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虎脑山

2021-09-29 01:04钟治德
红岩春秋 2021年5期
关键词:江津山川

钟治德

国学大师王利器登临俯视故乡江津的骆崃山时曾写道:“四圍山色,若隐若现,东望浮图关,其下则邑人彭大雅所筑之重庆城也;南望虎脑山,其下则虞允文题‘刚直御史杜莘老之墓也;西望黑石山,则白屋吴生葬诗魂之处也;北望圣泉寺,则明刑部侍郎江渊读书之地也。山川炳灵,往哲挺生,每一登临,令人油然而生向往之心。”

虎脑山因南宋名臣杜莘老卒葬于此成为名山。杜莘老是杜甫的十三世孙,生于四川眉州青神(今眉山市青神县)。他年轻苦读,抒发“我得志,饶君子,不饶小人”的抱负,垂留为名言。他官至宋高宗朝殿中侍御史,忠直敢谏,疾恶如仇,大公无私,声震朝野,《宋史》誉为“骨鲠敢言者”。他晚年定居江津,1164年6月病卒,丞相虞允文题“刚直御史”刻于墓碑之上。

山川钟灵秀,莘老迹可循。江津龙门槽山系南端发源处,有无名坪状山脉,向西分支隆起二贤山后蜿蜒入西湖镇青泊地域,就进入杜莘老故里。

二贤山苍翠欲滴,两峰安详,无巉岩峭壁。山不在高,因毋雅、石公恕结庐读书闻名。毋雅为汉武帝时贤臣,夜郎首任太守,是载诸正史的古代中国西南第一位民族事务长官。旧时江津文庙乡贤祠供奉的第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即石公恕。《宋史》载:“石公恕,宋恭州江津人。以武功大夫知威州,有能名。尝作文刻碑,戒子孙不得分异。有御制八行碑刻于学。”石公恕深得儒家温柔敦厚之道,其美德以圣旨镌刻于宋朝州县学宫。

毋雅、石公恕堪谓故里前贤,杜莘老则是后浪代表。明朝曹学佺《蜀中广记》品评巴蜀二百余县风景人物,标举江津县为典型:“畎亩业诗书,有石公恕之风,而人多敦睦;有杜莘老之风,而士多刚直。”

文化孕育于山川。此方原野濒临古僰溪走廊,多深厚而肥沃;此方流水,尽缓和而漂碧。二贤山西北,有山缓缓隆起,远望状如卧虎,昂首处主峰海拔350米。此山史载名老君山,虎为山之君,俗称虎脑山。杜莘老墓位于虎脑山北麓,今不存。山顶相关题咏碑刻,昔日蔚然成林,亦不存。

虎脑山余脉延伸入河谷,末梢在墨斗沱没入綦河。墨斗沱状如墨斗,有清涧潺湲注入。杜莘老暮年定居墨斗沱下游三里处,因其得名杜村。杜莘老诗囊在肩,行吟山川,常于水沱边洗笔,墨斗沱故名,江津古志列为人文遗迹。《江津县乡土志·卷三·地理·古迹》载:“墨斗沱在县东七十里,溪边有水源出如线,墨色如缕,长数丈不绝,凡雨久天晴皆见。”

青泊场南綦河边今有杜祠遗迹。依山临河的青泊场古名青帛,青帛为綦河之“綦”本义,即碧水如蓝绸。青帛别名接龙场,亦名杜场。杜祠遗迹边,旧有杜莘老手植古梓三棵,“大炼钢铁”时被砍伐烧炭用于炼铁。此地古名梓潼村,村名至今沿用。“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古代江津文人札记称杜莘老手植梓树为杜树。

杜树遗迹毗邻的綦河水沱,名杜沱。梓潼村境山峦,旧名杜山。綦河古渡庙基渡口,别名杜渡。庙基古庙古木荫庇,气象肃穆,祀杜莘老塑像。此方杜氏人丁,一律以杜莘老后裔自许,江津东南大镇杜市镇以杜氏人丁聚居得名。山川记往事,民性千年深厚栽。

猜你喜欢
江津山川
即景
老姨
山川苍茫
咏 苔
山川湖海糖丘予你
江津花椒“变身”20余个产品,年产值8亿元
动豆
爱哭的手工达人
习惯成自然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