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陲谪客(一)

2021-09-28 05:09马行西
民主与法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哈密纪晓岚林则徐

马行西

一年之中就有半年的寒冬,

霜树冰华就是塞上风景;

三个人里兴许有一个罪人,

荒凉的关外只收容孤胆野魂……

这是新边塞诗人周涛《边城》中的诗句。在封建社会,刑罚主要有“笞、杖、徒、流、死”五种,所谓“五刑”是也。流放,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既然是流放,那当然不会在京畿苏杭之类的繁华安逸之地,要么苦海沿边,要么瘴雨蛮烟,要么穷荒寒远。新疆在历史上作为犯人流放地,主要是在清中后期,始于乾隆年间。到底有多少人发配来疆,没有准确的统计,位高名重的也不下一二十人吧,这里重点介绍几个较有特点的人物。

第一个发配来疆的名人是纪晓岚。作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他尽管是乾隆皇帝的红人近臣,但他的不当之举触犯了法律,激怒了皇上。时逢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被人告发巨额贪污,皇上震怒,下令严查,而卢见曾的孙子正是纪晓岚的女婿。纪晓岚得知此情,情感战胜了理智,急忙命人送去一封密信,一个字也没有,只有一小撮茶叶和一小包盐末。卢见曾一看立即明白了:茶盐——查盐!不过皇上也立即明白了,后果很严重,卢见曾被处以斩监候,死在狱中;纪晓岚以“漏言泄密罪”流放新疆乌鲁木齐。这一年是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纪氏44岁。

毕竟是当朝大员、文坛领袖,纪晓岚在新疆也没吃什么苦头,地方官员只让他做一点简单的公文抄写工作,其主要时间是逛逛市容,访访民情,做做笔记,轻轻松松地过了三个年头。

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纪氏奉旨回京,结束流放生涯。回去的路上,追记西域见闻,著《乌鲁木齐杂诗》160首,涉及风土人情、物产民生很多题材,如今看来是宝贵的文史资料。我在另一篇文章《远方的诗》中,对此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回京后,纪晓岚就任翰林院编修,历时13年,完成《四库全书》这一巨大编撰工程。如今,乌鲁木齐人民公园内有一座雕梁画栋的“岚园”,墙上刻满书法名家书写的纪诗名句。水磨沟公园也有一尊纪晓岚身着长衫、手持烟袋的雕像,都是纪念这位名人的。而纪晓岚在乌鲁木齐的旧居,据说在九家湾一带,我曾前往踏寻,却不见踪影。

第二个要说的是祁韵士,知名度不如纪晓岚,但他对新疆的贡献却远在纪氏之上。祁韵士,山西寿阳人,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出生,乾隆四十三年殿试得中,入国史馆。苦学满蒙文字,用心边疆地理和少数民族研究。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编撰成书《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120卷,旋又撰写《皇朝藩部要略》22卷,均为前无古人之力作,弥补了边疆研究之空缺。因贡献巨大,升任国史馆总纂官。嘉庆六年,祁韵士离开清水衙门,担任了肥缺——宝泉局监督。宝泉局就是造币厂。差事肥了,好日子却到头了!这宝泉局历任领导更换只是交接账簿,不查验实物,账目对上就行了。不料这次上面较真了,让彻底清查,结果发现实物——铸币用铜——存在巨大亏空,到底什么时候出现的,谁也不知道!龙颜大怒,下令对历任监督都给予严惩。就这样,上任不久的祁韵士被流放到新疆,这一年是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祁氏54岁。

