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践,侧重养成,创新初中思政教育评价

2021-10-12 23:38李成张佳伟谢桂才
速读·上旬 2021年11期

李成 张佳伟 谢桂才

◆摘  要: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活化”课程,“多化”平台,“深化”协同,更应该搞好思政课一体化评价改革。课题组修正出一套立足于学习实践、侧重于行为养成,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既重“量”、又重“质”的思政评价新模式:立足于学习实践,注重身体力行;侧重于行为树立,良好习惯养成。

◆关键词:注重实践;侧重养成;思政评价

我校“初中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被确立为泰安市社科联2021年社会科学课题(编号21-YB-152)后,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多次组织学习活动,认真做调查研究、取样抽样问卷调查,详细找出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创造性提出了思政课主阵地上“活”、上“新”、上“深”;多学科协同、多渠道创新,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家庭小环境、社会大课堂三个平台,努力开创思政教育的新天地的设想;积极开拓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节日文化等丰富的社会资源,拓宽了思政课课程,深化了思政课理念,提高了思政课效率,为创新思政教育一体化做出来积极探索。

在课题研究前一阶段细心观察调研思政课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做出可行性改善与创新之后,我们发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活化”课程,“多化”平台,“深化”协同,更应该搞好思政课一体化评价改革。此后,课题组将视点转入思政课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创新与构建,正在取得越来越好的效果。

根据国家思政课教育教学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方针,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立德树人,立足于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培养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不断探索,不断修正出一套立足于学习实践、侧重于行为养成,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既重“量”、又重“质”的思政评价新模式。

1立足于学习实践,注重身体力行

1.1思政课学科教学活动注重实践性。思政课课堂教学,通过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鲜活的人物及其先进事迹进入思政课堂,丰富了思政课鲜活的教育教学内容,增进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厚度、精度、新鲜度;教“活”了思政课,增进思政课的立体感、时代感、责任感。多学科协同,多渠道创新,充分利用学校主阵地、家庭小环境、社会大课堂三个平台,多形式、多办法、多渠道,努力开创思政教育的新天地。这些活动,增进了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了他们身体力行的机遇,把“要你学”真正变成了“你要学”。

1.2创设思政课参与评价量表,忠实记录学生思政课学习过程。每节思政

课、思政课活动、思政课项目,都要在评价量表上做好登记与忠实地记录,列明参与活动、节次、活动内容、亮点表现等。

1.3在思政课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评价的主体作用。在思政课评价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思政课教学评价中来:在小组评价中,积极参与到对同小组学生的评价中去;在思政课教学中,注意观察、总结别的学生的课堂或活动表现;积极评价老师在思政课堂、各学科思政渗透、日常思政活动中的表现。在思政评价中,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学会思考,学会公正公道待人对事,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脚踏实地,增进认同,不断改进学生思想政治评价新模式,全面促进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爱家爱党爱国爱人民健康情感的不断深化。每学期都要对思政课评价量表,进行汇总,分别赋值,得出每一个孩子本学期的量化总分,并据此赋予优秀、良好、合格、改进的结语与等级结论。参照泰安市近年学业考试等级量化办法,量化总分前15%的孩子为思政评价“优秀”等级,前30%的孩子为思政评价“良好”等级,前45%的孩子为思政评价“合格”等级,前10%的孩子为思政评价“改进”等级。“改进”等级为新创等级,区别于原来的“后进生”、“差生”、“待转生”等带有一定歧视性评价的称谓,赋予一个无歧视性、有激励性的崭新称谓,体现出创新与鼓励。

2侧重于行为树立,良好习惯养成

2.1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对思政教育一体化设想与建设的精神与要求,根植于初中思政教育的现实需要,严格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力争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2立足于行为评价,行为修正,行为养成,要思政课结出“硕果”。

所有学科的学习,最终都要在学生行为上看出成效,思政课改革也是这样。所以在思政课堂、学科协同渗透、各项活动安排上,都要关注學生的行为,及时做出行为评价,借以指导该学生的行为修正,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优秀少年。

2.3持续关注行为习惯,持续关注后习惯养成,持续关注行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创新思政课评价方式,实现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活动参与与学科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定量与定性结合,实践与理论结合,使思政课评价趋于多元化、多样化、科学化,将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本文在撰写过程中,一直接受课题组负责人、我校高级语文教师周长海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潘满生.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5, 000(017):P.273-273.

[2]邓俊燕.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J].好家长, 2015.

【本文为泰安市社科联2021年社会科学课题“初中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编号21-YB-15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