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

2021-10-12 23:38李晓强
速读·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创新

李晓强

◆摘  要:我国已经处于信息时代的最前沿,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在各领域中渗透,而在目前我国的图书馆建设中,为了能够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和教育需求,各相关单位需要展开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工作,满足广大群体的学习需要,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需求。本文即针对于数字时代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模式进行探索,提出几点创新思路。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工作;创新

1前言

我国已经迎来了数字时代,目前各项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在网络环境高速发展下,人们开始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平台中获取信息,而在图书馆的网络建设中,为了能够满足人们通过网络平台查阅学术资料、获取知识内容的需求,需要建立起更加个性、专业的图书馆线上服务工作模式,创新自身的工作思维,进而更好的促进图书馆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发展趋势

2.1个性化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这不仅需要以相应的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还需要对使用者们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查。5G时代,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项媒体与平台已经逐渐开始在移动端上推进,而移动端目前也是与计算机終端并驾齐驱的网络行为模式,所以可以建立手机APP、公众号等平台,将图书馆藏书信息上传到网络中,通过界面、功能等一系列的个性化设置来吸引使用者们的注意力,确保人们在使用图书馆的时候还能获得非常好的交互体验。

2.2社会化

为了能够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对于省市、高校等图书馆应该保持对外开放的姿态,尽可能跟紧时代的发展,走上社会化和网络化的道路。所谓社会化,就是图书馆能够对社会大众开放,这也是目前所有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必须要经过的一段路程。首先图书馆需要选择可以开放的资料文献,做好一些专利、机密文件的保护工作,然后就需要去满足大众对于文献资料的获取需求,设置一定的推送功能,要求图书馆能够明确自身的定位,从服务特殊人群转向服务社会大众。

3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变化

3.1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供给形式变化

在数字化时代的图书观众,通过网络程序来收集信息资源,使得获取知识的难度降低,也使得更多的知识在大众中流传。首先是在数字时代,知识不断的被细分,且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各种知识都能够找到其根源,并进行研究,这也就给更多人以科普从而被运用;其次是其获取难度较低,也不需要大费周章去在一整本书中找寻某段知识,因为数字时代的网络处理能力很强,使得知识呈现碎片化的状态,更有利于读者获取;最后则是其限制低的特点,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终端,即可查找资料。所以根据上述的几个特点,在当前图书馆的信息供给模式中,除了提供完整的检索、借阅等功能,还应该要以推送、碎片化阅读、摘要等方式来满足人们小幅度、短时间的阅读需求,这需要图书馆能够对自身的线上借阅系统进行优化,推出碎片阅读板块,并增设编辑等岗位,为人们设计每日推动的文本内容,这既是对图书馆自身的宣传,也有利于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到一定的知识。

3.2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和阅读形式变化

在数字时代,因为网络的兴起,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大大的缩短,没有了距离的限制,读者只需要在家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即可阅读图书馆的资料,十分的方便,且在图书馆对于知识的传递过程中,读者们可以自行选择所需要获取的知识,即使是碎片化的知识,也有利于读者的成长和知识体系的扩大,十分方便。在传递的方式上,读者不再只面对书籍来进行学习,而是有多方面的模式,实现了多人对多种知识的模式。所以图书馆除了要设置好信息供给板块,还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型文本、书籍、信息资源的信息库建设,要做好分类,并且为读者提供不同类型阅读的链接。

3.3网络环境下的读者需求

在数字时代,图书馆读者并不再注重于整体知识体系的夯实,而是更多针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运用,大多数读者都是查阅后直接去使用该知识,这也是目前网络知识获取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图书馆读者在对知识进行获取时,往往都是体现出较强的选择性,大多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来自由地进行选择,且知识的选择并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读者的经历、环境等进行变化。简而言之,就是在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读者已经逐渐从学习理论体系转而到了获取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知识。这意味着图书馆必须要以多角度来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这就需要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来统计读者们的阅读信息,了解当下人们最喜爱阅读的文本、书籍的类型,这有利于图书馆丰富自身的信息库资源,进而更好的提高自身服务的针对性。

