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要点

2021-10-12 03:28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病株红薯生长

红薯也称甘薯、红苕,是一种种植范围非常广的旱地农作物,许多地区都将红薯作为主食。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中国红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促进红薯产业健康发展。

1红薯生长特点

红薯属于经济作物,食用、经济、药用价值均较高。同时,红薯营养非常丰富。另外,红薯茎部、叶子、根部都可以用来饲养家畜,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术与设备对红薯茎部与根部进行加工处理,作为可以储存的家畜饲料,进而有效提高红薯生物价值,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红薯也可以制作成紅薯粉、红薯干、红薯条等。

2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

2.1选用优良的红薯品种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近年来农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已经培育了多个优质的红薯品种。因此,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状况及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宜的红薯种子,以期提高红薯质量及产量。

2.2积极培育红薯壮苗

在红薯育苗过程中,可选择薄膜覆盖酿热温床育苗技术,进而有效提高红薯种植效果。同时,确保育苗土壤的肥沃性,科学施加生物肥料及细秸秆等,厚度在20 cm左右均可,然后铺上厚度5 cm的细土再播种。在播种时,必须确保红薯种子均匀,依据大小、头尾的方式摆放,再撒上1层细土,然后洒水,最后往上覆盖1层薄膜即可。

2.3高垄密植

经调查可知,高垄密植的种植方式优势明显。高垄密植技术是指在田地里整出高垄,确保有效增加土层的厚度,进而提高垄的高度,这样可以增加光照面积,促进红薯进行光合作用,而且,随着垄高度的增加,可以扩大红薯根系的生长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红薯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红薯生长。垄的高度一般为30 cm,在红薯种植过程中,需将红薯紧紧扎根在垄间,有效提高红薯幼苗的成活率,进而提高土地利用率[1]。

2.4施肥

首先,要施用充足的底肥。在红薯施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是每公顷地施加3万kg腐熟的圈肥,同时在田间施加1 125~1 500 kg 40%测土配方肥、30~45 kg辛硫磷。在红薯生长前期,对于高肥土地一般少施或不施加氮肥,但是需确保在分枝结茎期间茎叶能够正常生长。尽早封垄可提高红薯产量。需要注意的是,施加底肥时不能过深,避免红薯生长缓慢,减少红薯产量。其次,也需注重追肥。在8月中下旬,红薯茎叶处于旺盛生长、块根膨大后期,可适量施加速效氮肥,每公顷地一般施加375 kg左右。科学合理的追肥会推迟红薯渐衰期、延长红薯旺盛生长期,在生长高峰期每天可增加90 g[2]。

2.5田间管理

红薯对田间管理要求较高,在种植完成后,种植人员需根据红薯的实际生长状况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首先,在红薯分枝阶段,其生长状态比较稳定,农户通过观察,若出现病株或栽种失败的状况,需第一时间进行补种。其次,蔓薯并长阶段是红薯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此时红薯生长速度较快,需及时追肥,以钾肥为主,同时还可加入适量的氮肥作为补充,确保红薯块茎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强化生长效果。除此之外,红薯种植人员也需做好除草工作,避免田间杂草与红薯争夺营养物质与水分,不利于红薯的正常生长。

2.6病虫害防治技术

红薯主要病虫害为根腐病与地老虎。防治根腐病时,种植人员应确认肥料经过充分腐熟,之后再进行相关的种植工作。与此同时,需将红薯与其他农作物进行间隔种植,一旦发现病株,需及时将病株拔出并带出田间,避免病株传染正常植株。另外,农药的不当使用也会对红薯产生不良影响,必须控制农药施用量。

2.7采收

在闽北地区,适宜秋季采收红薯。一般来说,当温度为15℃时红薯停止生长,9℃会冻伤,所以,必须要在15℃及时采收,避免冻伤影响红薯质量与产量。

红薯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同时用途也非常广泛,经济效益较高。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红薯栽培与管理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因此,应掌握科学的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提高红薯质量及产量。

参考文献

[1]吕伟芳.红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J].时代农机,2016,43(12):81-82.

[2]耿军.红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J].吉林农业,2019(17):84.

基金项目:山西省晋中市科技重点研发计划“优质食用型甘薯三级脱毒快繁体系的建立”【山西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赵建武,郭琦(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病株红薯生长
我挖到了大红薯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生长在春天》
有趣的挖红薯
红薯的滋味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山东省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廉租户一跪,民生长叹息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