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思维,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智趣

2021-10-12 07:45江苏省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22期
关键词:口诀乘法思维能力

江苏省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车 淼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个体的思维方式影响着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我们知道,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并且儿童的数学思维活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在正确的指导下变得更加理性。然而,这样的理性活动常常让小学生感到疲惫不堪,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这就需要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智趣,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加强表达训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又要求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语言能体现其思维的严密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有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才能促进其数学思维的有序发展。首先,要从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开始,使其语言表达更具有完整性。其次,可以通过审题来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从读题开始,发展学生严密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有这样的应用题:李华的妈妈在新学期到来时给她买了10 本作业本,一段时间后,她用了3 本,问还剩几本?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告知学生用什么方法来求解答案,而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这道题表达了什么内容,接着还要引导学生说说这道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如何利用条件求出答案。当学生弄清楚这些内容后,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形式把题目中的有用信息描述出来,从而把已知条件与未知信息弄清楚,进而利用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在准确的语言描述中,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把问题与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从而学会利用旧知来理解新知。实践证明,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并且让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转变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圆柱和圆锥》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而且需要学生利用学过的圆的知识与面积、体积方面的知识,于是,教师就创设了圆的相关知识情境,让学生把旧知识点与新知识点联系到一起,并比较圆、圆锥和圆柱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接着,通过问题情境,把多个圆纸片摞起来,使之成为圆柱,那么怎样计算多个圆所组成的新图形的面积呢?这样的情境与问题联合起来,促使学生展开思维联想,从而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就会对圆和圆柱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原来只要求解出圆的面积,就可以顺利地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遵循认知规律,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是人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反映而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感受数学知识的智趣,否则学生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我们知道,小学生年龄还小,其认知方式主要以直观形象为主,特别是对数字与符号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只停留在表象的认知阶段,他们能根据真实存在的物体来说出数量,但不能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更不能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中需把他们的思维引入较高的层次,使学生能够理性地对待各种数学问题,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乘法口诀是怎样出现的,又是怎样编排的。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乘法口诀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乘法口诀的由来。如,在教学“2~4 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一边计算一边探究其推理过程,深入认识其中的含义。接着,师生一起共同完成所有乘法口诀的推理过程。这样,学生会从中感受到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从而体验到学习乘法口诀的乐趣。不仅如此,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帮助学生发现乘法口诀中蕴含的乘法规律,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利用数形结合,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众所周知,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是把抽象的问题通过图形展示出来,从而更加直观地表明数学中蕴含的逻辑关系。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训练,引导学生能够把数字向图形进行转化,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思维深度就会得到拓展。

例如,“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中,分数的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我们不妨运用图形来对分数进行转换,让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把一张圆形的纸片平均分成八份,要求学生把这个圆形想象成一个生日蛋糕,然后用黄色粉笔涂出其中的三份,用红色粉笔涂出其中的两份。现在要把黄色和红色部分分别送给爸爸和妈妈,请同学们用分数来表示。之后,教师提问:“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爸爸妈妈分别吃了多少?”“还剩下多少?”这样的教学让分数加减法显得更加直观,有效地实现了数形结合,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实践活动是强化个体认知的有效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从而强化思维能力。不仅如此,实践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中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小学生比较喜欢数学实践活动,他们认为数学实践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比单纯的老师讲述更有趣。教师如果把数学实践活动和游戏、竞赛活动等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就会大大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开展了“超市购物”的实践活动,通过购物、付款、找零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这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开展教学,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逐步把学生思维引入更高的层次,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口诀乘法思维能力
口诀与加法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口诀中的规律
把加法变成乘法
怎样熟记口诀
巧记乘法口诀
乘法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