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

2021-09-30 01:40张孝伟
高考·中 2021年5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北学科

张孝伟

摘 要:地理学科作为“文综三足”之一,是高中文科生必修的重要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量,历史与地理互为表里,有“中学史地难分家”之称,这一点已经成为了高中地理教育者们的共识。本文在论证将历史知识融入高中地理教学可行性的基础上,以区域地理“东北三省”为例,试探讨如何更理想的将历史知识融入高中地理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历史知识

一、历史知识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可行性

学者张小玲说过“地图是表面的,是附着在历史之上的,没有历史的支撑,有些地图的价值就没有办法最大化,而仅仅是一张纸而已,不能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变迁,有了历史他就有了灵魂。”[1]的确,在对地貌学、水文学、气候学等学科的的研究中,很多论点都直接或间接的渗透着相关的历史知识,另外,诸如文化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地理分支学科的大部分研究内容已经很难界定应该属于地理学还是历史学范畴了,正如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家韩茂莉教授所说: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变迁不仅涉及到气候、水文等地理条件,更涵盖了文化的载体——民族之间的战争、融合等复杂的历史因素,掌握丰富的、系统的历史知识是作为一位合格的地理工作者的前提条件。韩茂莉教授的观点证明了地理、历史在“学科血缘”上的“近亲关系”。二十世纪初,学界在传统沿革地理和西方人文地理思潮的基础上开创了“历史地理学”,确定了将两门学科进行融合研究的可行性,这一新兴学科自问世起就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逐渐确定了以历史自然地理学、历史人文地理学、区域历史地理学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式的学科体系,学者如林,成果迭出。

文革结束后,在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的指导下,高中课程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1981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使我国高中教育进入了文理分科模式,其中历史、地理、政治被划归为文科课程,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高中地理教师们逐渐认识到,在课堂上适当的融入历史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经过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涌现出了田佩淮、张树宏等众多“善于引用历史”的地理名师。

学科间的密切联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将历史知识融入高中地理课堂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可行的。

二、举例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

以区域地理课程中的“中国东北”为例。东北三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高,致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在地形上以平原、山地为主,其中,长白山、大小兴安岭是东北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东北三省坐拥松花江、嫩江、东辽河等众多水系,水资源优良,东北地区的土地是土壤类别中最肥沃的黑土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其中大豆、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不仅产量高,质量也均属上乘,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处可以导入历史知识。事实上早在人类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的五千年前,东北地区就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部落集团,并拥有了鲜明的文化特征,1935年中国考古队对东北地区赤峰东郊的古人类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大量工艺精湛的用于农业、渔业、牧业以及祭祀的陶器、玉器、石器,证实了作为华夏文明最早遗址之一的红山文化的存在,此外,东胡、肃慎、濊貊等民族部落也都发源于东北地区。在人类生产生活非常依赖大自然的古代,只有适合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才可能孕育出相对先进的文化,由此可见,引入红山文化等历史知识来证明东北具有优越的生存环境显然要比单纯的地理数据更有说服力。

