历史有其连贯性,如何将连贯的历史切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又是一个难题。

模块的设置

设置模块时,应从问题切入,以专业认证标准和国家专业标准为指引。在课程建设中,模块化课程可能既有知识类的教学内容,又有实践类的教学内容,还有可能包括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它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强调所选内容的实用价值。不能认为模块化课程都是为了培养某一能力,有的模块可能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某一知识体系或某一思想信念。需明确的是,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模块化教学模式,它们的目的都是学以致用,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在“西方文论”模块化课程建设中,可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实现学科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融合。

在“西方文论”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第一,学生不读原典,“以本为本”,不会创新;第二,学生缺乏反思,对课程内容理解不深;第三,学生缺乏实践,不会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构成了“西方文论”的三个能力模块。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相关规定,合格的师范专业毕业生必须达到以下表1中的四点、八方面要求。“西方文论”课的教学实践对其中的学科素养、学会反思、沟通合作几项能力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对于“学科素养”来说,学生应该掌握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思维模式、主要观点、批评方法,为以后的语文教学奠定基础;“学会反思”指学生应该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能利用不同平台进行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沟通合作”是指学生能主动与其他学科成员共享信息、合作共事,可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责任,倾听其他团队成员的意见,并能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

“学科素养”“学会反思”“沟通合作”三项能力要求分别与上述“西方文论”实际教学中的“理解不深”“不会创新”“不会应用”三个问题基本对应,满足了三项能力要求,也就解决了三个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国家质量标准》规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的能力要求为:具有感悟、辨析和探究语言文学现象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评价文学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在母语和国家通用语的阅读理解、口头表达、文字表达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西方文论”模块化指向的三个能力模块,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高度契合。

模块的实现:坚持能力化和实用性

在模块化建设中,应坚持能力化和实用性。针对上述“三项能力要求”,“西方文论”模块化课程建设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在不打乱原有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坚持每一个时期的文论知识学习从阅读西方文论原典开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讲解;最后在文学批评中实现对知识的应用,从而形成原典阅读+知识讲解+文学批评的内容架构。

教学内容调整后也应对教学方法进行重构。原典阅读部分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自主阅读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对此,教师应该提前给学生进行导读。学生自主学习时,如果参照导读还有困难,就需要在小组讨论中解决;若小组讨论依然无法解决,则需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点拨。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所以,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学生,又取决于教师。模块化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或者指导者,这样,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提高了。然而学生理解知识并不是一节课的终点,还需要其在课后结合理论知识去运用,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与他人沟通合作,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应用和创新。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双重重构也就实现了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理论思辨与表达能力、知识整合与文学文化现象评价能力。前两种能力属于基础能力,后一种属于专业提高能力,三种能力的实现,也就是三个问题的解决。具体的模块化建设见下图“模块的生成与实现”。

模块内容应与教学方法高度契合

模块内容应与教学方法高度契合,不能将模块虚化或弱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往往可以分出好多个模块,每个模块下面可以继续分出一系列的子模块,但是文科理论课的整体感知性决定了它不能做过多的划分,否则就会造成支离破碎的结果。“西方文论”课程三个大的模块: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理论思辨与表达能力、知识整合与文学文化现象评价能力需与具体的课程内容相对应。

“西方文论”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史,可以以西方“知识型”的三次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转向、文化转向)为线索,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根据每学期的上课周数分为十六章,每章由“经典文本阅读”“知识点解析”“必读书目”“深度阅读推荐”“思考与运用”五个部分组成。

从横向来看:“自主学习与团队協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各章第一节——“经典文本阅读”当中,这个环节主要在课前预习实现;“理论思辨与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各章的“知识点解析”环节中,通过课堂讨论方式实现;“知识整合与文学文化现象评价能力”主要通过课后进一步阅读、思考、运用而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各有侧重,形成统一的整体。

纵向来看:第一至第九章(古代文论和近代文论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结合经典作品理解理论的能力;第十至第十三章(现代文论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对理论文本进行阐释的能力;第十四至第十六章(后现代文论部分)既能锻炼学生对理论反思与批判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文本的能力。在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后现代文论这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选取的经典文本、推荐的书目和深度研读书目、设置的思考与运用题目等都各有侧重,四个部分又构成一个整体,共同指向三种能力模块的实现。各模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均遵循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排在前面的模块理论知识点少一些,理论简单一些,技能要求也低一些,每一模块上升一个层次。

模块化课程建设需要处理好“减负”与“增负”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为课程“减负”,为学生“增负”。一个专业可以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但是它需要多门课程的优化配置来实现,一门课程不能承担过多的功能,知识的主要功能必须是清晰的。例如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西方文论”课,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就是主要的,其他功能是附属性的。学生通过学习“西方文论”,能提高师范技能,再具备向其他职业技能拓展的基础就可以了,不需要同时掌握几个职业技能,否则就是多而不专、多而不深。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论”必须真正成为“西方文论”,不能是“西方美学”“西方哲学”,与文学关系不甚紧密的理论可以交给“美学”等其他课程。对学生来说,“西方文论”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几十分钟,而要将课前、课堂、课后的学习统一起来。最后,由于教学模式的转变,课程考核方式也应做相应调整,加大对学生课前、课后学习过程的考核,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查贵勇.国际商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8(6):84.

[2]伍德勤.建立模块化课程市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5.

[3]姜君霞.模块化教学法的特点及要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4):106.

[4]汪英.模块化教学法教材的组织与选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4):76.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文学院  陕西榆林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实用性模块化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模块化住宅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