他先回山西寿阳老家安顿好家小,然后踏上收集记录沿途州路府县地方资料和见闻心得进疆的漫漫征途。到底是大学者,他这一路可没闲着,边走边看,边想边写,抵达伊犁时竟形成一部《万里行程记》!伊犁将军松筠素有爱才之心,未使祁韵士从事苦役,而是用其所长,委其整理校正西域方志图书,以佐戍守大计。祁韵士自然感激,努力工作以不负厚爱,历两年之功,编成《西陲总统事略》十二卷。这部典籍既有对新疆山川地势、农田水利、工矿商贸、官府军台的记录,还有对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状况、风俗习惯、历史流变的考察和分析,融经济、政治、军事、历史、地理、民俗为一体,图文并茂,述评兼备,不啻一部重要的边疆史地经典。此后,他又一气呵成《西陲要略》《西陲释地》等著作,并创作《西陲竹枝词》100首。这些作品不但有宏大叙事,还有细节刻画,哈密、乌鲁木齐、库车、蒲昌海、赛里木湖等地的飞禽走兽、林木果蔬、服饰车舟都有描述,如同一套百科全书。祁韵士因对西北边疆考察之详细、记载之丰富,被称为“西北史地学先驱”“边疆研究奠基人”。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祁韵士结束在疆三年的流放生涯,回到内地。

他人生的最后阶段是以教育家度过的。早在中青年时期,他的教育能力便有所展现。他的弟子和儿子里,至少有三位同他一样进身殿试并高中功名。经过亏铜大案的折腾,他已无心仕途,专事讲学课徒,先后执掌兰州兰山书院和保定莲池书院,并最终卒于莲池书院山长任上,享年65岁。他辞世的时候,枕边还摆着课卷讲义。我在河北工作时,曾去过保定莲池书院,但是没有留心祁韵士的行迹,是为憾事。

前两位都在新疆待了三年,很多涉罪官员也基本上是这个刑期。但是也有时间长的,徐松就在新疆荷戈9年,从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一直到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他本来少年得志,25岁便高中进士,担任南书房行走,直接服务于皇上。30岁出任湖南学政,掌管一个人才大省的教育。没想到一个大跟头就栽在湖南了,他因“乘轿通过文庙”“出卖个人诗文”“家丁凌辱士子”“出题割裂经义”等罪名,流配新疆伊犁。

同祁韵士一样,他有幸遇上了那位礼贤下士的伊犁将军松筠,没有受到为难,反而成就了万世流芳的名山事业。徐松先是受松筠的委托,从事一些文献订正工作,继而开始实地考察西域山川。他翻雪山,涉流沙,跨戈壁,走草原,从南疆到东疆再到北疆,西域山河地势了然于心,一挥而就《新疆赋》,以叙述之丰、文词之美传诵海内。这才是序曲,正幕大戏是《西域水道记》。名义上是水道,实际上是一部新疆史地综合大典。其不凡之处有三:首先,开辟了地理研究新路径。人们研究地理,多以行政区划为序,他却以水系为纲。河流是大地的经脉,而河流最终会汇入某一个湖泊。反过来说,每一个大湖都有许多河流汇入,形成一个个不同的湖区流域。按此标准,徐松把全疆各地划分为罗布泊、巴尔克什湖、伊克塞湖、艾比湖等11个湖区。11个湖区加起来,基本上就是新疆大地的轮廓。第二,记载了新疆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新疆多大漠戈壁,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是美丽富饶的绿洲,人烟稠密,历史悠久,河湖地带实际上就是新疆社会历史博物馆。第三,保留了难得的历史资料。200年过去,自然状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谁见过一片汪洋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看《西域水道记》;200年来冰川、雪山及融水减少了多少?看《西域水道记》;巴尔克什湖、伊克塞湖、阿拉湖、斋桑泊水质如何?水深多少?看《西域水道记》,那时候它们还都是中国的内湖呢!一部大典,记载了地理,凝固了历史。

