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患者血清MPO、sST2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

2021-10-09 09:26郭岳瀚李念许婷张蕾周乐谢奕丹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心功能心肌

郭岳瀚,李念,许婷,张蕾,周乐,谢奕丹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开通患者血 管堵塞状态,恢复心肌血供,是临床挽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PCI后存在再灌注损伤、再狭窄、术后无复流等多种因素可导致患者预后较差[1]。探究有效术后和围术期用药方案对改善AMI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曲美他嗪属于哌嗪类衍生物,可促进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改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损伤[2,3]。左卡尼汀即左旋肉毒碱,通过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干预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4],在相关报道中,两者均对AMI患者PCI后有较好疗效,但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探究较少。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目前临床公认的用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5]。本研究拟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对心肌梗死PCI后的MPO、sST2、NT-proBNP水平影响,以明确该用药方案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武汉市华润武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根据第九版《内科学》诊断标准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患者均明确诊断为AMI[6];②满足PCI指征,拟接受PCI;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本次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③合并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④合并恶性肿瘤;⑤合并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的临床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常规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迈瑞DC-N2S型)于床旁行超声心动检查,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 1/d,随后行PCI。术中均确认无复流情况发生,术后予以抗血小板、他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并根据患者情况予以控制血压和血糖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术后予以盐酸曲美他嗪片[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5465 规格:20 mg/片]口服,1片 3/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中予以左卡尼汀注射液(生产企业:回音必集团抚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065 规格:5 ml:1 g)3.0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术后次日起相同用法和剂量1/d,连用14 d。出院前1 d再行超声心动图复查。

1.2.2 指标采集术前及出院前1 d,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心功能指标的改变,取连续3个心动周期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分别于PCI前和出院前1 d,检测患者血清MPO、sST2、NT-proBNP水平,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试剂盒购于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配套说明书进行。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6月的随访,记录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发生率、再入院率及心源性死亡率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心功能、血清MPO、sST2、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预后。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计数资料用例(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升高、LVEDD、LVESD、LVFS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LVFS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清MPO、sST2、NT-proBNP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MPO、sST2、NT-proBNP水平变化比较

2.3 两组患者心肌酶水平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CK、CK-MB、LDH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前1 d,观察组患者心肌酶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出院前1d心肌酶指标改变

2.4 两组患者预后比较观察组中心力衰竭1例(2.2%),再入院发生率2例(4.4%),对照组中心力衰竭6例(13.3%),再入院发生率9例(20.0%),均较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PCI中,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有重要意义。作为哌嗪类衍生物,曲美他嗪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脂肪酸代谢途径而促进脂肪酸向葡萄糖氧化代谢转变,应用在PCI后可阻止细胞内ATP水平的下降,显著降低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7]。左卡尼汀可补充心肌损伤过程中肉毒碱的丢失,在促进葡萄糖氧化途径中具有重要作用[8]。研究发现,AMI行PCI后加用左卡尼汀,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恢复、心肌损伤程度及临床预后[9]。

本研究结果指出,两组患者治疗后MPO和sST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用药后两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单用左卡尼汀治疗。既往研究指出,心肌梗死发生时线粒体氧化能力下降,心肌内ATP含量降低至正常状态下的30%~40%,引发糖酵解代谢机制,导致能量代谢失衡。另一方面,线粒体生物合成和脂肪酸氧化的转录水平调控能力下降,线粒体自噬水平和活性氧自由基水平增加,激活氧化应激状态,引发MPO和sST2上升[10]。MPO与机体内中性粒细胞的活跃状态相关,在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和细胞再灌注损伤中其表达均显著升高;sST2由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泌,其分泌受心肌机械张力作用的影响[11,12]。由于AMI可导致左室壁心肌机械张力增加,致使sST2水平升高,并与白细胞介素(IL)-33结合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Hosseini等[13]发现,改善氧化应激状态、重塑能量代谢平衡在缓解心肌损伤中具有积极作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另外,NT-proBNP水平与心脏功能相关,对AMI患者的危险分层和左心室重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14]。本研究结果指出观察组心脏超声及血清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结合药物相关机制[15]考虑,认为曲美他嗪可通过促进脂肪酸代谢转为葡萄糖氧化代谢,左卡尼汀通过补充肉毒碱而保证正常的脂肪酸代谢,两种药物联用对能量代谢的改善能力显著优于单药。

综上所述,对行PCI患者,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和左卡尼汀能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促进心功能恢复,利于改善长期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心功能心肌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蟾毒灵对低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