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

2021-10-12 22:58张浩胡婧超
速读·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高职院校

张浩 胡婧超

◆摘  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与研究,不仅锻造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学者,更造就了众多思想政治工作坚定的实践者。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序列的重要组成,面对着00后新生代学生的具体学情、多元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社会信息爆炸,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生力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备受教育工作者瞩目。新时代,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

一、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时期”走向了“新时代”。这个新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跨越,站在新视域中,面对新形势,认识高职院校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面临的新现状显得尤为迫切。

(一)“00后”高职大学生成为受教育主体

与以往的受教育群体不同,“00后”学生思想更多元、思考问题方式更独特、表达意见平台更丰富,他们更重视个体欲望满足与实现,校园里“独来独往”的“高冷范儿”成为学生追求的行为范式。在课堂上,“00后”高职院校的学生性格表征更加对立,或是与教师鲜明地表达观点,或是用沉默保持自己价值中立;在思想执政教育实践活动中,“00后”中,不少学生表现出冷漠、拒绝甚至排斥的情绪态度,脱离集体、消极对抗的学生从“90后”的鲜有发生到“00后”的屡见不鲜。上述现象表明,不论是从个体角度而言还是群体角度而言,“00后”学生的思想观念与“90后”大不相同,对此,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必须立足学情,探索新方法。

(二)“00后”高职学生受消费主义冲击强烈

在对5所院校的高职学生的面对调研问卷中发现,63.8%的学生偶像是影视明星;22.1%的学生偶像是体育明星;14.1%的学生偶像是科研(教师、医生、科学家等)工作者。33.2%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购买生活非必要品;25.9%的学生会考虑性购买生活非必要品。综合以上数据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00后”学生经济水平明显好于“90后”,非理性、非必要消费比例加大。同时,在传播媒介的不断建构之下,消费主义文化借着广告、影视剧、自媒体等多种现代传播平台不断向青年学生灌输消费理念,侵蚀其思想根基。在这种消费观念的误导下,消费主义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一方面影响有消费能力的人群过分消耗资源,将消费理念转化为炫耀自己财富的实际购买行动,在具体消费过程中践行消费理念;另一方面是,对于如学生这样并不具备实际购买能力的人群而言,由于长期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环境的构建,在消费观念上具有了潜在的倾向性,“00后”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现在还不能实现高消费,但他们可以却表现出对高消费产品的向往和追求,甚至有的学生以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去购买超出经济能力的物品从而满足其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认同。

(三)“00后”高职院校学生中享乐主义有抬头之势

在问卷中,55.7%的学生认为人生需及时行乐;44.3%的学生认为人生需艰苦奋斗。享乐主义对人的影响巨大,一是享乐主义腐蚀人的进取精神,使人过分沉醉在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中,忽略其对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造成其精神荒芜的人生困惑。二是享乐主义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攀比状态。“00后”学生生长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中,个性鲜明,集体意识较为淡薄,人际社交距离增大,但享乐主义是以享乐为目标,呈现出各自为己、盲目攀比的不良趋势,在这种恶性攀比中,直接造成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凝聚力下降。古往今来,成由勤俭败由奢,通过享乐、贪图安逸而推动社会发展的人闻所未闻,相反更多的是骄奢淫逸而自取灭亡的生动案例,“00后”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一味受到享乐主义价值观的构建,必将对社会繁荣稳定产生长久的危害,也威胁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二、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主要内容

面对“00后”的具体受教育环境,新时代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生抵抗不良思潮的武器,也是健康其行为方式的规矩,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要着重培养以下内容:

(一)强化“富强”价值观培养

“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表述之一,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其基本内涵就是“国富民强”,近代以来,由于国家积贫积弱,华夏大地屡遭列强凌辱,中华民族走过了近百年的血淚路,让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毕生追求的梦想。“富”是民之本,“强”是国之基。没有富强,就失去了讨论其他一切问题的基础。实现富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00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物质上的富饶,被“00后”接受的先进的价值观也必然是具有一定物质基础的,能体现时代先进性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也必然是能维系个人生存需求、展示物质文明成果的精神建筑,“富强”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在“富强”的统摄下,公民、社会与国家才能形成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普通民众个体的“富”与“强”,高职院校学生是普通民众的重要组成,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对此,让“0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尽早、尽快清楚“富强”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其构建正确的“三观”,帮助其在个人奋斗、理性消费、职业选择等方面顺利发展。

(二)强化“自由”价值观教育

自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追求,“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自由是一种作为,这种作为不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即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强制,在行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也就是“免于强制和干涉”的状态,但自由的前提是无害于他人,这就涉及个人的责任与义务,纯粹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在自由与规则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规则的自由更能体现社会发展的本质,为了获得更多自由,改变环境、发展生产力、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世界,这些都体现了对自由的渴望,人类在对自由的不断追求中,爆发无限的创造力,推动自身向前发展,在这个社会中,人人都想最大限度地求得自由、幸福和发展。针对“0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集体观念淡漠、脱离集体乐于独来独往,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的不良苗头,着重强化“自由”教育,让广大学生深刻认知“自由”的价值属性,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享力量。

(三)强化“和谐”教育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一方面继承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涵,一方面更具有现代法治精神中的公正、公平。这个具有鲜明国家特色、文化基因的价值观,在古老与现代交织的文化背景中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和谐”价值观的统摄下,中国人更好地处理“人與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多维度关系,使其保持一定张力的同时具有更多互通性与共情性。“00后”大学生拥有突飞猛进的社会环境优势,但这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其心理上的焦虑,担心落于人后、担心工作竞争、担心人际沟通矛盾等等问题使其对“和谐”价值观有了不解甚至怀疑,加强“和谐”价值观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个人特殊性与共同性、群体共同性与差异性等看似对立的问题做出深刻理解,更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路径

面对新形式、新内容,高职院校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路径需符合新时代具体的事实情况,坚持把握新方向、使用新方法、探索新路径:

(一)发挥思想教育课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课堂

课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课程是课堂教育的主体,思政课程体系中反映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与要求,也孕育着与学生个体价值观相融合的路径,“00后”高职院校学生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吸收也存在差异,对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体教育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课程的深度、广度和结构,在其能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促进学生学习、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对此,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的教育中,要坚持思政课程改革,优化课程内容,加强思政课的趣味性,生动性,摆脱单一的授课形式。比如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典型人物,引发大学生的精神共鸣,通过情感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大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发挥组织优势,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推动,在新时代中,要充分利用高校共青团组织,宣传部门等机构,发挥其前沿、带动作用,通过开展校园活动,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采取在校园修建宣传长廊,举行主题班会,举办相关的诗歌朗诵、读书心得大赛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融入到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实现自觉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网络平台管理,占据网络舆论阵地

面对“00后”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重视网络阵地的引导。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宣传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通过网络舆论平台弘扬五四精神。通过微信、QQ、微博、微课堂、慕课等新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通过社会实践,融入到大学生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

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其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圣地、历史博物馆等,实现知行合一,改善空有理论却不解其意的现象,使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任晓伟.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发展[J].福州党校学报.2018年第2期.

[2]胡庆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J].贵州大学学报.2018年10月.

[3]李梓诚.从新时期到新时代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力发展[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

[4]张会静.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2021年第1期.

[5]王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逻辑目标机理及其实践进路[J].中青年学者论坛.2021年第2期.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谈——富强篇https:// www. sohu. com / a/ 279431638_774994.

[7]《人权宣言》[M].第4条(节选).1789.

[8]吕苏.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研究[J].2021年1月.

作者简介

张浩(1982.03-),男,河北曲阳,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专职副书记,讲师,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胡婧超(1986.01-),女,河北石家庄,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女性教育研究所讲师,女性教育。

(本文系202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课题结项论文,课题编号20200502040)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高职院校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