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动因和行动逻辑研究

2021-10-12 01:51李正新
青年探索 2021年5期
关键词:参军大学生

■ 李正新

参军入伍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40多年时间里,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法定缓征人群,并不直接承担兵役义务。20世纪 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快速提升,兵役适龄人口不断转变为高等教育人口。为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国家从2001年修改《征兵工作条例》,将高校大学生由“缓征”改为“可征”;2008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征兵命令,把应届大学毕业生、高等院校在校生作为兵员征集的主体;2011年,修改后的《兵役法》明确提出:“在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中征集士兵”[1],从而实现了对大学生的“应征”。

从2001年首次征集2000余名高校大学生入伍,至2009年13万大学生步入军营,大学生入伍人数逐年增长[2],从2009年到2019年的十年间,全国累计征集150余万大学生参军入伍[3]。2020年,全国高校大学生参军报名人数迅速突破120万[4]。随着大学生征兵工作的推进,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逐渐成为征兵的主体,大学生成为新时期国家义务兵主力兵源。

伴随着征兵方式从社会征兵转变为高校征兵,大学生报名参军入伍的积极性高涨,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地方面临的“征兵冷”“征兵难”问题得到缓解。尽管高校征兵工作开展已经满20年,大学生士兵的数量快速增长,每年有数十万大学生携笔从戎,迈入军营,2020年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入伍新兵中大学生的比例已经超过80%,在许多高校集中的地区甚至超过了90%,但长期以来,青年研究界对大学生士兵群体都缺乏足够的关注。什么样的大学生更愿意参军?选择参军的大学生都具有哪些特征?他们如何看待和理解参军,又为什么选择参军?在高校大学生成为人民军队兵员重要“蓄水池”的背景下,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推进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进一步优化部队兵员结构,提高兵员素质和战斗力,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梳理

在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过程中,人们在参军、加入劳动力市场和继续接受教育之间进行选择,参军和教育升学一样,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经历[5]。其实,社会科学对参军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二战时期,美军成立了“军队信息与教育研究所”,通过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对士兵的招募和服役选择进行分析,由此开创了兵员征集研究的先河。

受二战期间兵员征集研究的影响,形成了战后在征兵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理性选择范式。塞缪尔·亨廷顿[6]基于对18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兵役制度的分析提出,士兵服役仅仅是一种短期交易行为,其入伍和退役与劳动力市场上正常的人员流动一样,只不过是临时雇佣关系的建立与解除。而同时代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莫里斯·加诺维茨[7]则反对亨廷顿将士兵排除在军事职业者之外,加诺维茨认为现代军事的变革需要专业化技术的士兵,士兵的服役行为已经在向职业选择转变,并且公民的服役选择深受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的影响。在加诺维茨职业选择分析的基础上,军事经济学者德怀特[8]和理查德·麦肯齐[9]通过将国家的经济体系划分为军事部门与地方民用部门,使用标准职业选择理论描述军人的服役决策过程,他们认为理性的个人对两大部门各自的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进行综合比较,进而做出服役决策。这种军事-地方二分法影响了许多征兵研究,贝丝·贝利[10]考察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从征兵制转换为志愿兵役制期间兵员招募情况的变化,发现美军之所以能够扭转兵役改革初期兵员素质不断下降的困境,就在于军方采用了地方的劳动力市场模式,通过为青年学生提供大学学费之类的福利,吸引了大量值得期许的新兵,促成了军方对大学生的定向招募,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将服兵役定位为一种机会而不是一种义务。与罗森、贝利等学者的分类方法相似,国内学者孔德超等[11]也将军队看作特殊的人力资源系统,基于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军队士兵招募情况的分析,认为军事劳动力在交换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追求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军人比较利益的高低对军人服役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基于对士兵服役模型中过分强调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批判,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部分学者通过强调文化、情感、价值等因素对服役选择的影响,发展出了文化主义的分析范式。弗兰克[12]通过比较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点军校大学生与地方大学生之间态度与价值的差异发现,不同个体的价值选择明显影响了服役态度,那些希望从事公共服务职业、关心政治的青年,其服役意愿更加强烈。同样的,国内学者向荣高通过对军队大学生士兵入伍动机的调查指出,当代青年的参军行为是改革开放后价值选择多元化的结果[13]。在综合考虑理性计算和文化认同因素的基础上,罗敏基于大学生士兵入伍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将大学生士兵的入伍动机归纳为:自我实现与发展、家庭期望与影响、就业压力转移、情绪与冲动主导、改变现状与提升位阶五种基本类型[14]。

