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9-30 05:06翟春颖柯小丽徐耀华程晓荷邱宇王雪萍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4期
关键词:电凝电切术圈套

翟春颖,柯小丽,徐耀华,程晓荷,邱宇,王雪萍

北京市普仁医院消化科 北京 100062

结肠息肉是一种以结肠黏膜局限性增生、隆起为主要表现的消化科常见疾病,其中结肠微小息肉是指直径≤5 mm的结肠息肉[1]。腺瘤性息肉是结肠息肉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理学类型,其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对结肠息肉行必要的、及时的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3]。高频电凝电切术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的特点,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结肠息肉切除术式。但临床实践发现,行高频电凝电切术的部分结肠微小息肉患者术后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4]。2017年欧洲胃肠道内窥镜学会发布的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管理指南中,推荐将冷圈套切除术应用于微小息肉,也有研究显示采用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微小息肉是有效的手段[5]。本研究对比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行结肠微小息肉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现息肉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高频电凝电切组和冷圈套切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所有患者对结肠镜下诊疗内容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北京市普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肠道准备质量高(BBPS评分≥6分);(2)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符合结肠镜下手术指征,经病理确诊,且息肉直径≤5 mm;(3)临床病例资料完整;(4)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者,术前停用上述药物1周以上。排除标准:(1)合并结直肠癌、炎性肠病;(2)合并凝血功能障碍;(3)既往有结肠手术史。

1.3 方法

患者术前一天进食流食,晚餐后禁食水,术前一天下午6时服用2 L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福净清,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溶液进行肠道清洁。

操作器械:电子结肠镜(GIF H260;Olympus);黏膜注射针(Olympus,23G,0.6 mm,2 300 mm);高频电切装置及氩离子凝固器(System-7500,Conmed公司,美国);可通电一次性使用息肉切除器(JHY-SD-23-230-30-A1,常州久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双丝冷圈套器(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结肠镜诊疗由本院消化科3名副主任医师完成(肠镜工作量>500例/年,内镜操作年限>8年)。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治疗,在息肉基底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确定息肉抬举阳性后,调整内镜位置,使目标息肉置于6点钟方向,高频电凝电切组为避免电凝灼烧更深层次的组织,需套取息肉后轻轻拉离肠壁稍许距离再予以切除,功率20 W,每次持续通电时间3~5 s。冷圈套切除组套取息肉完全后,逐渐收紧圈套器直至机械性勒除息肉。两组息肉切除后,均经内镜活检孔道回收,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评估完整切除率。手术结束后嘱患者缓慢起床,在观察室观察10 min,若患者无明显不适,即可离开。

1.4 观察指标

(1)息肉一般情况,记录两组切除息肉数目、大小、部位以及大体形态。(2)息肉切除情况,记录两组息肉切除时间(从器材准备至标本收集完毕所需时间)、完整切除率(病理组织学见息肉标本侧切缘及底部切缘无残留病变组织为完整切除)、标本回收率。(3)并发症、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并发症包括穿孔、术中出血(手术期间出血持续1 min以上)及迟发性出血。术后迟发性出血定义为符合以下标准中的2项及以上[6]:①术后有头晕、便血等症状;②心率增加幅度超过20次/min或血压均值下降幅度超过20 mmHg(1mmHg≈0.133kPa);③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幅度超过20 g/L;④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手术部位出血。术后30 d内出现便血,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手术创面出血也可确定为手术相关的迟发性出血。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腹痛。术后2年电话通知患者返院门诊随访,冷圈套切除组2人失访,高频电凝电切组3人失访,失访原因包括搬迁(4人)、未能取得联系(1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符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L,QU)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息肉一般情况比较

冷圈套切除组切除息肉52枚,高频电凝电切组相应为56枚。两组息肉大小、部位、大体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息肉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息肉切除情况比较

两组息肉标本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圈套切除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高频电凝电切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高频电凝电切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息肉切除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不良反应及息肉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冷圈套切除组术后2年息肉复发率低于高频电凝电切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n(%)

3 讨论

结肠息肉是起始于结肠黏膜并逐渐向肠腔内突起的赘生物。结肠息肉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组织学类型是腺瘤性息肉,这是一种结肠癌前病变,对结肠息肉进行准确诊断和及时切除很重要[7]。冷圈套切除术是一种无需使用电灼,而是通过使用息肉切除圈套器机械横切移除息肉的方法[8-9]。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指利用电灼热效应产生局部高热,促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进而消除息肉的方法[10]。本研究采用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发现该术式可有效切除息肉,且安全可靠,可减少术后复发。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息肉大小、部位、大体形态、标本回收率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冷圈套切除组息肉切除时间、2年复发率低于高频电凝电切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高频电凝电切组。

毛苇等[11]通过比较冷圈套切除治疗与活检钳治疗结肠小息肉的疗效,结果发现冷圈套切除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完整切除率,冷圈套切除术在息肉切除过程中,操作者将冷圈套器送入并套取息肉后即可机械性勒除息肉,无需电凝烧灼,可有效缩短切除时间,使用更为方便快捷[12],本研究结果与前述文献报道有相符之处。冷圈套器切除术中需套取息肉周围1~2 mm边缘的正常组织,在收圈套时轻柔地向肠壁压下圈套,更有利于将息肉切除完整,减少术后复发,而高频电凝电切术中需尽量避免套取多余的息肉周围组织,一旦套取后则需尽可能向肠腔内抬高圈套器,以防止电切时对肠壁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切除范围缩小,影响息肉的切除效果,可增加术后复发的风险[13]。此外,冷圈套切除术操作过程中注射生理盐水后,更有利于圈套器套取息肉后直接予以机械性勒除,还可观察到息肉切除处即刻创面,更能快速找到残留组织并予以再次切除。

综上所述,采用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相比高频电凝电切术可有助于提高息肉完整切除率,缩短息肉切除时间,降低术后息肉复发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电凝电切术圈套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狼的圈套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效果对比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68例分析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