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牢牢“钉”在基层一线30年,以赤诚换真心

2021-09-28 05:09张维炜卢慧萍
民主与法制 2021年26期
关键词:联系点人大代表居民

张维炜 卢慧萍

“晚上有幸参加‘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中共一大纪念馆的上海分会场,以视频连线方式,聆听了总书记面对160多个国家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所作的‘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责任’主旨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和辉煌成就,又一次震撼了全世界!”7月6日,朱国萍通过微信朋友圈,向好友们分享自己的参会感受,字里行间充满欣喜与自豪。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是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上海市(居)村委会工作协会会长。她从1991年开始,担任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小区居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三十年来,朱国萍将自己牢牢“钉”在了社区基层一线,从一位懵懂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受居民信赖的“小巷总理”。她对《中国人大》记者说:“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令我感到肩上责任重大。不论是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还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将时刻牢记‘依靠百姓、服务群众、扎根基层’的初心,事事处处想在前、做在先、当表率,用心用情为社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为构建和谐社区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朱国萍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中共一大纪念馆的上海分会场 受访者供图

“居民眼里,我这个书记从不捣糨糊,是个认真做事的人。”

在虹储居民小区,伫立着一块“感恩石”。这是当年在老房改造中得实惠的众多居民自发捐赠给社区的。每年“七一”前后,总会有居民自发来此,自带刷子和颜料,将感恩石上的字一遍遍描红。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经风吹日晒,感恩石上的字迹却始终鲜红、崭新。

30年前,大眼睛、梳两根麻花辫、正值最好年华的朱国萍到虹储小区报到,从此开始了她的小巷人生。但没有人想到,她能把一件事做得这么深入、这么长久、这么精彩。

不同时代,百姓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内容不一,表现各异。但每一次朱国萍总能迎难而上,寻到解决问题的症结与路径——上世纪90年代,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小区里有不少居民下岗了。“那时候,帮居民找工作就是最大的任务。”朱国萍带领居委会干部一家家跑周边企事业单位寻找岗位,提出“不挑不拣,一周上岗;挑挑拣拣,两周上岗”,顺利为社区200多户家庭解决了再就业。旧房改造的那些岁月,她费力促成“三水一气”同步工程,避免了小区再度“开膛破肚”。

几年前,小区停车难问题令人头疼,一些居民还因为抢车位而“闹翻”。朱国萍组织召开小区听证会,听取有车族与无车族的诉求,公开评议各种对策办法。最后,大家讨论拿出了开辟“创意停车坪”计划,把小区绿化带、边角地方整合出200余个停车位,腾挪空间、绿化上墙,在增加车位的同时不减少绿化面积,居民都开心了。

人生最好的年华,从为居民解决就业难、停车难,到推动旧房改造、文明养宠、垃圾分类,深耕社区的朱国萍就这样带领居民区党总支班子穿街走巷,和居民们一起解决了一桩桩民心实事,她也渐渐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和肯定,成了居民心中最亲切的“小巷总理”。在朱国萍的带领下,虹储小区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称号,连续20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小区。她本人先后当选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成为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2020年5月22日,北京,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图为全国人大代表肖胜方(左)、朱国萍(中)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视觉中国供图

“在我看来,党员是否称职,党组织有没有声望,就看为民办事是否办到了居民心坎上。我奉守的信条很简单,就是‘不怕事、不避事、能干事’。”朱国萍说,一直以来,居民眼里我这个书记从不捣糨糊,是个认真做事的人。

三年前,朱国萍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退休不退岗,为了感恩组织、回报社会,她和团队创办了“萍聚工作室”。依托工作室这个平台,朱国萍将自己在社区奋斗30年的经验和心得倾囊相授。工作室集聚了一批专家资源,帮助更多社区干部和年轻骨干开拓自治空间,构建自治框架,创新自治路径,让更多新时代“小巷总理”尽快成长起来。

基层立法联系点 “直通”人民大会堂

2019年11月2日下午,正在上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参观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展览室,与正在参加行政处罚法征集意见的立法信息员亲切交流。“当时,我站在总书记身旁,向总书记介绍了联系点‘开门立法’的创新工作方法。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朱国萍激动地说。从此,她记住了“全过程民主”这个新词,并尝试将此理念运用到居民工作中。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有件事让朱国萍特别有成就感,那就是关于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实践。

