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2021-10-09 09:26王琳丁忠莲刘东英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房间隔室间隔丙种球蛋白

王琳,丁忠莲,刘东英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指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障碍导致的心血管结构畸形及功能异常,其发病率已占出生缺陷儿的首位[1-3]。该病病因复杂,且可引起肺炎、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4,5],给患儿家庭造成严重负担,手术、药物等均是其治疗的有效方法[6-8]。对于合并重症肺炎的CHD患儿,积极控制肺炎,可争取时间手术,改善预后,临床意义重大。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CHD合并重症肺炎患儿,观察疗效及对患儿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于商丘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83例CHD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其中CHD由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确诊,肺炎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9]中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14.5±2.1)月;出生体质量(2.80±0.31)kg;房间隔缺损17例,室间隔缺损6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4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3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2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例,其他3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8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14.1±1.8)月;出生体质量(2.76±0.26)kg;房间隔缺损20例,室间隔缺损7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2例,其他4例;合并肺动脉高压21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性别不限;年龄≥6个月;非过敏体质;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期<6个月;免疫功能异常;合并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等。

1.4 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均予抗感染、吸氧、吸痰、心电监护等常规处理,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观察组加用静滴丙种球蛋白[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50 ml(2.5 g/瓶)],200~300 mg/kg·d,连续5 d。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指标记录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

1.5.2 炎性指标晨起抽取患儿空腹外周静脉血,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PCT),ELISA法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

1.5.3 免疫指标BD公司FACS 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血清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NK细胞(CD3-CD16+CD56+、CD3+CD16+CD56+)亚群所占百分比;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儿血清IgA、IgG、IgM含量。

1.5.4 不良反应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等。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监测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均得不同程度改善。经统计,观察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监测指标比较(d)

2.2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各炎症因子含量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hs-CRP、PCT、IL-6、IL-8和sICAM-1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上述指标更低(P<0.05),表2。

表2 两组炎症因子含量比较

2.3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免疫球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CD4+T细胞亚群比例及IgA、IgG、IgM含量增高;观察组CD4+T细胞亚群及CD3-CD16+CD56+、CD3+CD16+CD56+NK细胞亚群比例,CD4+/CD8+比值及IgA、IgG、IgM含量增高(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CD4+、CD3-CD16+CD56+、CD3+CD16+CD56+细胞亚群比例,CD4+/CD8+比值及IgA、IgG含量较高(P<0.05),表3。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中对照组出现腹泻2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31%(3/41);观察组腹泻、注射部位轻度红肿各2例,未出现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9.30%(4/43);两组患儿均无其他不适。

3 讨论

CHD患儿多为左向右分流,肺血量明显增多,肺部易充血、淤血,加之患儿免疫力低下,细菌病毒等定植难以清除,呼吸道感染频繁且病情严重,无论术前或术后均易进展为重症肺炎,目前治疗以积极控制肺部感染为主[10,11]。郭晨等发现,CHD患儿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表现为胸腺萎缩明显,CD3、CD4、CD8、CD19、NK细胞及杀伤T细胞水平均降低,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12]。国外也有类似报道[13,1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调节剂理论上可提高CHD患儿疗效。

丙种球蛋白又称血清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含有抗广谱病毒和细菌的生物制品,临床多用于治疗多种原发性/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重症感染[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炎症指标hs-CRP、PCT、IL-6、IL-8和sICAM-1含量均显著下降,hs-CRP为肝细胞分泌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的降钙素的无活性前体,IL-6、IL-8和sICAM-1是常见的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其含量高低与炎症反应进程一致,hs-CRP、PCT、IL-6、IL-8和sICAM-1含量下降反映了观察组患儿体内炎症程度减轻,表明丙种球蛋白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与文献相符。重症感染中,由于T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凋亡、NK细胞功能下降等直接导致抗体减少,免疫状态低下。观察组细胞免疫指标CD4+T细胞亚群及CD3-CD16+CD56+、CD3+CD16+CD56+NK细胞亚群比例、CD4+/CD8+比值增高;体液免疫指标IgA、IgG含量增高,提示观察组免疫功能改善明显(P<0.05)。机体免疫功能可有效抵抗细菌感染,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疾病进展和转归,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较快及炎症较轻相一致。丙种球蛋白通过调节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效提高疗效。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1% vs. 9.30%)相近,患儿可耐受,表明其安全性良好。

综上,丙种球蛋白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CHD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但本研究纳入患儿数量较少,有待大样本双盲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房间隔室间隔丙种球蛋白
心室短轴切面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诊断的应用价值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主动脉根部形态变化
左束支起搏术中经传送鞘贴近室间隔造影发现并发症二例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肥厚型心肌病不同肥厚部位的心电图表现及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
分期手术治疗婴幼儿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