下一个出场的是蒙冤最深、流程最远、影响最大的前两广总督、钦差大臣林则徐。他虎门销烟、抗英御侮,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志气,不但无功,反而治罪,能不称冤?他进疆途中,黄河决堤开封,东河总督文冲束手无策,数日汪洋千里,淹没豫皖两省五府二十三县。皇上命他就地停留,治理水患。他带领民工日战洪水、夜宿泥泞、百里擘画、半年拼搏,终于堵决高坝、约束黄水。虽有百姓称颂、朝臣褒扬,但林则徐并未得到皇上将功折罪的恩典,而是继续西行的严令,能不称冤?后来林则徐服刑期间,广东战役中媚敌致败的“投降将军”奕山、浙江战役中放弃职守的“逃跑将军”奕经,甚至治黄无能、听任泛滥的“束手总督”文冲,都得到了赦免,复出为官,而他却春风不度,踉跄天涯,能不称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遭受如此不平与不幸,林公依然壮怀激烈,无怨无悔。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内林则徐雕像 资料图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九日(公元1842年12月10日),57岁的林则徐,在两个儿子的陪伴下,经过一年半的漫漫行程,从东海之滨的镇海,下扬州,到开封,再经西安,过兰州,出星星峡,沿天山北麓,来到伊犁河谷的惠远城,开始了三年戍期。志士到哪里都不会虚掷人生,这期间,他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伊犁垦荒。他先是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在惠远城东、伊犁河北岸近水地区开垦荒地近二十万亩,安置农户一千余家,每户分地200亩,每年征粮16石,不仅发展了民生,而且丰盈了军粮。成效初现之后,接着扩大垦荒规模,向更远的阿齐乌苏10万亩荒地发展,这样用水就成了问题,没水就无法种地。林则徐亲自踏勘设计并组织百姓修建水渠12里,引伊犁河支流喀什河水浇灌农田。其中最重要的渠首龙口工程,由他本人捐资而成。龙口引水是清代新疆最大的水利工程,使得伊宁、霍城20余万亩耕地得以灌溉,至今发挥作用,人们称之为“林公渠”。去年到伊宁,我曾亲临渠边瞻仰。

二是南疆勘地。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按耕种田亩多少收缴赋税。 同时田亩多少,也是安置百姓多少的依据,所以田亩数量至关重要。塔里木盆地天高皇帝远,地阔人稀,到底有多少耕地,底数不清。贬谪两年后,道光皇帝命林则徐到南疆勘查田亩。他穿干沟过天山,历时四月,走遍八城(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叶尔羌、英吉沙尔、喀什葛尔、和阗),实勘土地70万亩。勘测中,他不是简单地看地有多少,还要看是否具备灌溉条件,能用上水的土地才是有效农地。这个原则,既保障了国家税收,又维护了百姓利益。

三是哈密安民。八城勘地完成之后,林则徐又来哈密勘地,没想到遇上一场官司——哈密民众状告第七代哈密王伯锡尔。这哈密王祖上曾有功于朝廷,所以颇受皇上恩宠,也因此有恃无恐,欺压百姓,为所欲为。王府不但占据所有良田山林矿藏,连墓地都把持在手,农民死后埋葬也要交税,苦不堪言。哈密远在天边,农民告状无门,就向到此勘地的林大人拦轿喊冤,递上状纸。林则徐十分为难,他作为一个朝廷犯官,自身还在服刑之中,哪有权力升堂断案?如果不管,那些可怜的百姓如何生存?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他又不避祸福了。马上到官衙拜见哈密办事大臣,一起向哈密王提出质询,指出其不当之举。哈密王自知理亏,当场答应善待百姓,并将其霸占的良田退出充公。林则徐将这些田地纳入勘测,由官府分给农户耕种。农民感激涕零。

也就是在哈密,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六日(公元1845年12月4日),林则徐接旨获释,结束在疆三年流放生涯。此后短暂代理陕甘总督,再任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八月辞官回乡,路过长沙,与38岁的布衣书生左宗棠夜话湘江,告以西域时政。这次邂逅,埋下了26年后左公收复新疆的浓浓伏笔。历史上很多必然的结果,实际上含有偶然的因素。

猜你喜欢
哈密纪晓岚林则徐
《林则徐》
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哈密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林则徐禁烟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纪晓岚的行酒令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联墨双馨
哈密方言“走”字句
神机妙算纪晓岚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