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柑橘品质的因素及其增糖提质措施

2021-10-06 08:53肖调根
江西农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套袋柑橘光照

肖调根

(洞口县南泥园艺场,湖南 洞口 422312)

柑橘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国内有许多种类的柑橘,栽培品种主要是宽皮柑橘,金柑、柠檬、甜橙和柚类为辅。虽然柑橘品种繁多,然而品质上却存在较大的差距,消费者在挑选时会考虑果皮色泽、形状、果肉口感、糖分等因素。而影响柑橘生长品质的因素较多,为了提升柑橘的品质和糖分,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促进柑橘种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影响柑橘品质的因素

影响柑橘生长和品质的因素较多,主要的因素如图1所示。

图1 影响柑橘品质的因素

1.1 光照

柑橘是短日照植物,因此,光照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会给其果皮色泽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带去影响。其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构成部分是可溶性糖与可滴定酸,总日照时间较长,柑橘的固酸比就会提升[1]。含糖量和日照时间在一定范围中是正相关的,光照条件足够,能够提升糖分含量。光照在8月~11月的影响最大,很多柑橘果实经过阳光的照射,果皮会变得更亮。在柑橘种植中就要结合柑橘的品种,有效地调整光照时间,从而提升其外观以及内在的品质。另外,光照强度也会影响柑橘品质,有研究显示,铺设反光膜可以提升果树中下层光照的强度,优化光照的环境,进而提升柑橘的品质。

1.2 水分

水分是柑橘生长中的重要要素,柑橘需要的年降雨量通常在1200~2000 mL,合适的降雨量,可以溶解土壤中的养分,让植株更好地吸收,反之,就会影响到着果率、种植产量以及果实品质。柑橘如果长时间处于干旱的环境下,突然遇到降雨,就易导致裂果;在果实采收阶段如果降水太多,就会影响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去营养元素,严重影响到柑橘的口感、外观及产量。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在种植时就要结合当地降水量情况以及柑橘的具体生长阶段,判断其需要的水分,合理地灌溉或是排水[2]。

1.3 温度

温度是影响柑橘生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适合柑橘生长的温度通常是在23℃~31℃,且温差会给其品质带去重要的影响。如果昼夜温差较大,柑橘中的可溶性固形物会变多,是在果实快要成熟的阶段。在适当的温度范围中,温度和柑橘糖酸比的关系成正比,果皮会变薄,果色变淡。如果温度太低,就会导致冻伤问题,太高会导致树体缺水,产生落花落果、叶片枯萎的情况。

1.4 土壤

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会直接影响到柑橘的质量及产量,如果土壤中养分失衡,就会影响品质。土壤中某种类型养分的含量,除了会影响到果树对该养分的吸收,还会影响到树体对于其他养分的吸收。如果营养物质不足,无法满足果树生长的需求,可用科学施肥的方式补充,而不科学的施肥方式,会让土壤肥力流失及酸化问题加重[3]。柑橘生长适宜的土壤ph值标准在5.5~6.5,太高或是太低都会影响到果树生长,ph值不合适,也会影响到树体的营养物质吸收和运用,微量元素的吸收效率同样会影响到果实的品质。

2 柑橘增糖提质的措施

要想提升柑橘的种植质量,增加其糖分,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如图2所示。

图2 柑橘增糖提质策略

2.1 合理修剪,增加光照

从上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到光照对于柑橘品质和糖分的影响。因此,为了提升品质,要在适当的阶段修剪果树的大枝,一般在萌芽之前,把树冠中、上部密度过大的树枝修剪好,株(行)间树冠交叉枝和下垂枝(距离地面小于40 cm)进行合理的回缩,郁闭园需要及时间伐和间移。修剪后,株间树冠之间的距离应该超过20 cm,行间需要有50~100 cm的光路,树高通常要把控在3.0~3.5 m,确保树冠的通风和光照环境[4]。