然而,与上述采用军事-地方二分的理性选择视角和文化认同分析所不同的是,国内学者汪建华基于CGSS2006数据,对制度变迁下个体的参军选择进行分析后发现,改革前,当参军作为一种资源和地位获得途径能给个体提供较好的回报时,引起了各阶层、各种背景家庭的激烈争夺,参军成为除教育、入党之外中国人另一条向上流动的重要通道。然而,改革后,参军作为政治忠诚的体现,对个体的回报有所下降,对城镇退役义务兵安置的困难削减了城镇青年参军入伍的兴趣,并与农村青年的入伍动机产生显著的差异[15]。汪建华对国家政策和个体选择之间复杂互动的讨论,特别是不同特征的个体在面对变动的生活机遇时所作出的差异化选择启示我们,国家政策与个体的互动以及个体对政策的理解方式,对参军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因而,要了解新时代大学生选择参军入伍的动因,还需要深入到征兵动员的微观过程中进行考察。

此外,无论是二战后国内外学界从个体主义方法论出发,基于理性选择分析范式探讨士兵服役的影响因素,还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文化主义的分析范式,都只着重探讨了个体自身内在属性对参军服役选择的影响;而基于国家制度和兵役政策的制度主义分析,则又只关注到宏观制度变迁对个体参军选择的影响,而较少探讨作为有沟通理解能力的“人”,作为马克斯·韦伯意义上的社会行动者,高校大学生如何在既定的社会和政策环境下,理解参军这个行动,又以怎样的方式看待参军这个行动选择的意义?因此,研究者必须解释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如何看待参军,又如何为自己的参军选择赋予意义。当然,在这个关于参军大学生“社会行动者意义”的解释过程中,动员者与动员对象的互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个体与国家政策之间的互动都应该被考察。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情况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收集经验资料,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相互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为了解高校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动因,笔者于2019年4月至7月,与清华大学武装部合作,从2019年北京市93所普通高等院校中,通过各个高校武装部滚雪球抽样的方式,抽取了200名该年度报名参军的大学生,对他们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在校情况、参军原因、对优抚政策的关注情况进行了调查。

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难以建立抽样框进行随机抽样。为了实现经验材料的“三角互证”,并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理解和看待参军选择,探索大学生选择参军入伍的行动逻辑,笔者于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以征兵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了北京市两所高等院校的征兵工作。2018年参与的是一所以文史类专业为主的211院校,2019年参与的是一所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985院校。由此,笔者得以在征兵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意向的参军报名者交流,并在征兵咨询、征兵宣讲、征兵动员活动的互动情境中,实时观察和记录参军报名者从最初咨询了解,到随着征兵动员的深入,有关参军选择说法和想法的变化。同时,也得以在此过程中与参军报名者在真实的征兵宣传动员情境中,进行交流访谈,以此来理解当代大学生选择参军的动因和行动逻辑。

2.样本情况和参与观察点的信息

本研究通过网络电子问卷和线下纸质版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3份,回收率为91.5%。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参军大学生的样本信息

同时,本研究选择进行参与式观察的两所高校的基本信息如下:

表2 参与观点的基本情况

三、研究发现

尽管问卷调查的样本并非随机抽样与概率抽样,但是凭借样本覆盖高校和专业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仍然能够从统计数据中看到选择参军的大学生都具有哪些特征。参军学生以大一、大二为主,随着年级的增长,参军入伍的比例在逐渐减小,这是由参军报名的年龄要求所导致。同时,农业户口、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参军比例高于非农户口、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那么,这群大学生为何选择参军入伍?他们参军入伍的行动逻辑是什么?