除此之外,东北还具有丰富的煤炭、木材等各类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东北地区的粮食和水资源前文中已有论述,此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出产大量优质的木材、皮革,鹤岗、双鸭山、通化等地蕴含着大量的煤炭资源。目前,仅黑龙江一省就已经发现了各类矿产134种,占全国以发现234种各类矿产的57.2%,丰富的资源条件对于当地经济结构的构建和重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在地理区位方面,西面大兴安岭、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燕山这连绵不断的一片山脉把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以及蒙古高原分割开来,形成了三块基本独立的地理单元,在科技落后的古代,想从华北平原到达东北只有卢龙道、路北口道和榆关道,其中卢龙道和古北口道全部都是沿着河谷而行,在辽西山地的崇山峻岭之间穿梭,其道路之难行可想而知,只有辽西山地和渤海之间的榆关道相对平坦便捷一些,然而在这狭窄的辽西走廊上却耸立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海关,可见东北战略位置之得天独厚。为了让学生们对知识点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接下来可以植入相关的历史知识。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和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东北地区曾多次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公元612年到公元614年隋炀帝先后三次调动百万大军御驾亲征东北小国高句丽,结果以失败而告终,间接的导致了隋朝统治的覆灭,这其中除去隋军指挥失误,高句丽军队抵抗顽强等人为因素,险要的地势也是导致隋朝大军无功而返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元12世纪,由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和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在东北地区崛起,给北宋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宋、金合力灭掉辽国后,公元1127年金军攻取了北宋首都东京,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公元16世紀,女真族建立的满清政权在东北崛起,在以武力灭掉了明朝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为何东北政权能够与作为天下正统的中原汉族王朝对峙而不落下风,甚至两度将其颠覆呢?地理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地理区位方面,卢龙道和古北口道军队无法大规模通行,所以只要扼守住辽西走廊上的山海关就可以保证安定,掌握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主动权;在战略资源方面,农作物和水资源为士兵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木材和铁矿是制造器械和兵器的必需品,这些资源在当时基本上是取之不尽的,另外东北地区多优良牧场,能够提供优质的战马、战甲和肉、奶制品,大幅度增强了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所以,东北军队尽管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却很强,以少胜多是家常便饭,明末大将袁崇焕甚至下达过禁止与满清军队野战的军令,这具有极强倾向性战略部署的背后,是中原匮乏的物资供应与东北丰富的战略资源储备的鲜明对比。

实践证明,在讲授“中国东北”的过程中,历史知识的合理运用的确比单一的地理数据、知识的灌输更能使学生们对中国东北的地理特点以及相关知识点有更系统更深入的了解。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的益处和注意事项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的益处

笔者认为,历史知识与高中地理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方面的益处主要有两点。首先,可以激發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相较于初中地理课程,高中地理由于与高考挂钩,所以具有内容繁多,知识点难于理解的特点,容易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如果教师能够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融入一些历史知识,那么历史学科当中的叙事性特点将会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这种较为新颖的“学科交叉”式的授课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第二,有利于高考,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考试大纲的知识点也在不断的扩充和深化,在模拟考试和高考中出现地理与政治、地理与历史这类学科交叉考题的频率也在逐年增加(如08年关于土尔扈特部回归事件的命题),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使他们在高考中取得更理想的成绩,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针对性的添加一些跨学科教学内容,来锻炼学生对于学科交叉命题的理解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的注意事项

虽然地理和历史关系紧密,但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运用历史知识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不能喧宾夺主,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运用历史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地理授课的质量,历史是辅助而不是主角,部分教师看见学生对引入的历史知识比较感兴趣,故而加大了历史元素的导入,最后把地理课变成了历史课,这是不可取的,在上文的例子中,通过引用红山文化以及东胡、肃慎、濊貊来证明东北地区的宜居性,通过引用金、满清等东北政权来证明东北地区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但事实上,可以引用的例证还有不少,如二十世纪初以争夺东北为目的的日俄战争,日本“先占领东北进而占领中国”的战略计划等,但为了不喧宾夺主,笔者精选了其中的一部分,在讲授深度上也力求点到为止;第二,保持课堂的稳定,如前文所述,历史知识的引入在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学生回答提问的积极性和学生想要与老师互动的欲望明显增强,这就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不仅要对授课内容胸有成竹,而且还要制定好应对课堂中各种突发情况的“策略”,做到既能让学生“如沐春风”又能保持老师的威严,既能机敏幽默的回答学生的提问又能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保持授课的稳定进行。

结束语

人们常用“史地不分家”来说明地理与历史在学术上“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笔者在对区域地理课程——“中国东北”进行历史知识植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知识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也有利于高考提分,具有非常大的可行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式的过多的导入历史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保持课堂的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小玲.《高中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J].新西部.2010.04:179.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东北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大东北的春节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