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1-10-10 12:10张凡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9期
关键词:浅表良性硬度

张凡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超声科,河南 郑州 451191)

浅表淋巴结肿大作为机体诸多疾病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常见特征表现,在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较为多见,其形态及病理学不稳定,容易受到药物、感染、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多因素干扰发生改变[1]。因此,有效判别病变淋巴结性质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以前沿用较为广泛的是常规超声诊断技术,但仅可获取组织形态及功能参数[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已逐步得到应用,尤其以应变弹性成像作为突出代表,其可对甲状腺、宫颈、前列腺等组织器官进行良恶性病变诊断,诊断范围加以扩展,且病变及性质得以生动显示,并以清晰直观的视角审视病灶[3]。本文探析应变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4 至2020 年4 月河南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96 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检查,依据病理结果分为对照组44 例(良性)和观察组52 例(恶性)。淋巴结类型:颈部72 例,腋窝17 例,腹股沟7 例。对照组男性24 例,女性20 例;年龄20~77 岁,平均(56.23±5.48)岁。观察组男性29 例,女 性23 例;年 龄20~78,平 均(56.31±5.51)岁。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浅表淋巴结肿大;②年龄≥18 周岁。排除标准:①<5 mm 小病灶及≥3 cm 大病灶;②团块状病灶(多病灶融合);③病灶内呈现局部液化、钙化或坏死。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常规超声与应变成像检查:取患者侧卧位或仰卧位,将浅表肿大淋巴结位置充分暴露、确立目标淋巴结行常规超声检查,诸如灰阶、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等。对检查参数及图像记录并存储,切换组织弹性成像模式,指导患者屏气3~5 s,对检查区域行弹性成像操作(方式采用压缩、释放等),获得稳定弹性图像后进行存储。于感兴趣区设置取样框,并依据弹性图像,与周缘组织硬度进行比较。仪器采用荷兰Phillip公司IU22 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型号L12-5,采用该超声诊断仪适配的应变力弹性成像分析软件。

1.3 良性、恶性诊断标准

采用常规超声检查辨别,运用弹性分级标准[4]判定浅表淋巴结肿大良、恶性(即采用Furukawa 等作分型诊断),依循结节在超声弹性所呈现图像红色、绿色覆盖程度加以区分:绿色是指感兴趣区内组织平均硬度;红色较平均硬度小;蓝色较平均硬度大。

1.4 观察指标

观察病理结果、成像特征及诊断效能:①病理结果分作良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及恶性(转移性淋巴结或淋巴瘤);②成像特征以弹性评分标准对采集图像加以评定;③诊断效能以传统超声与应变弹性成像统计良、恶性淋巴结相关度及预测值,包括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理结果情况

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检查(金标准),病理结果如下:对照组(良性)44 例,均为淋巴结反应增生;观察组(恶性)52 例,其中淋巴瘤25 例,转移性淋巴结27 例(腺癌14 例,鳞癌11 例及低分化癌2 例)。

2.2 患者成像特征情况

①54 岁男性患者,浅表淋巴结肿大,红色、绿色占切面>80%,呈良性。其结节组织较软,红色或绿色占切面>80%计1 分(见图1A);②62 岁男性患者,浅表淋巴结肿大,绿色占切面约为55%,呈良性。其绿色占切面50%~80% 计2 分(见图1B);③48 岁女性患者,浅表淋巴结肿大,蓝色占切面约为60%,呈恶性。其蓝色占切面50%~80% 计3 分(见图1C);④57 岁女性患者,浅表淋巴结肿大,蓝色占切面约为85%,呈恶性。其结节组织较硬,蓝色占切面>80%计4 分(见图1D)。若弹性评分为1~2 分,可判定为良性淋巴结;3~4 分,可视作恶性淋巴结。

图1 常规超声与应变弹性成像超声图

2.3 两组诊断效能比较

观察组弹性评分法中良性、恶性占比分别为38.5%和61.5%,对照组弹性评分法中良性、恶性占比分别为81.8% 和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33,P=0.000),其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性分别为81.8%、61.5%及70.8%。

观察组二维超声+弹性评分法中良性、恶性占比分别为15.4%和84.6%,对照组二维超声+弹性评分法中良性、恶性占比分别为86.4%和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3,P=0.000),其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性分别为86.4%、84.6%及85.4%。

3 讨论

浅表淋巴结肿大形成因素繁多、可由诸多疾病共同起效,是临床常见特征表现。其类型可分为良性、恶性,由于良性、恶性影像学表现类似,经常规超声检查未能有效辨别[5]。而利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金标准),可直接对良性、恶性诊断加以鉴别,但限于其属于有创检查、重叠细胞学特征及固有的缺陷监测方法,且诊断结果容易受到取材及操作者经验等多因素影响,故对浅表淋巴结肿大良性、恶性诊断精确性存在疑虑[6]。而据有关报道称,良性病变质地较为松软、恶性病变经诊质地较硬[7]。由此以组织硬度差异为着力点,应变弹性成像技术应用而生。该技术可通过病灶及周缘组织硬度差异,直观获得病灶硬度信息,从而辨别病变性质,进而精准诊断出浅表淋巴结肿大是否为良性、恶性结果[8]。

本文旨在探析应变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52 例为恶性病变,44 例为良性病变,并就成像特征图像分析:44 例反应性增生良性病变患者中,弹性评分1~2 分41例,弹性评分3 分3 例;52 例恶性病变患者中,25 例淋巴瘤中弹性评分1 分仅1 例,弹性评分2~3 分22 例,弹性评分4 分2 例,27 例转移性淋巴结中,弹性评分1 分0 例,弹性评分2 分6 例,弹性评分3~4 分高达21 例。据此分析恶性病变组织质地偏硬,良性组织质地偏软,与上述相关报道一致,且可总结得出:转移性淋巴结质地最硬;淋巴瘤次之;反应性增生最末。究其原因,转移性淋巴结角化致使硬度上升、弹性下降,而这与间质细胞增殖肿瘤及组织浸润有密切联系;此外少许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存在钙化,病灶与周缘组织粘连亦可导致硬度增加[9]。淋巴瘤细胞则是因为长期性放疗导致纤维化或钙化,故其硬度表现也较高。至于反应性增生,多是因慢性炎症导致发作,内部组织并未受到侵害,由此质地较软。而就诊断效能分析,在施以应变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性分别为81.8%、61.5% 及70.8%;而联合超声检查,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性分别为86.4%、84.6% 及85.4%。两者比较分析敏感性及正确性上,应变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精确性明显更高,具体分析其原因[10]:实施应变弹性成像,可相对严谨地提供病灶硬度信息,且病灶软硬度可在弹性彩色编码图中直观显示,通过弹性评分比较,可对病变性质有大致辨别;而联合常规超声检查,相关指标对比性更强,避免了不同病灶组织间硬度重叠影响的影响,因而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有所降低,从而提升了敏感性和正确性。

综上所述,应变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其诊断效能优异,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浅表良性硬度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神农耕而作陶 黑陶高平之地的温度与硬度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
锦州市自来水硬度特点及净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