1.“参军报国”:集体认同的支持

参军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无论是在F大学还是T大学,在所有关于征兵动员的网站、海报、横幅、宣传单里,“保家卫国”“参军报国”“参军光荣”都是最常见的标语,从国家法律到各级部门的通知文件,甚至在个体关于自己参军原因的描述中,这些都是核心高频词,参军与报国之间从而架起紧密的联结,参军被视为爱国奉献的价值理性行动。

表3 两所高校的征兵宣传横幅

这种个体为集体和国家奉献的话语,以传统中国“报”的逻辑深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报效家乡、报效祖国、报效人民。随着现代国家建设的推进,个体对国家这种日益强烈的献身情结,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以及媒体宣传中,成为中国人精神内核的一部分。在2018年F大学的一场征兵咨询会现场,当问及“为什么想去当兵”时,前来咨询的19岁大二学生小刘谈到: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长大后要为祖国做贡献,报效自己的国家。可话说了这么多年,作文里也写了无数次,但我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现在我能想到报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当兵。而且,当兵这件事,从学校、老师到社会各界都是支持的。大家都在学校里岁月静好,但是军人却在扛枪站岗,为我们负重前行,这才是最真实的报国行动。”(观察日志,F180507)

从国家和社会对青年参军的认可,到从幼年起所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对大学生有着持久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中,军人,长期都被赋予正直、坚强、勇敢的完美人格形象。从革命战争时期“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到建国初期的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同志,改革开放后,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疫救人,军人的形象始终与保卫国家、服务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军人总是在国家和人民最危急的时刻出现,因而被赋予了特殊的形象和意义。“人民子弟兵”的形象作为一个文化图腾和政治符号深深嵌入在中国人的集体意识之中。这种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从根源上解决了参军在价值上的合理性和情感上的认同性,并能获得国家力量的制度性支持。

同时,“扛枪站岗,冲锋陷阵”,参军生活异于常人的艰苦和严格,成为人们在和平年代理解奉献的核心特征。选择参军就是选择成为人民的保卫者和服务者,这种对参军的认识成为国家与社会大众共享的信念。正如涂尔干所认为,人们心中的神圣感其实来源于社会的集体意识。“祖国挑选你,人民信任你,我们支持你!”国家和社会对参军的认可,使得参军选择在大学生的心里获得了“神圣性”的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报名参军提供了来自集体力量的支持。

2.“锻炼自己”:对军营彼岸的渴望

尽管国家的倡导和民众的普遍认同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个体的参军行动,但可以转化为行动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空间和流动可获得资源的增加,个体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也具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参军作为个体实现向上流动通道的作用也在逐渐式微。随着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增强,在集体意识之外,青年大学生又如何理解参军?他们又为参军赋予何种价值和意义?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选择参军入伍的原因时,超过79.8%的报名者勾选了“希望通过参军锻炼自己”,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军旅情怀,实现自己的军人梦”和“换个环境挑战自己”。军营生活与日常生活巨大的反差和断裂,成为了大学生想象中的另一个艰苦世界,他们希望借助参军来“锻炼自己”“挑战自己”,改变自身现状。

表4 大学生报名参军的动因分布

军营成为了高校大学生想像中充满艰苦、冒险,满是磨砺的彼岸世界。他们期待着与过去的生活决裂,进入军营,实现“锻炼”和“磨砺”自己的意图。2019年,在T大学征兵宣讲会结束后,一名大二的理工科男生小赵谈起报名参军的想法:

“我觉得自己上大学之后,虽然自由了,但是感觉生活挺混乱的,我是一个缺乏自律的人,高中因为有高考的压力,加上老师和爸妈督促,所以学习特别努力,丝毫不敢放松。而现在无论是早上起床还是打游戏、玩手机,我都克制不了自己,刚刚听了几位退伍回来的学长的介绍,觉得军队生活紧凑有规律,我希望去锻炼一下,加强一下自己的意志力。”(观察日志,T190605)

小赵的说法在很多报名参军的学生中都获得共鸣,他们大部分都对自己当前的大学生活状态不满意,渴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意志力,希望通过参军来锻炼某一方面的品质。在他们看来,选择参军就意味着开启一段磨砺自身的旅途。然而,由于军营的封闭性、断裂性,参军意味着要暂时中断学业,很多学生都面临着诸多顾虑。T大学的小夏在谈到参军的顾虑时描述了自己的种种担忧:

“说实话,参军对我和家里来说,都是一个特别大的决定。家里好多人都有‘好男不当兵’的观念,很多人会说,你好好的上着大学,为什么要跑去当兵呢?即便我能不在乎这些观念,可我听说部队特别艰苦,不让用手机,不能回家,万一我适应不了部队的训练怎么办?去了部队,那么封闭,两年后退伍回来,我会不会与社会脱节?另外,我现在大三,等我参军两年回来,和我一起入学的同学都毕业了,我还得和比我小两级的学弟学妹一起上课。参军两年,我的年龄就大了,本科毕业都25岁了,想想这些,我就感觉压力特别大。”(观察日志,T190528)

小夏同学的担忧也是大部分报名者担心的,亲友的观念、怕吃苦、怕与社会脱节、怕耽误学业、怕年龄较大。在这些顾虑与担忧之下,参军成了与上学互斥的选择。国防作为一种经济学家奥尔森所定义的“公共品”,其首要的任务是如何通过激励和约束,克服“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3.“人生机会”:政策激励下的障碍化解

为了缓解参军与上学之间的互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再到各个高校,都出台了大量参军入伍的优抚政策,涉及复学、升学、就业、经济补助等。面对这些入伍优抚政策的激励,大学生又如何认识参军这一选择?

本研究借助问卷就优抚政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进行了调查,问卷要求入伍报名者选取优抚政策中最吸引自己的三项,并将其按重要性排序。同时研究者对被选的三项入伍政策,按顺序赋予3分、2分和1分。对每个选项的得分加总,得到其吸引指数,再将吸引指数除以总的选择次数,得到其平均得分(即在平均的选择排序中该政策排在第几位),优抚政策的吸引力统计情况如表5。

表5 入伍优抚政策吸引力指数排序表

在所有入伍政策中,“优待金和退役金”吸引指数最高,183名报名者中有119位报名者选择,占比达65%,平均得分2.03;同时,“研究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和考研加分、免试推研”吸引指数也达200以上,54.6%的报名者选择了该项。“减免学费以及学费代偿”和“户口落户”的吸引指数和选择人数相近,都为150分以上,但户口落户的平均得分为2.4,是所有政策中最高的,其排序最靠前,可见落户政策在北京高校大学生中的吸引力。此外,除“服役两年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的吸引指数在100分以上外,余下政策吸引指数都在100分以下,免修部分课程吸引指数和平均得分最低。

通过排序分析可以看出,在入伍政策中物质激励的吸引力最大(包括优待金和退役金、减免学费以及学费代偿),其次是涉及到今后学业发展的攻读研究生政策。户口落户政策吸引力也较大,但不如物质激励,同时学业方面的转专业和免修课程方面的政策吸引力较弱。但这是否意味着高校大学生的参军选择是趋向功利化的工具理性行为呢?这需要看优抚政策在大学生参军行动逻辑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2018年,F大学一名报名的大四学生小文在被问及自己关心的入伍优抚政策时谈到:

“当兵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了,但国家就应该给作出牺牲和奉献的人更多的支持和优待,这样才会有更多人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很少有人是完完全全为了某个优待选择去当兵,毕竟要经历的不是一般的生活呀。如果要说缺学费的话,现在中国的学费比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便宜,而且学校的各种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也都能帮助一个缺钱的同学读完大学。国家的支持和优待主要还是帮助去了部队两年的人跟上同龄人节奏,同学们也都将它理解为国家的一种补偿和支持。”(观察日志,F180613)

随着参军在个体实现社会流动中的作用日渐式微,想要通过参军来实现阶层跃升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优抚政策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补偿和支持的水平,同时发挥一定的激励作用。这种“支持说”与“补偿说”的观念也在应征报名者与征兵动员者的互动中逐渐形成共识。每年政府和高校的征兵工作人员都会通过网页介绍和微信推文,以及线下的政策宣讲会,对各项优抚政策逐一解读,对其“支持性质”和“补偿性质”也会多次强调。在征兵动员者与动员对象的互动中,优抚政策在学生的认识里转换为对学生参军的褒奖、补偿与支持。

恰恰是对优抚政策支持性、补偿性的认识,学生原本对参军的种种顾虑与担忧得到缓解,使得参军与上学不再成为互斥的选择。相反,参军的支持性和补偿性政策越好,越能够保障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更好地为升学和就业助力。参军由此在报名者的意识里,从选择“吃苦”和“尽义务”变为了一种可以争取的人生机会,一次改变自己的成长机会。

4.“军旅青春”:符号和故事的内在激励

除了认同参军报国的逻辑、渴望获得锻炼自己和人生成长的重要机会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出于对于军营文化,特别是出于对与军队有关的仪式、符号和故事的认同而选择参军。

研究表明,在 0~10 cm 土层,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夏玉米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而在 10~20 cm土层无显著增加,土壤发生明显的“上富下贫”现象。这与 Balota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

这群大学生深受军旅影视剧、军旅小说和军事杂志的影响,一些同学家里有亲人曾经是军人,在军营文化的影响下,很多人对“军装”“军事武器”有着很深的喜爱。T大学体育类专业的大三学生小孟这样说起自己为何强烈地想去当兵:

“我爸以前就是一名军人,虽然转业到地方了,但是家里还经常有他的各种军装照,我从小就觉得穿军装特别帅,平时也喜欢陪我爸看战争类的电影,以前那个《士兵突击》我看了很多遍,几乎每年都看,就想像着自己穿军装咬牙在军营里奔跑。后来我认识了几个参军退伍回来的学长,都说当兵还是值得的,我今年就赶紧报名了。”(观察日志,T190622)

无论是因为社会关系网络中曾经有军人亲友,还是受到文学、影视的影响。军营的仪式、符号和文化,都因为与日常生活存在差异,对大学生有着神秘的吸引力。F大学文史类专业的大二学生小吕这样谈及参军时候的考虑:

“我想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去尝试那些能够让你充满激情的东西,我每次看阅兵,感觉整个人就像触电了一样,心底涌动着力量,看着兵哥们走队列,太震撼了。从小到大,我和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我想自己以后还会读研究生,读书这件事,我到三十岁、四十岁都不晚,但是能够允许我在年轻的时候去军营体验一回,这样的机会就这么短短几年,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观察日志,F180530)

费尔曼和甘姆森曾将激励区分为外在选择性激励和内在选择性激励,他们把奥尔森理论中的那些以组织大小、结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为前提的选择性激励称为外在选择性激励,而把人们内心存在的团结感、忠诚感、荣誉感称为内在选择性激励。参军带给青年大学生的团结感、荣誉感、青春感成为大学生自我驱动的重要因素。正如费尔曼和甘姆森所指出的那样,“人们一旦有了团结感和忠诚感,就不会为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而且做出的牺牲越大,目标在他们心目中的价值就越大,目标实现后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也就越大”[16]。

那么,青年大学生对支持性政策的追求,对军旅仪式、符号和文化的认同,是否会削弱和消解参军报国的集体意识,报国是否会沦为追逐政策利益、满足自我情感的另一张面孔?2019年T大学参军男学生小郑在阐释自己的参军想法时说道:

