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控建议

2021-10-12 01:32某色伍达
速读·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肺炎防控病毒

某色伍达

◆摘  要:自 2019 年年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国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均遭受不同程度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面临挑战,在面对疫情时表现出的烦躁、紧张、愤怒、焦虑、恐慌、消沉、扭曲、抑郁、过度关注身体变化、提心吊胆、过度敏感等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些心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一方面很多学生缺乏信息辨别能力,不能正确、科学、全面了解新冠病毒疫情发展情况,过度接收疫情相关信息,过度关注自己身体变化,以至于“草木皆兵”的心理反应突出。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居家隔离,缺乏运动,以至于渴望室外生活,心情苦闷,但不懂得充分利用现有心理咨询资源进行自我排解。与此同时,病毒变异导致威胁更大和医疗物资供应不足的双重担忧情绪浓厚。当前,虽然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内的疫情已经初步好转,但是还未彻底得到控制,各高校开学时间一再推延,再加之国外疫情迅速蔓延,疫情有演变成全球大流行的趋向,大学生的疫情心理危机仍未解除。针对该问题,笔者建议首先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现象,学着接纳自己的情绪,并适当自我调整;同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相信疫苗终将问世;其次,学习新冠病毒防控指南,科学认识新冠病毒变异,适度关注疫情信息,提高辨别信息能力,不信谣不传谣;最后,情况严重时可以寻求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生帮助。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导

一、引言

2020春节期间,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政府马上组织全国人们共同抗击疫情,为避免人员流动和聚集将疫情扩大,各行各业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以积极配合隔离防控工作,春节假期延长、工人延迟返城、工厂延迟复工、企业停产减产、学校延迟开学,制造业、房地产基本停滞。国内经济收到严重损失,光是电影业,“2019年春节电影票房58.59亿,2020年春节档颗粒无收”。与此同时,自世界卫生组织

于北京时间1月31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發公共卫生事件”(PHEIC)

以来,当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出现新冠病毒肺炎病例,累计病例超过10万。可是,我们还

有很多人不知道公共卫生的概念,一项针对00后大学生的“你对公共卫生这个概念有认识吗”的调查问卷显示(如下图1):有部分人完全不知道公共卫生这个概念,67.6%的人表示有一定的认识,但也认识不深。可见还有一部分人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认识和防范工作还有待加强。

庆幸的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发生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按照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采取了空前的防疫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奋战在抗疫前线,抗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表示“中国采取了超常规的有力措施,中国在很多方面为应对疫情树立了榜样”。中国打赢这场疫情指日可待。

然而,在与疫情抗争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目前尚未完全掌握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及其感染特点,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规律认识不深,疫情结束时间仍然难以精准预测,钟南山专家在3月12日指出:“本次疫情在6月份结束是可以期待的”。表面疫情至少都还要延续三个月左右,再加上当前复工复产以及人员流动增多,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向好方向发展,但是国外病例持续增多,存在境外输入的风险,总之疫情结束时间仍然具有不确定性,抗疫仍是进行时。在这漫长的抗疫过程中,各大高校开学时间一再延迟。很多学生及家长心理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急需加以心理疏导或心理危机干预,以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避免心理问题引起的次生灾害,这不仅关系到疫情期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还关系到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与否,更关系到疫情过后高校学习生活的重建工作。

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现象调查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一方面,由于缺乏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再加之尚无针对性的有效治疗药物,很多同学陷于恐慌之中;另一方面,在漫长的居家隔离过程中,学习生活受到极大限制,很多同学在家憋久了,心理浮动较大,烦躁、不安、焦虑等情绪明显。为及时掌握疫情期间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状况,笔者特别设计了一份面向彝学学院2019级新生200

多人的网上调查问卷。问卷访问次数超过200多次,有效回收185份。

问卷结果显示,虽然超过90%的人知道公共卫生安全与自己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但是只有30.8%的人表示对公共卫生安全有较深的认识,67.6%的人对公共卫生安全只有一点概念但认识不深,甚至1.6%的人表示完全没有概念(如下图2)。可见很多人对公共卫生安全缺乏科学的认识。

在一项关于疫情期间自己的心理表现的调查中,18.4%的人表示“有严重的恐惧心理”,14.6%的人表示“过度敏感”,48.6%的人表示“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47.6%的人表示“强迫洗手消毒”,有2.2%的人表示“出现精神障碍”,还有一部分人表示有其他的心理表现(如下图3)。由此可见,面对疫情,很多人表现出过度敏感的心理现象。

疫情当前,很多人都渴望能够找到有效药物以抵抗新冠病毒。在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有效药物被研制出来之前,为了预防被感染,19.5%的人表示“找人问过偏方或秘方”,18.9%的人表示“听信亲友推荐的土秘方自治药物食用”,17.8%的人表示“从网络上向网友找偏方”(如下图4)。这体现出了同学们在面对陌生的新冠病毒时的不安与希望能尽快找到有效药物的急切心理,但同时也体现出了面对陌生的新冠病毒时的急躁、不理性心理。