当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来上海选点,朱国萍力荐自己所在的虹桥街道。2015年7月,虹桥街道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批设立的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

“其他三个点都设在市县一级,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唯一设在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它在萍聚工作室设立了联络站。”朱国萍介绍说。

萍聚工作室的办公地点就在居民区门口,临街,过往行人一眼可看到,随时可推门进来。工作室墙上挂满了牌匾,其中一块写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站”。朱国萍说,有一年,美国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助手代表团一行到萍聚工作室参观,亲身感受到中国民主立法的浓厚氛围后,其中一位金发碧眼的代表特地通过翻译来跟我说:没想到你们代表的联络办公室不藏在深宅大院,也不设在办公楼里,就这样敞开式地设在马路边,连个门卫室都没有,行人来来往往,都可以随意进出。“没错,这就是我们的民主,这就是我们人大代表与老百姓之间的‘零距离’!”朱国萍向美国代表介绍说,大家走过路过,就知道法律在身边,代表在身边。

朱国萍就是这个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她和居民们一起认真收集意见,讨论相关法律条款。民法总则、反家暴法、民法典等法律草案的修改意见,都有被采纳的情况。看到建议在国家法律中得以体现,朱国萍和身边居民深感欣慰,也深受鼓舞。

立法联系点设立六年来,2000多人次直接参与40多部法律的意见征集,50多条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从垃圾分类到电梯加装,从“一网通办”到“一网统管”,从文明养宠到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等许多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就这样传递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今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朱国萍见证了全过程民主正式写入法律,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要把“全过程民主”理念贯穿于新时代社区治理中。“这是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法宝’。”朱国萍说。

>>上海市民政局的同志到萍聚工作室调研 受访者供图

>>朱国萍(左二)在一大会址现场分享入党感受。 资料图

“小巷总理”的顶层设计

朱国萍是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作为老代表,13年的履职生涯,使她对“人大代表”这个称呼背后承载的丰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在朱国萍看来,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和国家,一头连着万千百姓。密切联系群众是每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每到联系日,朱国萍都事先做好组织工作,按照规范要求,积极主动与居民群众见面,听取大家的心声。平日里,朱国萍也十分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她跑遍了小区的每家每户,通过走访收集到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朱国萍的手机24小时开机,在北京开会也不例外。她的电话号码向全社区居民公开,如果白天有其他工作任务,她只能晚上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找她的居民回电话。

“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参政建言,否则就对不起人民。”这些年,结合社区治理新热点、新任务,走上自治良性轨道的虹储居民小区,总能在第一时间顺利“研磨”出生动的“解决之道”。比如,以弄堂口的萌宠明星榜单管好文明养宠,以诚信积分来制约共享单车乱象,以明星楼道“垃圾箱”的示范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一边埋头里弄日常,一边悉心捕捉有价值的声音,朱国萍不断思索探寻着“为民代言”的更好途径。结合调研,她先后形成了许多高质量的代表建议议案。其中社区居家养老需要政策扶持、别让智能时代把老人落下、加强金融诈骗监管等十多件议案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和采纳。

“平时大家都爱叫我‘小巷总理’。一边是基层党支部书记,管的是鸡毛蒜皮的‘家事’;一边是全国人大代表,讨论的是大政方针的‘国事’。”谈到十多年的代表履职体会,朱国萍说,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了起来,也让她能够有机会做好这上达“天线”下接“地气”的枢纽。

“每年‘七一’党的生日,也是我的‘感党恩’日。我都会提前为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守望初心。”朱国萍对记者说,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她立志要继续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去激励人、影响人,承担起支撑巩固基层政权的责任,真正做到抬头有信仰,低头有担当,回头见初心。“我要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不负韶华,创造更多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来报答党恩,实现家国同‘梦’。”朱国萍的语气充满坚定。

猜你喜欢
联系点人大代表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大作用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立法联系点:群众爹与立法新途径
做好地方立法联系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坚持包联系点 打造过硬品牌
你睡得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