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

2021-10-12 00:03田心
速读·上旬 2021年11期

◆摘  要:建党百年,党一直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为实现劳动解放和劳动者全面发展不懈努力。党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劳动关系政策经历了“之”字型的迂回发展。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进入新时代,随着劳动关系不断变化,我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不断调整劳动关系政策。

◆关键词:劳动关系变化;劳动关系政策;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劳动关系政策

纵观历史,我国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是一个批判与对照的过程,是一种对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扬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届党的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对如何在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国民经济,保证劳动者主人翁地位进行了先行探索和初步定型。第一,根据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私有制是导致劳动者一无所有的制度基础。于是,在革命年代和新中国建立的前三十年,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让劳动者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是领导人贯穿始终的思想路线。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将“打土豪、分田地”确立为革命的核心内容,这一方面建立了劳苦大众的人民政权,另一方面也是党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重要尝试,是夺取“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伟大斗争,这对建国后扩大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实行集体所有制具有开创性的革命意义。1953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了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以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所有制改造为了全民所有制。伴随这个过程,公有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商品经济,党在经济体制层面为劳动者谋取劳动条件奠定了制度基础。第二,参考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雇佣方(资方)与劳动者在劳动力组织过程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导致劳动者在就业和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经常受到不公正待遇。为改变传统雇佣制度中资强劳弱的局面,党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于1952年出台《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规定:从严限制解雇,公私企业“解雇职工须按工会法及其他有关法令规定办理”,并统一失业管理,对城中的失业人员进行管理登记,实行教育、改造和再就业。1956年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在经济体制改革完成的基础上,我国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行政体系,这是一个以单位制和再分配体制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国家对劳动力进行统分统配,劳动者从属于政府。在制度层面包括城镇就业的统包统配制度、计划内合同工制、国家统一工资分配制度和劳动保险制度。这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将劳动关系分为俩个层次,分别是企业与职工层次以及行政部门与职工层次。在前一个层次中,职工在劳动保险法等法规制度的保护下与企业建立起民主的、两利的和平等的契约劳动关系;后一个层次职工与国家、企业建立起利益一致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第三,推动工会组织成立,利用与资方具有对等性的集体劳动关系平衡具有从属性的个体劳动关系。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劳动关系政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是,传统的行政主导就业的格局被打破,政企关系被理顺,劳动者通过与企业缔结契约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力资源由市场和政府双重途径配置。在国家雇佣模式向雙重雇佣模式转变的阶段中(1978-2007年),党对劳动关系的认识逐渐成熟,劳动关系领域建设日趋完善。首先,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激活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内容。1984年10月党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大多数国有企业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经营者与劳动者的相对地位拉大。2007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由基础性作用向决定性作用转变,国家劳动制度改革进入深化期和黄金期。这意味着,我国国家与市场的双重雇佣模式向以非公雇佣为主的模式过渡,政府在劳动关系中逐渐退出主体角色转向监管者和法律制定者的角色,企业和职工真正成为劳动关系主体,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形成。

三、未来的劳动关系政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提供信息服务的数字平台企业不断涌现,一些具有重复性、低技能性、流水式的可程序化的工作正逐渐被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取代。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大量旧有岗位和职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着而来的是劳动力的富余。这样的背景下催生了新型就业模式和新型劳动力组织模式,平台企业借助数字算法快速实现劳动力的供求匹配,劳动者有工作的自主选择权,同时平台利用数字技术管控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平台用工与传统企业用工的差异导致从属性特征的传统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不能完全解释企业用工关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现行平台用工对其有的适用,有的不适用。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的绑定模式使灵活就业的劳动者保护盲区扩大,劳动者正规就业的“一刀切”社会保险制度在劳动关系灵活化和去劳动关系化的趋势下急需调整改革。

作者简介

田心(1996.04—),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学员,男,汉族,吉林白城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