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效果分析

2021-09-28 02:18高艳颖冉欣宜韩江涛鹿文静卿健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8期
关键词:前壁颈动脉剪切

高艳颖,冉欣宜,朱 欣,韩江涛,鹿文静,卿健兵

(1.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 宜宾 644000)

冠心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分别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1]。早期冠心病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肌有缺血性改变。相关的研究指出,有20%~25%的冠心病患者平时无任何症状,而一旦发病即为心源性猝死。因此,对冠心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冠心病的发病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2]。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颈动脉是全身中型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3]。本文主要是探讨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评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例冠心病与3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7例冠心病患者的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得到确诊;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中至少有1支动脉管腔狭窄≥50%;自愿参与本研究。将57例冠心病患者中有颈动脉斑块的36例患者设为有斑块组,将其中21例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设为无斑块组,将其中30例非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中,有男14例,女16例;其年龄为42~77岁,平均年龄为(61.0±7.9)岁;其平均身高为(168.4±8.9)cm,平均体重为(63.9±8.4)kg。在无斑块组中,有男17例,女19例;其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2.7±9.6)岁;其平均身高为(168.7±8.6)cm,平均体重为(64.7±9.3)kg。在有斑块组中,有男12例,女9例;其年龄为46~78岁,平均年龄为(65.3±9.7)岁;其平均身高为(169.9±8.9)cm,平均体重为(65.4±10.9)kg。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的比较

1.2 方法

1)对三组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方法是:采用法国声科Supersonic Aixplorer 彩超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其内部配备有极速成像系统(UltraFast),探头选择SLl0-2探头,探头的频率为6~9 MHz。在检查前嘱患者安静休息5~15 min,指导其取平卧位。在检查其一侧颈动脉时,将其头部略偏向另一侧,以确保所查区域充分暴露。先从颈根部探查颈总动脉的近心端,扫查至颈动脉分叉处,再分别扫查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将探头方向转动90°进行横切面扫查,注意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起始段的实时二维图像和血流充盈情况。检测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方法是:测量其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分叉近心端1 cm处及颈内动脉起始端1 cm处3个位置的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测量时应注意将探头与血管壁保持垂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诊断标准是:IMT增厚>1.5 mm[4]。2)采用极速成像技术测量患者颈动脉的PWV,方法是:选择“Vascular”/“ Carotid”模块及“B型”模式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将超声探头置于颈动脉区域,选取可显示颈总动脉最大前后径的切面,微调探头,直至能清楚地显示颈动脉前壁、后壁(尤其注意颈动脉前壁外膜必须清楚显示)。取样框选取颈动脉分叉部位2 cm处。按“PWV”按键,出现“Acquiring”、“Processing”字样后,提示仪器已在进行“图像处理”,此时可移开探头。沿着颈动脉前壁、后壁走形的两条红色描记曲线最满意处移动采样框,按“Select”键,即可自动获得颈动脉的收缩期起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beginning of systole,PWV-BS) 和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end of systole,PWV-ES)。按照此方法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3)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方法是:将超声检查模式设为SWE模式,将量程设为0~200 kPa。将超声探头轻置于患者的颈动脉区域,嘱其屏气3 s,待取样框内颜色均匀填充后,选择直径为1 mm的Q-BOX,取样框选为颈动脉分叉部位2 cm处。按“Select”按键,得出颈动脉前壁的E值(即弹性模量值Mean、Max、Min)。按照此方法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颈动脉的PWV-BS及PWV-ES。比较对三组患者进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时其颈动脉前壁的弹性模量值Min、Mean和Max。观察对照组患者与无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的PWV图及颈动脉前壁的弹性模量值图。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颈动脉的PWV-BS及PWV-ES

采用极速成像技术对三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无斑块组患者与有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的PWV-BS和PWV-ES均快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的PWV-BS快于无斑块组患者,P<0.05;无斑块组患者与有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的PWV-ES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颈动脉的PWV-BS及PWV-ES(m/s,± s)

表2 三组患者颈动脉的PWV-BS及PWV-ES(m/s,± s)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b与无斑块组相比,P<0.05;c无斑块组相比,P>0.05。

PWV 对照组(n=30)无斑块组(n=36)有斑块组(n=21) F值 p值PWV-BS 5.50±0.57 7.64±0.61a 7.98±0.55ab 151.76 <0.05 PWV-ES 7.59±0.55 10.59±1.41a 10.85±1.12ac 76.62 <0.05

2.2 对照组患者与无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的PWV图

对照组患者与无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的PWV图见图a、图b。

图a 对照组患者颈动脉的PWV图

图b 无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的PWV图

2.3 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三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结果

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三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无斑块组患者与有斑块组患者颈动脉前壁的弹性模量值Min、Mean和Max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斑块组患者与无斑块组患者颈动脉前壁的弹性模量值Min、Mean和Max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检查(kPa,± s)

表3 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检查(kPa,± s)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b无斑块组相比,P>0.05。

弹性模量值 对照组(n=30)无斑块组(n=36)有斑块组(n=21) F值 p值Min 28.1±5.0 51.3±5.1a 57.1±4.4ab 198.515 <0.05 Mean 33.9±4.4 55.1±5.0a 62.8±4.1ab 197.349 <0.05 Max 39.9±6.1 59.4±5.6a 66.6±3.4ab 122.548 <0.05

2.4 对照组患者与无斑块组患者颈动脉前壁的弹性模量值图

对照组患者与无斑块组患者颈动脉前壁的弹性模量值图见图c、图d。

图c 对照组患者颈动脉前壁的弹性模量值图的弹性模量值图

图d 无斑块组患者颈动脉前壁

3 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老年人是此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能准确地诊断冠心病。但该检查存在有创、价格昂贵及心脏功能差的患者不能耐受等缺点[5]。超声极速成像技术是指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运用剪切波成像原理,采集一个心动周期的数据以获得血管PWV的一种超声诊断技术[6]。采用该技术获得血管的PWV时不需要血压测量结果参与计算,可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能避免因血管管径、血管走行及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斑块对计算结果造成影响。该方法测量的是颈动脉局部血管的PWV,可反映颈动脉局部管壁的弹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无斑块组患者与有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的PWV-BS和PWV-ES均快于对照组患者,P<0.05。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超声检查能形成实时定量组织硬度分布图,其彩色标尺根据E值的大小而定,较硬的组织显示为红色,较软的组织显示为蓝色[8]。该检查方法具有可实时进行二维超声图像对比、取样范围大及不受血管管径、血管走行影响等优点。本研究在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超声检查时,在相同参数条件下,对照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前壁均呈现均匀一致的淡蓝色,而无斑块组患者与有斑块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前壁均呈亮黄色,这表示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度偏高。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有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的PWV-BS快于无斑块组患者,P<0.05;无斑块组患者与有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的PWV-ES相比,P>0.05。这可能与检查时取样位置不同及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的PWV在收缩早期表现更为明显有关。另外,本研究因样本量较小,未对斑块本身的硬度及易损性进行评价,日后还有待于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改善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联合PWV评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效果较好,具有安全、无创、可重复等优点,可作为间接反映、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的手段。

猜你喜欢
前壁颈动脉剪切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TC4钛合金扩散焊接头剪切疲劳性能研究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混凝土短梁斜向开裂后的有效剪切刚度与变形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破坏模式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二维斑点追踪与双源CT分析左心室前壁缺血的局部心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