2.2 做好施肥

2.2.1 深翻改土,施加有机肥以及磷钾肥

施肥可以为果树提供营养,种植过程中应该施加有机肥,特别是富含磷钾的饼肥和沼肥等。一年施氮量可按照每生产100 kg果施加1 kg氮的标准计算,氮、磷、钾施加比例是2∶1∶2。其中柚树施肥量比较多,同样是生产100kg的果,施氮量一年为1.5 kg。一年中应该注重两个施肥节点,一次是采果肥,在10月~11月采果前后深翻改土,同时把肥料混合土壤施加到树冠滴水线之下的土层中,主要施加农家肥,施肥量在一年的占比为40%~50%。另一次就是壮果肥,一般在7月中旬~8月上旬,合理灌溉,同时施加速效性有机液肥或是其他氮磷钾肥,在秋天时施加磷肥、钾肥,让果实变得更大,优化品质[5]。在施加这种肥时,应该结合果树的情况,合理施肥,如果果树的挂果不多,就要减少施肥量,避免果皮粗糙。

2.2.2 增施钙肥,预防浮皮问题

钙会影响到柑橘果实的硬度,果实膨大期间,如果钙元素缺乏,就易出现浮皮的问题,要想预防这一问题的出现,可通过给果实喷钙的方式来实现。

2.3 适量挂果,后期环割大枝

果实稳定之后,应该对坐果太多的果树实施疏果,这样做可以让果实大小合适。具体的疏果程度需要结合丰产稳产要求的叶果比来确定。通过将过密的果实进行疏果,留下比较稀疏的,同时将不好的、畸形的果实去掉,适量的挂果,能够提升果实的品质等级[6]。另外,后期要做好环割大枝工作,果实成熟的前15~20天,在大枝基部螺旋状环割皮层1~3圈,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其上果营养,让果实更好地着色,增加含糖量,有利于花芽分化,避免大小年。

2.4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是一种果树管理方式,在柑橘生长中对果实进行套袋,可以起到物理防护的作用,减少微生物和虫鸟对其的影响,减少病果产生的几率,同时还可以避免农药和果面接触,不用受到各种物理伤害。这种措施可以对果实微环境做出一定的改善,影响果实色泽。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根据柑橘的品种选择套袋方式,科学合理地操作,发挥套袋提升果色的亮度以及光洁度的作用。

2.5 病虫害防治

在柑橘生长中,病虫害是一个极具威胁的因素。如果大面积产生病虫害,就会直接影响到柑橘产量和质量,导致表皮受损、果实畸形、果肉风味消失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成片死亡的问题,给种植户带去较大的损失。因此,应该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常见的有柑橘黄龙病、树脂病、炭疽病、疮痂病、木虱、四班黄蜘蛛、红蜘蛛、介壳虫、锈壁虱、天牛等[7]。以往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普遍存在防治手段单一、监察不到位等问题,所以,应该落实好预测预报工作,做好事前控制,同时做好事后应急处理,结合病虫害的情况,有目的性地实施治理。当前在病虫害防治中,包含多种防治技术,如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态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应该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运用防治手段,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6 树盘覆盖,采摘前控水

在7月~9月,如果出现干旱问题,就会影响到柑橘的品质以及产量,因此,应该及时地灌溉,避免干旱。没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可在6月下旬~7月上旬,通过在树盘中耕松土、用杂草和秸秆覆盖的方式,维持土壤湿润状态。在采摘前的一个月中,应该停止灌溉抗旱,做好清沟排渍工作。采摘前的30~50天,可通过覆盖地膜的方式进行控水,在株、行间覆盖地膜,发挥挡雨的作用。地膜间的搭口处,应该使用胶带粘接起来,避免被强风刮起或是雨水进入到地膜中。

2.7 把握好采收时间,实施商品化处理

柑橘的果实成熟之后,才能产生果香,变得酸甜可口。如果是远销或是贮藏,可在果皮的1/2~2/3转黄时采收,在当地销售的柑橘,应该在全部着色成熟之后再采摘。采摘后,应该依据果实的外表和大小,划分等级,进行包装。有条件的果园,可利用自动分级机实施清洁、杀菌、打蜡、分级等工作,再按照规格进行包装,推荐小箱包装,可以减少损耗,增加效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柑橘在生长期间,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各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其品质,所以,在柑橘种植中,要全面地考虑相关影响因素,运用综合手段对果树进行治理,增加其种植产量,提升柑橘的质量和糖分。除此之外,还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柑橘果园实施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人工因素的限制,提升大型果园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增加收入。

猜你喜欢
套袋柑橘光照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当幻想的光照进童心世界
隐蔽的力量
春光照瑶乡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套袋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浙江柑橘》(第32卷)2015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