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西瓜产业发展规划建议

2021-10-12 03:28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西瓜栽培品种

1西瓜产业发展现状

1.1面积和产量

目前,安徽省濉溪县西瓜种植面积0.5万hm2,种植业总面积12.7万hm2,西瓜种植占比为3.9%。麦套露地西瓜种植面积0.5万hm2,其中麦套无籽西瓜种植面积0.1万hm2,中小棚西瓜种植面积0.03万hm2。2020年,全县西瓜总产量21万t,其产值约占种植业总产值的14.8%。

1.2优势区域逐步形成

从濉溪县区域布局来看,西瓜生产布局主要在宿永路343国道两侧及沿隋堤的铁佛镇、百善镇、四铺镇。濉溪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无霜期达202 d,年平均降雨量862 mm,日照时数2 315.8 h,具有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的特点,再加上隋堤两侧的西瓜种植区土壤以两合土、砂姜黑土为主,气候和土壤都非常适合西瓜的生长。

1.3品种

濉溪县西瓜栽培历史悠久,主栽品种为“西农8号”,已经有40年的栽培历史。新品种“8424”成熟期易裂果,露地种植较难成功。无籽品种“洞庭1号”在铁佛镇栽培面积较大。一些新型西瓜品种由于对种植条件要求较高,目前濉溪县无法满足这些西瓜品种的生长要求。

1.4栽培方式

濉溪县西瓜主产区均为麦套瓜模式栽培,部分合作社、家庭农场采用小拱棚、钢架大棚种植模式,五铺农场拥有专业育苗工厂1家、育苗大户5个。主要是以葫芦根为主的嫁接育苗,野生西瓜嫁接苗技术还未出现。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西瓜生产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2西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品种更新滞后,种植模式单一

“西农8号”品种在濉溪县已种植多年,目前露地麦套瓜品种还没有代替品种。“8424”“美都”等品种种植规模较大,但还未普及。西瓜品种更新慢,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种植模式的单一导致西瓜成熟期集中上市,产品过剩,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受损。

2.2标准化程度较低

濉溪县大部分西瓜为农户自已种植,种植分散、面积小,西瓜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商品瓜质量与市场需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规模化种植程度较差,标准化生产推进缓慢,农药、化肥等使用不科学,易引发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2.3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高

西瓜消费价格弹性大,同季节不同水果品种间替代性强,价格季节性波动频繁且幅度大,西瓜生产经营具有较大风险。同时,西瓜生产成本增加和质量提升也导致西瓜成本进一步上涨,销售价格两极分化现象加剧。

2.4产业链下游环节能力薄弱

濉溪县西瓜产业链只停留在链条前段的生产、服务阶段。加工、分级、包装、储藏、保鲜手段落后,上市的西瓜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低。采摘、运输不当也直接影响了西瓜品质。

2.5产业化組织程度较低

濉溪县西瓜种植以家庭生产为主,种植规模小,瓜农商品意识和市场营销能力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低,瓜农仅凭经验判断分析市场行情,种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

2.6极端天气及病虫害影响严重

濉溪县西瓜种植以露地栽培为主,受自然灾害因素影响较大,如开花座果期雨水多,西瓜膨果期高温天气多等因素都会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例如2020年收获时连遇暴雨,导致西瓜腐烂。

2.7生产成本上升

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同时农业人工费用不断增加,西瓜生产成本逐年提高。从趋势看,随着农资价格上涨、用工成本的上升,西瓜生产正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

2.8劳动力紧张

近年来,濉溪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西瓜种植户主要为老人及妇女,老龄化严重,人工成本增长幅度较大。据不完全统计,西瓜产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30%~60%,已经成为占比最大的支出项目。西瓜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技能型产业,大部分生产环节只能依靠人工完成,人工成本上涨拉动了西瓜种植总成本的上涨。

2.9品质严重下降

由于濉溪县多年焚烧秸秆,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部分田地出现盐渍化现象,西瓜品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反应相当敏感,影响了西瓜品质。

2.10机械化程度较低

设施栽培西瓜的作业空间小、设施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机械化装备难以得到有效推广。种植习惯与栽培技术差异大,栽培面积以小农户为主,也给西瓜生产机械的研制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带来困难。因此,西瓜生产中迫切需要开发集旋耕、开垄、施肥、覆膜于一体的耕整一体化机械、高效喷药机械、中耕施肥机械等。

3西瓜产业发展思路

3.1完善扶持政策

强化西瓜产业发展的政策投入与扶持。一是重点对西瓜优势区种子种苗、生产管理、冷链物流等销售环节进行政策性补贴,扶持3年以上,更大限度支持濉溪县西瓜生产。二是由西瓜协会、合作社等营销合作组织进行新技术推广与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让基层组织真正发挥在推广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从事西瓜产业的组织单位给予一定扶持。三是建立西瓜优势产区生产性保险机制,增强农户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保护农户利益。

3.2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和反季节生产技术

设施栽培是加快西瓜产业发展、提高西瓜周年供应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方法。政府应大力推进设施栽培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采用五膜覆盖栽培技术,利用保护地设施将西瓜上市期提前或延长,避免产品集中上市的市场风险,满足消费者不同时期的需求,提高西瓜价值。

3.3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

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备基础条件之一,只有规模化生产与经营,才能推进西瓜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扶持政策向西瓜规模化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培养西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与代理人等。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西瓜生产和经营主体。

3.4加快品牌建设

鼓励西瓜种植大户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合力推进西瓜生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公信力。支持四铺镇、铁佛镇等西瓜主产镇设立西瓜节,每年组织西瓜大赛,提高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广大瓜农生产积极性,提高濉溪西瓜品牌影响力。

3.5推进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生产信息预警体系,建立良好的信息对接平台,对西瓜生产、供求、价格及外部产业环境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预测和发布,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生产和销售预警信息,合理引导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错开播种期和收获期,防止盲目生产,避免集中大量上市或脱销断档,促进生产稳定发展、市场平稳运行,保障西瓜的均衡供应。

(安徽省濉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心张如峰)

猜你喜欢
西瓜栽培品种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大小西瓜
草莓的立体栽培
当夏天遇上西瓜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巧切西瓜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报喜不报忧 西瓜请假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