在面对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时,很多人表现出了担心、恐惧,甚至恐慌的心理。一项“你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会有什么心理反应?”的问卷调查显示(如下图5):50.8%的人觉得会“有死亡恐惧心理”,80%的人觉得会“担心与自己接触过的亲友安危”,70.8%的人觉得会有“焦虑、无助感”,66.5%的人觉得会“情绪波动大”。

另外,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图6)超过50%的人认为与新冠肺炎感染者接触过而被隔离者会有恐惧、紧张、烦躁、孤独、抑郁的心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会有自责、羞愧、愤怒、多疑的心理。

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时,大部分普通民众包括大学生在内,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这是生而为人的本能反应,属于正常心理现象。然而,随着抗疫战线的拉长,生产生活、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学生及家长表现出的有些情绪和心理现象则属于过度敏感心理现象,应该及时加以引导并正确处理。那么,以上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所反应出的大学生及家长的心理现象,哪些属于正常心理现象?哪些属于不必要的过度敏感心理现象呢?

笔者认为,首先,疫情期间,大学生及家长有恐惧、敏感、关注自己身体变化、强迫自己洗手的现象都是正常心理反应,而且保持对病毒的畏惧之心、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勤于洗手也正是疫情防控专家建议我们去践行的注意事项。然而部分同学“有严重的恐惧心理”、“过度敏感”、“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甚至“出现精神障碍”,则属反应过激的敏感心理现象,应该及时调整。其次,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为了预防被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部分同学表示“找人问过偏方或秘方”,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听信亲友推荐的土秘方自治药物食用”,甚至有同学表示“从网络上向网友找偏方”,这一方面体现出了同学们及其家长在面对陌生的新冠病毒时的不安与希望能尽快找到有效药物的急切心理,但另一方面

也体现出了面对陌生的新冠病毒时的急躁、不理性心理。而这样的不理性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有可能造成同学们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危险。另外,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同学们“关心亲人安危”的心理趋向比较明显。在一项“你是否担心自己万一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感染后二次传染给家人,给家人造成伤害?”(如下图7)的问卷调查中,93%的同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危险时刻关心自己的亲人安危是人们本能的心理反应,也是高尚的人格体现。但是也不必过于担心,甚至因此苦恼不已,只要听从专家的病毒防控建议,戴好口罩,自觉居家隔离,照目前的观察来看被感染的机率很低,退一万步讲,及时不幸被感染,治愈的机率很高,所以不必过度担心。

除此之外,根据同学们对有接触史而被隔离者的心理现象的揣摩结果,超过50%的人认为与新冠肺炎感染者接触过而被隔离者会有恐惧、紧张、烦躁、孤独、抑郁的心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会有自责、羞愧、愤怒、多疑的心理。笔者认为被隔离者在隔离期间有恐惧、紧张、烦躁心理可以理解,但是不必自责、愤怒,更不必羞愧、抑郁。不小心接触了感染者原本就是偶然事件,也不是故意为之,不必对此感到自责或抑郁,只要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程序,落实病毒防控责任,就是在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要以这样的心理与疫情作斗争。

疫情期间,大学生之所以产生以上的心理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面对突发新冠病毒疫情,人们会本能地表现出恐惧的心理反应;第二,新冠病毒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传染性强等特点。第三,无针对性的有效治疗药物。第四,新冠病毒发生变异的消息。第五,医疗物资的紧张。第六,谣言等非真实信息的蛊惑。第七、居家隔离时间拉长,开学时间再次延迟,首次接触网课有诸多不适等因素,也是大学生出现心理波动的原因。

四、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大学生及家长心理调整建议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疫情期间产生苦闷、焦虑、恐慌、甚至抑郁等心理的原因,是因为缺乏信息辨别能力、不能正确、科学、全面了解新冠病毒疫情发展情况,过度接收疫情相关信息,过度关注自己身体变化,以至于“草木皆兵”的心理反应突出。另外,长时间的居家隔离,缺乏运动,以至于渴望室外生活,心情苦闷,但不懂得充分利用现有心理咨询资源进行自我排解。与此同时,病毒变异导致威胁更大和医疗物资供应不足的双重担忧情绪浓厚也是原因之一。针对以上原因,笔者给出了以下十点建议:

1.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现象。面对疫情,适度的恐惧和担忧均属正常心理反应,无需着急。相反,适度的恐惧感,有利于我们保持警惕,加强防范工作。然而过度关注自己身体变化,一个咳嗽就足以担心一整天的情况则属于反常心理现象,应该及时调整自我心态,面对疫情,“可以恐惧,但不必恐慌”。

2.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对我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信心。虽然疫情正在发生,但是事实证明它不是不可战胜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相信中国能战胜这場疫情。

