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

2021-09-26 13:50陈利华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多元智能理论

摘 要: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案例为主要内容,以当下多元智能理论及发展性评价介绍为主要依据,对在真实活动情境中进行评价、开展多领域评价、凸显以人为本、构建发展性评价系统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目的在于借助多元智能理论改革幼儿园教育评价形式,挖掘幼儿的更多潜力,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融入教育活动中,学习更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提升幼儿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改革;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6-0040-02

引  言

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幼儿园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合理化改进和调整工作,从而有效促进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这也是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站在多元智能理论角度上分析教育工作,将发展性教育内容引入其中,做好发现、分析、研究工作。发展性评价是促进幼儿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给幼儿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进而推动教育的客观化发展。评价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从而推动整个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及发展性评价的概念

评价目的就是指为什么评价,评价的具体结果是用来做什么的。支撑幼儿园教师评价目的观和功能观的是智力的等级差异观,即按照逻辑能力及语言能力进行分析。不同的人在智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加德纳理论强调智力多元性特征,并且强调人之间的差异性等级。教师只有针对幼儿的差异性,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个性,才能挖掘幼儿潜能[1]。教育评价是教师对幼儿的智力水平做出评价,从而结合幼儿的不同身心特征进行指导,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要基于多元化理论,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性教育评价方式

教师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发展性评价,并调整教学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凸显以人为本

教师在对幼儿评价时,应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站在平等、欣赏和发展的角度正确看待幼儿,为幼儿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及主观能动性,保证幼儿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出来。教师应认可幼儿的独特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比如,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站在欣赏和重视幼儿的角度,尊重其自尊心,重视培养其自信心,促进其能力的发展。这样一来,幼儿在教师的欣赏及尊重中,会不断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2]。

(二)开展多领域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领域是多元化的,且具备不同层次。教师要意识到幼儿所具备的才能也是多方面的,要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引领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幼儿不同智力水平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教师应开展多领域、全面化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掌握国庆节的概念和基本知识,这一教学内容涉及语言和智力领域。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关于国庆节的儿歌,在音乐的伴奏下引导幼儿学唱,促进幼儿语言和智力水平的提升。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理想,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一名幼儿扮演小记者进行模拟采访,让其他幼儿扮演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物,这在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从不同角度和区域活动帮助幼儿有效理解知识,能够挖掘幼儿的多方面潜力,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要站在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合理引导幼儿,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三)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进行评价

真实、有意义的评价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能使幼儿在同伴的支持下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活动,更好地完成任务,促进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结合具体情况,创设真实、有价值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站在多元智能理论角度,对幼儿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使用激励性言语鼓励幼儿。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幼儿的互动,使幼儿喜欢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为幼儿提供完整的学习模式,结合主题内容,为幼儿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引入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体现教学的多元化、个性化。比如,在开展主题活动“豆浆怎么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制作豆浆,让幼儿亲自进行泡豆、磨豆、煮熟、品尝等一系列操作,感受实践的乐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应站在多元化角度对幼儿进行评价,帮助幼儿及时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推动幼儿的不断发展[3]。

此外,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表达,通过口语、文字及音乐等多种表达途径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应有效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促进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比如,在学习“小蝌蚪变青蛙”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卵—蝌蚪—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去掉—青蛙”,使幼儿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蝌蚪变青蛙”的具體过程。教师可以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让幼儿表演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在丰富幼儿肢体语言的同时,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用不同的方式评价幼儿的表现,注重评价学习过程,促进幼儿的不断成长。

(四)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在不断学习和吸收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内容及观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及实践经验,做好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工作。第一,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尊重和欣赏幼儿,站在平等的角度和幼儿进行沟通和对话,为幼儿营造合理的评价氛围,在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挖掘幼儿更多的潜能。第二,注重凸显内容及方法的多元化。在对幼儿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好多元化评价内容及方法的设计,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评价幼儿,促进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展。第三,在真实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针对性评价。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第四,彰显教学评价和活动的互动性。教师应将发展性评价作为基础,对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和分析,保证教学能够与评价相互促进,结合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评价方法。第五,注重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主体互动性。发展性评价要注重主体的有效沟通。发展性评价关注的不是简单的结果,而是被评价对象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师要注重与多元化主体的沟通,做好自评、互评,保证教师、幼儿、家长等不同主体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形成多主体互动的局面。

结  语

总而言之,教师不能采取单一的评价模式,应站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调整幼儿教育评价方式,将传统评价方式过渡到发展性评价,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从多元化角度评价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赞赏幼儿,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幼儿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程爱华.多元智能发展理论在幼儿园创意活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新校园(理论版),2018(03):156-157.

张莹丹.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提高幼儿评价有效性的启示[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1):92-93.

李玉瑾.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游戏化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8(09):167.

作者简介:陈利华(1972.12-),女,浙江杭州人, 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发展性评价多元智能理论
让课堂教学评价变得“死去活来”
高校体育实施发展性评价教学模式的研究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