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维视角,创新特色课堂

2021-09-29 05:23黄雷杨益芳
地理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原点节水水资源

黄雷 杨益芳

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活动化教学则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路径,它的构建需要教师用独特的视角研读课程教材、挖掘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专家视角,瞄准价值原点。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由专家创造并阐释的,其最適合阅读的对象是成人,而非学生。每一个知识的背后都有自身的原点价值,即原始形态和最初的价值。当教材编者把这些原本由专家创造、成人运用的知识,通过遴选、加工、转化为教材形态之后,这些知识的原点价值会发生一些改变,但并没有消失,依然藏匿于教材知识的背后发挥着特殊作用。教师最关键的一项任务,就是寻找专家或成人眼中的“原点价值”,这是学科知识的根基和源泉,更是学科育人的核心支柱。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水资源”一节的原点价值是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外显于节水行动中,即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养成自觉节水的习惯,从而呼应节水比调水更为重要的理念。

课程视角,撬动创新支点。所谓课程视角就是指课程开发与创新的视角。一节课,如果就教材论教材,就教材教教材,就教材学教材,那一定会步入教材至上、教材唯一的窠臼之中。形象地讲教材类似于建筑材料,教材不是建筑,课标才是建筑,核心素养才是育人建筑的宏伟蓝图。鉴于此,活动化课堂,一定要用课程开发的视角去创造。例如“水资源”导入部分,教师准备一个好似地球形状盛满水的玻璃缸问:“若这缸水代表地球上的所有水,请猜测一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会有多少?”准备大号、中号、小号勺子和胶皮吸管四种取水工具各一个及四个量杯。课堂上,给四个小组一分钟讨论时间,选出代表到讲台取水。然后让学生预判哪一组正确,再引导学生计算出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最后确证哪个组的实验是正确的。

学生视角,顺应喜欢基点。学生视角是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去思考问题,它遵循的不是“教师思维”,而是“学生思维”。为此,教师需要设想:如果“我”是学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知识内容,“我”是否有兴趣?是否喜欢?为何要学这个内容?用处在哪?理由有哪些?“我”理解这些知识的具体困难和障碍在哪里?“我”该怎样才能把书本知识、老师教的知识转化为“我”的知识?总之,就是以学为中心的思维逻辑,即顺学而教,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施教。例如“水资源”的课尾部分,讲台下面铺设一块纸质红地毯,黑板前两位学生拉着一块写有“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倡议签名活动”字样的红色条幅。播放歌曲,让学生拿着马克笔踩着红地毯,依次在条幅前签名。同时,老师拿着手机拍照合影,作为新闻素材发表。学生沉浸在这种有体验的学习场域中,既享受了明星似签名的快感,也提高了节水的自觉意识和责任心,更重要的是内化了学生的节水观念。

教师视角,掌控转化要点。教师视角就是指教师能够在教师与学生、学生和课本、学生和学生之间实现生命能量的转化。具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把教材外显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二是把学生的内在知识转化为外显行为;三是把学生潜在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就某一节课而言,这种转化体现在如何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转化给学生。这里的转化遵循的是“教学逻辑”和“转化逻辑”,而不是“知识逻辑”。例如“水资源”总结部分可以实施转化逻辑教学,可采用歌曲化教学,把水资源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转化创作成“宝贵的水资源”MTV,在课尾让学生以学唱、跟唱、合唱、独唱的形式来完成知识的总结、内化和升华。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很受学生欢迎,同时也收到较好的育人效果,一举两得。

四种视角即四大支柱架构起活动化教学平台,以原点价值为基点,遵循教师逻辑、学生逻辑、转化逻辑,通过开发、创新、融合、升华,淬炼建构活动化课堂教学,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原点节水水资源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数轴在解答实数题中的应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干旱区田间高效节水工程的最优设计
张媛媛出席2016年度节水论坛
话题:回到原点
节水必备水袋
7.1 数形结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