3.相信疫苗终将问世。一方面,中医药、磷酸氯喹、伦地西韦、法匹拉韦、恢复期血浆治疗等被证明有一定疗效;另一方面,虽然截止目前,新冠病毒中间宿主仍未找到,但是并不影响疫苗研发工作,当前多家科研机构组织的多条研发路线齐头并进,而且有的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龚国平介绍,广东省组织开展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研发取得进展,免疫动物产生了抗体,部分疫苗即将进入动物攻毒保护试验和安全性评价。新冠病毒肺炎疫苗问世时日不远矣。

4.学习新冠病毒防控指南,避免不必要的担忧心理。如上文所提到的,传染性强是人们产生恐惧、担忧等心理的原因之一,然而,随着专家对病毒的认识进一步深入,他们推出的新冠病毒防控指南效果越发明显,实践已经证明,通过积极学习新冠病毒防控指南,切实做到勤洗手、少出门、出门戴口罩、人员接触距离隔一米以上,再加上隔离措施及时得当,就能有效切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阻止病毒进一步传播。所以学习新冠病毒防控指南并积极付诸实践是有效阻止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是避免多余的担忧心理的有效方法。

5.科学认识新冠病毒变异,防止无谓的恐慌。针对新冠病毒变异的信息,有人担心病毒的变异会对人类威胁越来越大,因此更加寝食难安。科学认识新冠病毒变异对稳定人们情绪显得非常迫切且必要,其实新冠病毒的变异符合病毒变异规律,没有超出预期,更没有因此而加大了对人类的威胁。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陆剑表示新冠病毒变异“不会影响到目前所进行的临床治疗、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制等工作”,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曹志伟教授也认为“基因组的突变、变异,是所有生命体繁殖增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个别的少量突变一般不会影响疫苗的保护范围”,耶鲁大学流行病学专家NathanD.Grubaugh等人也指出新冠病毒突变符合流行病学规律,没有必要引起恐慌。

6.适度关注疫情信息。过度的外界信息尤其是负能量的信息反而扰乱自己的心智,适度关注疫情新闻,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积极、有意义的事情上。

7.从官方途径获取信息,提高信息鉴别能力,避免盲目从众心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信谣不传谣。

8.学着适应网课,制定适当的学习和活动计划。同学们在网上授课初始阶段也许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但是凡事都有第一次,慢慢学着接纳并适应网课,可以利用更多网络资源提高自己。与此同时,防控疫情是一场持久战,在漫长的居家隔离抗疫期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与家人一起参与太极、瑜伽等适合室内的运动,消磨时光,排解苦闷。

9.适当处理情绪,避免以有害方式宣泄。发现自己有负面情绪,先学着坦然接纳,并积极寻找亲人或朋友以沟通、谈心等方式进行自我排解。切忌以酗酒、赌博、吵架等有害方式进行发泄。

10.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如果通过上述方法,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则可以考虑以下途径寻求帮助。首先可以主动找自己的辅导员沟通谈心,也可以寻找学院疫情防控小组成员进行沟通,疫情期间各个学院均设置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本院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其次,也可以主动拨打学校心理咨询室电话或通过网络咨询寻求帮助;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则应该去医院寻求专家医生治疗。

五、结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控疫情人人有责,高校也不例外。疫情期间,做好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疫情防控工作,高校责无旁贷。而高校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不仅要把眼光着眼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关注特殊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唯有此,才能把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做深、做细、做全。笔者作为高校辅导员,为了解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与学生打交道频率较高,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为及时了解大学生在面对疫情时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问卷、微信、QQ、电话等形式对彝学学院的学生及家长进行了调查、沟通,经过分析、整理出了以上几点建议,以期能给疫情期间的大学生们一点点指引,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平稳、安全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注释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病学专家。系奋战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3.

[2]王程.新形勢下如何有效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J].智库时代,2018(29):208-209.

[3]李静一.以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2):146-147.

[4]《新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心理健康辅导指南》道客巴巴文档网络链接地址:http://www.doc88.com/p-13073340849974.html

[5]周成虎,裴韬,杜云艳,等.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分析与区域防控政策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02):200-203.

[6]贺大林.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前今日谈[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0,25(02):93-94+100.

[7]中国知网编辑部.构筑疫情防控人民防线 打赢抗击新冠病毒战争[J].中国科技产业,2020(02):2-3.

[8]张贵洪.新冠病毒疫情考验中国应急外交[N].环球时报,2020-02-03(007).

[9]余江,胡琳,郭琴,朱丹,等.综合医院门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策略实践[J/OL].重庆医学:1-8[2020-03-13].http:// kns.cnki.net/ kcms/detail/ 50.1097.r.20200212.0819.004.html.

[10]任泽平,罗志恒,贺晨,等,《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恒大研究院》.

[11]贺大林,《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前今日谈》,《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0年02期.

[12]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省情中心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公众心理状态调查报告》,网络链接地址:https:// www.thepaper.cn/ newsDetail_forward_5907621.

猜你喜欢
肺炎防控病毒
病毒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来势汹汹的肺炎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病毒,快滚开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感冒病毒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