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

2021-10-10 12:12陈瑞雪柴浩金芳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

陈瑞雪 柴浩 金芳

【摘要】本研究选取沈阳市3所幼儿园进行保育员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建议从社会、幼儿园、保育员自身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1)09-0034-05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个体对生活满意度和情绪化所进行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概括与评判。主观幸福感对于测评个体心理动态与生活质量起到很大作用。〔1〕

保育员是幼儿园保教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师群体中的重要成员。保育员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守护者,生活习惯养成的引导者,幼儿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还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出谋划策者。保育员的主观幸福感不仅影响着她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还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保教活动的顺利展开。因此,本研究从生活满意度、正向情感、负向情感等维度对保育员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了解保育员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保育员获得主观幸福感的原因,提出保育员主观幸福感发展的策略。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沈阳市3所幼儿园的保育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星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被试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被试全部为女性,其基本情况统计结果如下:按照年龄分,25岁以下40人,占比20.2%,25-35岁58人,占比29.3%,36-46岁90人,占比45.5%,46岁以上10人,占比5%;按照收入情况分,1000-2000元18人,占比9%,2001-3000元98人,占比49.5%,3001-4000元50人,占比25.3%,4000元以上32人,占比16.2%;按照文化程度分,高中及以下学历49人,占比24.7%,中专学历44人,占比22.2%,大专学历79人,占比39.9%,本科及以上学历26人,占比13.2%;按照婚姻状况分,未婚102人,占比51.5%,已婚96人,占比48.5%。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迪纳(Diener)、埃蒙斯(Emmons)和拉森(Larsen)等人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卡曼(Kammann)和弗莱特(Flett)编制的情感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其中《生活满意度量表》一共5道题,该量表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法,选项评分从“强烈反对”到“非常赞成”依次为1~7分,得分越高,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情感量表一共20道题,包括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各10道题,该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选项评分从“很不符合”到“很符合”依次为1~5分,得分越高,正向情感越多,负向情感越少。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

二、研究结果

(一)幼兒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的描述

本研究从生活满意度、正向情感、负向情感3个维度对沈阳市3所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在生活满意度的理论中值为4的情况下,保育员的生活满意度(M=4.06,SD=1.67)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正向情感理论中值为3的情况下,保育员的正向情感(M=3.65,SD=1.08)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在负向情感的理论中值为3的情况下,保育员的负向情感(M=2.96,SD=1.33)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沈阳市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园保育员对自己当前的状态较满意。

(二)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受人口学变量的影响

1.年龄对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根据对以往研究的梳理以及本次研究的需要,主观幸福感的最后分数是用生活满意度得分与正向情感得分之和减去负向情感得分取得的。

本研究将保育员年龄划分为25岁以下、25-35岁、36-46岁、46岁以上四个阶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得出,年龄不同的保育员在总体主观幸福感(F=1.54,p>0.05)、生活满意度(F=0.69,p>0.05)以及正向情感(F=0.32,p>0.05)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负向情感(F=3.34,p<0.05)上,各个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事后多重比较得出:25岁以下保育员的负向情绪显著多于25-35岁保育员。

2.月收入对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为了解幼儿园保育员收入情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将收入情况分为每月1000-2000元、2001-3000元、3001-4000元、4000元以上。差异分析结果如下。

不同月收入的幼儿园保育员在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生活满意度(F=2.51,p>0.05)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在正向情感(F=4.19,p<0.05)、负向情感(F=3.23,p<0.05)上不同月收入保育员间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在总体主观幸福感上,4000元以上收入的保育员得分显著高于1000-2000元、2001-3000元收入的保育员;在正向情感上,4000元以上收入的保育员得分显著高于1000-2000元收入的保育员;在负向情感上,2001-3000元收入的保育员得分显著高于4000元以上收入的保育员。这些都说明月收入越高,保育员的幸福感越强。

3.文化程度差异对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根据需要,幼儿园保育员的文化程度在问卷中分为高中及以下、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4个维度。将自变量设为文化程度,以保育员总体主观幸福感得分、生活满意度得分、正向情感得分以及负向情感得分分别设为因变量,实施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幼儿园保育员总体主观幸福感在文化程度上存在差异,其中正向情感(F=1.12,p>0.05)、负向情感(F=1.95,p>0.05)没有显著差异,而生活满意度在不同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4.54,p<0.05)。事后比较得出:在总体主观幸福感上,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保育员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保育员;在生活满意度上,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保育员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保育员。

4.婚姻状况对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将幼儿园保育员的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和已婚两组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如下:保育员总体主观幸福感、正向情感(F=0.15,p>0.05)、负向情感(F=0.44,p>0.05)在婚姻状况上没有显著差异,而生活满意度(F=11.39,p<0.001)在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已婚保育员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婚保育员。

三、讨论分析

(一)幼儿园保育员具有较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沈阳市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园保育员对自己当前的状态比较满意。首先,《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严格贯彻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幼儿园遵循保教并重的教育理念,把保育和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保育员工作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保育员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也越来越高,保育员的收入也相应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生活满意度得以提高。其次,保育员在幼儿园中的工作任务虽然多,但是整体上看不复杂,且难度系数较低,大部分保育员都能够胜任,所以保育员的负向情感不多。最后,保育员每天和幼儿接触,很容易受到幼儿天真活泼、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从而产生更多的正向情感。可见,幼儿也在无形中帮助保育员提升了主观幸福感。