4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模式的更新

4.1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一方面需要政府单位能够借鉴当前在各地方图书馆的网络化、信息化现状和在图书馆网络建设方面较为优秀的单位的先进制度,并且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改变和完善。另一方面,图书管管理单位必须要加强对自身资源库管理工作的调研,分析现阶段在线上、线下资源库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当前针对图书馆图书资源管理的制度条例,确保制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得图书馆网络建设能够在更加规范的标准下推进,提高发展质量。其次是要加强对信息供给、线上平台建设、线上服务工作等多方面的制度保障,要加强对线上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维护与管理,这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建设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单位必须要加强技术岗位的管理与建设,招收更多的计算机和信息化人才,并做好编辑、运营等工作,确保自身服务能够满足当下大众的需求。

4.2提高图书馆网络建设的技术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网络建设工作其本质上就是要确保在线上能够较好的为人们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并且确保线上调用和阅读过程可以做到尽量方便,所以就这一点来看,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必须要加强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政府单位必须要加强风控工作,对图书馆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尽量保证信息资料能够不受到网络上不法之徒的侵害,影响到图书馆单位的后续发展。图书馆单位需要加强计算机的防火墙设置,并设立独立的服务器,以防止网络病毒的感染,确保图书的有效存储。另一方面,图书馆化建设所需要用到的技术较多,包括扫描技术、信息化录像技术等,还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搭建起线上借阅平台,图书馆单位应该要使用互联网来将这些技术有效的连接在一起,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来建立起一个具有合理管理制度的系统信息库,并更好的为人们提供线上图书服务,达到更好的资源共享效果。当然,因为在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图书馆单位必须要加强对技术的引进和研究,引进高素质人才来提高技术的应用质量,加快信息化建设,更好的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4.3进行个性服务和资源建设

此处讲述的个性服务主要是指“微服务”,也就是将平台缩小化,以各种移动端平台来进行资源供给,比如说微博、微课、微信公众号等,能够为正在行动的人们提供一定的信息资源服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整理推送信息并发到人们的终端上,将图书馆的重大消息、活动推送给人们,可以设计每日一书的模式,每天都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中选取一本好书推送给有需求的人们。在进行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图书馆管理部门能够对多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并增加图书馆藏书的容量,提高资源丰富度,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地方政府和相关管理单位方面,需要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开发利用计划,建设多项资源类型,并建立相应平台,顺应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发展形式。

4.4数据资源管理

数字时代海量的网络数据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而图书馆就是一处具有大量资源的储备基地,所以要求高校图书馆管理者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树立数字时代利用数据来分析和研究的意识。首先,图书馆需要设立技术人员来获取用户们对图书馆系统的使用情况与使用需求,并加强在这方面的投入。其次是需要管理者去养成研究数据的习惯,要对每一次获取的数据以及分析结果进行研究,并将目标转移到社会大众。最后则是对图书馆的资源储藏进行管理,因为在数字时代,资源形式多种多样,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立标准和规范,使得数据之间可以共享,也方便他人查阅。另外,由于知识产权问题,需要通过使用数据的反应来制定消费制度,为查阅、下载等行为确定支付标准。

5结束语

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已经日新月异,在科学技术人員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下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随着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我国图书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只有抓住这次机遇,对图书馆进行建设,加强服务模式的建立。图书馆需要不断的去学习新技术,使用新技术,采用新方法,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地推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工作,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丰富与享受。

参考文献

[1]兰婕.数字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05):129+131.

[2]郝春明,李守宏.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08):64-65.

[3]黄晶华.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17):73-74+79.

[4]菅红.数字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探析[J].内江科技,2013,34(03):197+169.

[5]张晓文.数字时代延续“图书馆之恋”的思考——读让·马里·古勒莫的《图书馆之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06):96-98.

[6]罗雪晴.数字时代图书馆工作中读者角色的变化[J].图书馆建设,2005(01):30-31.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图书馆创新
图书馆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