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1-10-08 06:05王冬雨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农村初中实践能力

王冬雨

【摘要】相较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在教学资源、教学能力上所表现出来的短板问题更为明显.因此,对内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围绕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从“我得学习”向着“我要学习”的方向转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资源匮乏所带来的负面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是围绕人类群体的理性思维演化而来的教育课程,在教育指导活动中,数学课表现出了更强的针对性、逻辑性特点.面对复杂的理性知识,单一的理论传输只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强调从理性到能力的过渡,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学习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程的育人实效性.将创新、实践等元素带入数学课堂中,改变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形成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内涵与价值

从定义上来看,创新精神所指的是“创造新事物的精神”,强调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在数学的漫长发展史上,“无中生有”的数学研究经历并不少见.但对于缺乏科学素养的初中生来说,其并不能直接在数学课堂上发现新的数学理论,由此,数学创新精神的内涵开始转变为“再创造”,即学生围绕既有的数学知识,对其进行创新应用、重新加工的能力.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率先提出了“再创造”这一概念,其认为,数学是最容易完成创造的一种科学,由于个体具备不同的数学现实,其同样具备达到不同水平的能力.弗兰登塔尔认为,理性教学课程的表现比学生的感性思维更加容易统一,面对多变的理论知识,“再创造”是学生必须经历的成长之路.由此,创新精神的概念初步萌芽.数学课程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数学教育活动,一直都是一个“照搬照抄”的状态,学生缺乏独立表现的机会,应试教育制度更是大幅压缩了学生的发挥空间,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使其将所学到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与数学教育活动之间建立相应的互动机制,不同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互影响,学生也会得到重新表现数学智慧的机会.

对于实践能力,可将其视为一种“引导学生检验并发现数学知识的技能”.从远古的“结绳计数”开始,数学出现在人类社会中,在公元前4世纪,“数”的概念基本成型,至公元前6世纪,“数学”的定义正式落成.作为服务于早期社会生产记录活动的重要工具,数学自诞生之初便表现出了极强的实践性特点:对人口的统计,对社会收入的统计,并形成了数理的基本概念.在随后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实践能力”这一素养伴随着数学课程演化而来.对于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所指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个人数学技能的表现;但对于教师来说,实践能力包含在实践中挖掘数学知识、依靠实践验证数学概念的重要能力,是数学思维与技能的集中表现[1].波利亚对数学教育的目标进行了重新规划,其认为,数学教育的目的应该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实践,明确“为什么学习”的教学目标,才能发挥数学课程的实用价值.实践技能是检验、挖掘数学知识的重要能力,更是提升数学教育水平的跳板,做好实践指导工作,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单一,创新活动与实践活动不受重视

波利亚在其教育理论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起有目的的思考,努力实现正规化、专业化的数学推理活动,但其也强调“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波利亚认为,数学教育中不仅包含严谨的公式定理和证明关系,更包含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重要内容,这是基于数学教育工作演化而来的多元化活动.故此,要展现数学教育的最大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就必须优先考虑做好多元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及时导入多种数学教学活动.但对于农村初中来说,资源、信息、技能上的封闭严重阻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数学活动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后检测、问题解答等基础层面,对于数学实践、数学实验、数学探究等带有较强实践性、创新性特点的教学活动,学生并不能与之进行接触.波利亚强调,数学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重新掌握不同的思维方法,依靠实践进行检验.但对于农村初中的教学体系来说,后续教学活动的推进并不能得到保障.当创新活动、实践活动被教师所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并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

(二)教师压制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难以应用

思想家苏格拉底在其所著的《苏格拉底问答法》中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义:思维来源于学生的大脑,是随着社会生活逐步演化出模型的一种智慧产物,要将这种产物引导出来,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产婆”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究,进而对学生进行启发[2].苏格拉底认为,只有教师扮演好自身的“引导者”角色,对学生的教育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保障.但回到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互动环节,依靠问题压制学生、依靠制度管理学生的问题依旧存在.为保持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师并不会为学生提供独立发挥的机会.教学方法的短视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即使学生已经对某一知识点产生了独特的理解,教师所给出的问题也会压制学生的表达兴趣.在后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无法得到表现数学灵感的机会,整体的数学学习效率也无法提升.

三、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围绕基础知识开展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符号、数学公式、运算定理都是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教学元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对有关数学元素的内涵、内容进行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借助新材料培养学生的新思想.在数学教学环节,教师可尝试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重新加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新元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以初中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为例,面对未知数与数字相互搭配的计算形式,学生很难直接对数学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总是会被“未知数x”所吸引,教師可调整教学方法,尝试利用文字叙述的形式帮助学生分析有关问题.以x+8=22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重新表述问题.在思考之后,学生利用语言对文字进行重新加工:有一个数x,它与8相加之后的结果为22,问x的大小是多少?借由学习方法上的创新,学生能够理解数学问题的重点考查要求.在随后的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教学中,教师可尝试借由基础数学公式帮助学生进行计算.以6+2=4+4为例,当两边同时加上5之后,等式依然成立,从这一运算特点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运算成果?学生开始思考同类项之间的关系,当方程两边同时出现x时,会尝试通过“消除x”的方式对方程进行化简.结合基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向新的数学概念过渡,将已经发现的数学公理代入新的算式中,能够帮助学生挖掘数学计算的基础规律,使学生具备在基础层面完成创新的良好素质.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农村初中实践能力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