(二)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受其年龄的影响

调查发现,幼儿园保育员在负向情感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25岁以下保育员的负向情感明显多于25-35岁保育员。25岁以下的保育员大部分步入工作岗位不久,虽然对工作充满热情,但是耐心和经验不足,无法尽快适应工作,对幼儿园一些突发意外状况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保育员的工作以照顾幼儿为主,而25岁以下保育员大多在生活中缺少照顾他人的经验,其角色突然由被照顾者转变为照顾者,容易产生不适应感。 雷燕(2006)在其研究中表示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值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大的影响。〔2〕有的保育员因为对角色认知不到位,对自身的预期与现实之间有落差,因此出现了负向情感。而25-35岁这个年龄段的保育员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工作情感和自我认知,能够从容应对工作和生活,负向情感逐渐减少。因此,幼儿园应多注意帮助25岁以下的新手保育员排解负向情感。

(三)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受其收入水平的影响

班杜拉(Bandura)指出,收入高的人正向情感较多,收入低的人容易产生负向情感。〔3〕由研究结果可知,保育员的收入越高,其主观幸福感就越高。 月收入4000 元以上的保育員所在幼儿园的整体条件比较好,稳定的经济支持和宽敞舒适的园所空间,使得她们在工作上比较投入,与同事相处和谐融洽,社会支持度高,整体主观幸福感水平也最高。工资水平低的保育员可能难以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其主观幸福感也会逐渐降低。另外,王艳芝等人(2006)发现,教师收入越少,其自我接纳水平越低。〔4〕生理和心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导致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保育员正向情感减少,负向情感增多,主观幸福感处于最低水平。

(四)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受其文化程度的影响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保育员的主观幸福感要显著低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保育员。这与易松国和风笑天的研究结果一致。〔5〕由于保育员的社会地位不高,且在《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对保育员的基本文化程度要求是初中毕业,所以当今社会从事保育员工作的人员学历水平普遍不高。这使得高学历者从事保育员工作承受了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同时,她们在保育工作中也很难找到自我价值感。〔6〕李欣欣(2020)在其研究中表示,多数幼儿园存在忽视保育员在保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对保育员专业化问题的重视度低的现象。〔7〕虽然国家倡导保教结合,但在实际工作中保育员很难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其所学专业不能完全运用到工作当中,低水平的专业投入无法让保育员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导致其主观幸福感低。

(五)幼儿园保育员主观幸福感受其婚姻状况的影响

研究发现,未婚保育员的总体主观幸福感与已婚保育员无显著差异,但在生活满意度上,已婚保育员要显著高于未婚保育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已婚保育员成家后由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经济来源和劳动,压力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另一方面,女性对家庭依赖感很强,将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寄托于家庭。周毅刚在其研究中表示,有一部分女性觉得在其家庭里男人的事业、子女的抚养都比自身的事业更重要,还有一部分女性直接认为人生的幸福和生活价值全部来自和睦温馨的小家庭。〔8〕因此,研究者认为正是由于上述的几种可能性使得已婚保育员的主观幸福感高于未婚保育员这一情况发生。

四、建议

(一)提高幼儿园保育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

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是保育员获得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条件,现今社会保育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普遍不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保育员对自我的认知和生活质量,还影响了其主观幸福感。因此,重视并提高保育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十分重要。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园保育员应该受到同等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保育员专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关于保育员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加大对保育员队伍的管理,改善保育员的录用和雇佣系统,给优秀保育员分配编制,提高其工资待遇,增加保育员工作保障,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保育员的队伍。同时,幼儿园要确保保育员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保育员的工资。

(二)幼儿园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首先,幼儿园要改善园所内部的管理体制,实行民主公开管理,建立园所内部的保障系统来提升保育员的主观幸福感。在幼儿园的决策会议上,幼儿园领导要鼓励保育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且对其观点和见解要认真思考并恰当落实,积极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使保育员对幼儿园产生责任感和归属感,对工作充满热情与动力。其次,幼儿园要秉承“保教并重”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保育观念,承认保育工作的重要价值,认识到保育员在保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要支持和帮助保育员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认真贯彻落实保中有教、教中有保的保育原则,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保育员自身的工作价值感和心理满意度。最后,幼儿园要多关心保育员的身心状况。在每学期进行的体检和心理疏导上,保育员应与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幼儿园领导对保育员要主动关心,积极引导,消除其不良情绪,提升其健康水平,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幼儿。

(三)幼儿园保育员自身要学会自我调节

调查发现,学历越高的保育员主观幸福感越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们缺乏职业认同感,对职业认识有偏差。所以,保育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认同感。首先,保育员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要做好卫生清洁、物品消毒和摆放等工作,也要做好配班助教、创设环境等工作,在照顾幼儿生活起居的同时关注幼儿内心的想法和需求。其次,不管是新入职的保育员还是有丰富经验的保育员都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压力,所以保育员在工作中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最后,保育员要和幼儿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要倾注更多的爱与呵护,主动倾听幼儿分享的故事,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建立倾听、平等、爱、信任的关系,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J〕.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34-43.

〔2〕雷燕.幼兒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3〕徐浩.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5):109.

〔4〕王艳芝,王欣,孟海英.收入状况对幼儿教师安全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及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2):151-152.

〔5〕易松国,风笑天.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研究:武汉、北京、西安三地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82-85.

〔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S〕.北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9.

〔7〕李欣欣.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的问题、原因与对策〔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8〕周毅刚.职业女性继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0.

The Status Quo of Child Care Work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Using Shenyang as an Example

Chen Ruixue 1, Chai Hao 2, Jin Fang 1

(1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Primary Education,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110034)

( 2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of Yuhong District, Shenyang, 110141)

【Abstract】The researchers selected 3 kindergartens in Shenyang and conducted a research on child care work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child care work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above medium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ages, monthly income,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and marital status. It is suggested t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aise child care work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ety, kindergarten, and child care workers themselves.

【Keywords】child care worker; subjective well?being; status quo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研究
关于体育参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新密市冬季晨练人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助困体系构建的现状调查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太原市高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