“国家和学校都教育我们,要把自身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我们这帮同学选择参军就是把自己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用今年的话来说就是,我与祖国共成长。从以前学长、学姐们当兵的经历来看,大家最初选择当兵的原因都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无论一开始是因何当兵,即便有学长一开始是因为逃避失恋而去部队,最终大家都会在军队这所大学校的教育和锻炼之下,切身地明白真正的家国情怀,军营就像一个大熔炉,让不同想法的学生成长为爱国有为的青年。”(观察日志,T190721)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问卷调查数据和北京市两所高等院校征兵工作实践的参与式观察记录为基础,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解社会行动者意义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大学生选择参军入伍的动因和行动逻辑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尽管参军与完成学业在时间上是互斥,加之军营生活的封闭、断裂和艰苦,大学生选择参军入伍面临着诸多观念和现实上的障碍,但是国家和社会对“参军报国”话语的集体认同,为大学生的参军选择提供了人生价值和合法性上的支持,同时,各级政府和各高校出台的一系列关于鼓励大学生参军的优抚政策,有效地缓解了参军选择的内在障碍,使得参军从履行一种“吃苦受罪”的国民义务变成了青年大学生可以争取的人生机会,此外,有关军旅青春的仪式、符号和故事,对大学生选择参军入伍产生了持久的内在激励。通过对参军报国的价值认同、人生成长的机会认知、军旅青春的情感共鸣,众多适龄大学生选择携笔从戎、投身军营。

经过上述的总结分析后发现,对大学生选择参军入伍行动逻辑的分析超越了理性选择范式,参军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得到了理性的诠释,还强化了情感和文化符号的分析,并与国家的话语和政策形成互动。高校大学生的参军行动逻辑不同于许多全志愿兵役制国家基于雇佣契约关系下的职业选择逻辑,也不同于全义务兵役制国家基于国家法律下纯制度性的义务行动。而是一种在组织动员和个体选择互动下,混合了奉献、自利导向和个人主义情感的多重行动逻辑。

正是高校大学生参军行动逻辑的多重性,使得大学生士兵的军人价值观,在“志业型”与“职业型”之间摇摆。现代社会形态的变化,使大部分的军人从“志业型”向“职业型”转变。志业型的军人强调职业的神圣性,他们把军事工作视为神圣的志业,这种类型的军人认为,国家安全高于一切,认同为国献身的价值观。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主义与个人主义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大学生基于优抚政策的人生成长机会认知和军旅青春情感共鸣的追求,与军人职业的高度奉献性存在一定的张力。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参军服役中出现的“参军多”“留队少”现象,正是这一行动逻辑的体现,大量的大学生士兵在两年义务兵结束之后便选择退伍,只有极低比率的大学生会转为志愿兵。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在现代战争中,愈加需要富有经验的技术军兵种来使用越来越复杂精密的信息化武器[17],因此国家着力提高大学生士兵的征集比例,就是希望通过征集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士兵来操作日益精密复杂的武器装备,以应对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但是如果征集到的大学生士兵仅仅服义务兵役便大量退伍,便会因为服役时间较短,难以掌握复杂的军事技术,平均技能和经验值偏低。并且大学生士兵服役期短,军队兵员周转速度过快,大量增加了部队的训练成本,造成技术骨干的断层,降低了军队的经验水平,不利于战斗力的持续提高。从另一方面来讲,大量大学生士兵的退役,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士兵的就业安置成本不断提高,特别随着大学生在新兵征集中的比例逐年提高,地方安置压力不断增加。

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依托国民教育为军队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此,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需要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才能进一步坚定大学生投身军营、献身国防的持久信念。

猜你喜欢
参军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唐代参军戏角色服饰的考证与推定
古人为何爱看“反腐戏”?
古人为何爱看“反腐戏”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英将领批年轻人不愿参军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好男儿,参军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