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视野下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传承

2021-10-08 00:34玛依娜·马那提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舞蹈文化传承发展学科建设

玛依娜·马那提

摘要:关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全方位把握教育框架结构,拓展教育工作者和学习人员的思维,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传承与当今开放文化的融合达到统一的高度,弘扬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科学合理地分析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体系,树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理念,采取良好的教育传承战略,对弘扬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学科建设视野下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传承。

关键词:学科建设;少数民族舞蹈;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引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很多少数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在传承和保护上遭遇了困境,这主要受经济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原本艺术生长的土壤不复存在。少数民族舞蹈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威胁,其生存空间、未来发展和有效传承都受到了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连锁反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民族自信的培养缺乏一定的文化资源,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也面临窘境。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科建设视野下中职教育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客观认识。

一、学科建设对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发展、传播与文化传承有着高度的关联,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者可以对各种民族舞蹈文化加以传播,借此促进文化传承。对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而言,融入学科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本质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舞蹈文化艺术,其自身会受到相应民族的影响,其文化内涵也是在特定的时空和人文社会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但是以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快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得原本艺术的土壤与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工作出现了诸多现实困境,而且其在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加之一系列的新潮艺术文化的冲击,导致其逐渐式微。而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加强相关艺术文化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改善上述现状,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整体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常见的共性问题。与此同时,在这样的传承教育过程中,也有助于改善相关文化和艺术的传播模式。既往相关文化和艺术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是体现在碎片式传播,艺术发展以言传身教方式居多,传承的过程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相对较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发展固然会面临窘境,在资源不集中的情况下便会暴露出创新不足、文化交流不足的弊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教学者可以整合相关资源,让艺术传承工作更为集中、全面。在教学的过程中,文化传承的效率越高,对地方文化、民族艺术的发展则越有利,学生群体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掌握相关艺术的鉴赏技能与素养,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在少数民族舞蹈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传承对人才培养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者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学科建设视野下舞蹈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性

(一)舞蹈文化教育与舞蹈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密不可分,舞蹈文化与文化教育内容是通过这两者之间共同发展、融合、转换而形成的。 因此,舞蹈文化和文化教育的性质和特征都是一样的,而且它们有着相似的文化基础,充分折射出民族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和文化教育内容也是在特殊的区域、文化和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产物,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并且完善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体系,进而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稳步发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二)学科建设视野下的舞蹈文化教育传承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不断提高文化水平,丰富文化教育内容,逐渐形成了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文化教育格局,它是一种新的文化格局,体现在学科建设的视野下。 在学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教育内容。对当前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在学科建设的视野下,更深入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起源,充分挖掘其文化精髓。

三、提升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融合路径,增强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气息

在民族舞蹈文化融合的路径设计方面,创编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在民族民间舞蹈创新过程中的改编程度和构思方向,既要考虑现代观众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接受程度,将更多富有时代美感、气息的设计元素和舞蹈动作融入其中,又要考虑民族民间舞蹈自身的艺术特点,还原民族民间舞蹈原有的艺术特点,由此才能更好地增强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气息。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维度展开。第一,在民族民间舞蹈的题材选择上可以侧重于当代人易于接受的题材,特别是对于一些教育性不突出的舞蹈作品,可以适当减少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题材,最终让更多的舞蹈爱好者接受民族民间舞蹈。第二,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服装设计上,应尽量还原民族民间舞蹈原有面貌,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简化,使之更加契合现代文化气息和文化艺术氛围。第三,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设计上,编导可以着重将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行为的舞蹈语汇融入其中,提升舞蹈动作的审美价值。第四,就舞美设计而言,由于现代社会的背景发生很大的变化,现代舞台的布局与古代有着较大的差距,为此,舞台设计师应充分发挥各种虚拟技术和高科技舞台技术的优势对舞台进行设计,努力还原古代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娱乐过程中的真实场景,从而确保民族民间舞蹈进一步贴近原貌。

(二)稳定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平台

我国教育建设有稳定的教育平台,可以保证我国教育建设的有序繁荣。 教育平台影响着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教育体系的发展,它已经成为教育的基础,维持着教育建设。相关人员不能只发展舞蹈文化教育,同时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文化教育技能,從各方面提高舞蹈文化技术的重点和教育评价,可以有效控制和实施舞蹈文化教育,提高舞蹈文化教育的效率。将这些内容全部纳入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质量,保护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的传承。

(三)确立正确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理念和原则

教学内容应始终遵循典型、鲜明性原则。 在开展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活动时,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风格与传承要求的和谐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育体系的完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尽量发挥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独特魅力,创新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育过程中,始终秉承“即兴创作、发散思维”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性。在建设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体系时,大力提倡和发扬人文主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从而实现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良性传承和发扬。

(四)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开展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教育

信息技术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铜激励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教育活动时,需要教师充分展示,融合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形式,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艺术活动。目前,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非常便于学生进行舞蹈艺术的学习,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将铜鼓舞艺术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完美结合,对传统的铜激励艺术进行改造,使之更能表现壮族群众特有的风俗和生活习惯,促进铜激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五)纳入现代因素,创新与发展相结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国家的重视和人民的关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发展也不断融入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的融合、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以及现代服装等其他现代社会文化因素,呈现出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状态。 通过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要,同时延续了传统文化。 例如在舞蹈创作的改编过程中,通过背景、灯光来还原民族舞的本真,在体现时代性的同时,又保留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创新作为民族民间舞蹈进步的原动力,是其文化的灵魂,因此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创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科建设视野下,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教学者需要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明确教学原则、延伸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促进教学交流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及文化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苑磊.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普洱市为例[J].艺术大观,2019,000(016):1-3.

[2]陈思.推进黑龙江省民族传统舞蹈的传承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8,000(009):372-372.

[3]孙亮.校园传承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创新实践[J].艺术评鉴,2019,580(05):132-133.

[4]叶红秋.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大众文艺,2020,(18):114-115.

[5]寇亮.浅谈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戏剧之家,2020,(26):84-85.

[6]李斌.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20,(09):77.

猜你喜欢
舞蹈文化传承发展学科建设
舞蹈真人秀对舞蹈文化的影响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的舞蹈文化解读
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与发展趋势探析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