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师范认证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课程研究

2021-10-13 13:52陆娟娟
戏剧之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舞蹈动作

陆娟娟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师范专业认证是指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建设必须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实践。

一、师范专业认证对舞蹈课程建设的要求

首先,考察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目标、要求是否与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有新时代卓越教师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使其能够承担学前教育机构的保教、研发及管理职责,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要能充分支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其次,考察在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堂中教师们是否可以根据学生的特征调整自己的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例如:运用小组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式示范教学、现场演示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运用慕课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拓宽课堂教学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

最后,考察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测评内容、方法及其评分标准是否能说明学生的相关素养已经完全达到了要求。舞蹈考试评价的内容要与课程目标相匹配,分数的分布应充分体现课程目标的确定性和权重,实行多元课程评价方式。任课老师能够按照课程的评价结果,对课程内容作出修改。在评价和修改的过程中,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要参与其中。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课程修订方案

(一)课程定位应聚焦学前教育本质

舞蹈艺术教育是以学校的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和形式,以舞蹈艺术知识为主要的载体,有目标、有方案、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整个身心进行一定的熏陶和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其审美修养和社会文化素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健康成长发展的艺术活动。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普本、乡村定向)课程是一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全体学生的基础学科课程,其任务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舞蹈艺术基础素养,为其将来从事幼儿艺术课程设计与教学打基础。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普本、乡村定向)课程建设需要回归学科本体,聚焦学前教育本质。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幼儿园需要教师有全面的素养,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文化素养,还需拥有对艺术进行感受、体验、评价和创造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了解幼儿、理解幼儿、激发幼儿,为幼儿的学习创造条件,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并陪伴幼儿。幼儿园舞蹈课程不同于专业舞蹈课程,幼儿舞蹈课程多伴随歌曲进行,表现为律动、歌表演、集体舞、创造性舞蹈等音乐舞蹈活动。幼儿园教师需要将音乐舞蹈活动目标融入环境和道具材料,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让儿童调动多种感官。幼儿园教师要用鼓励与引导的方式教给孩子身体动作的运动方式、身体动作的表达、身体动作的创造,让幼儿“身体——思想——精神”达到身心和谐统一。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普本、乡村定向)课程是身体文明教育、身心和谐教育、开发创造力教育。舞蹈课程应降低舞蹈专业技术的标准,要求学习者重视身体动作结构的认知,熟练掌握舞蹈基本动作元素,熟悉舞蹈基本术语,对舞蹈的风格与文化历史有清晰认识,并能将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培养具备舞蹈艺术作品鉴赏、评论、创编和教学能力的幼教工作者。

(二)课程内容呈现审美形态体现文化信仰

1.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舞蹈课堂

舞蹈不仅是肢体语言的艺术表现,而且是通过舞台视觉来感受的艺术,同时又是“民族精神和族群情感密码最生动的载体”。舞蹈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教育手段,对促进每一位个体的身体、心理、意志以及精神的和谐健康发展都具有独特价值;同时,舞蹈也是我们整个社会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重要载体。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教学和改革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是需要所有高校教师研究和实践的。在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普本、乡村定向)课程中,要将理论教学、实践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要突破传统史论课程的单一知识传授模式,形成理论与实践互联、历史与当下互动、知识与能力互增的多维度协同课程。将身体动作的审美形态与文化信仰的自信相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2.“学前儿童”舞蹈理论融入舞蹈课程

2019 年4 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结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介绍“双万计划”“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在当前高校文科专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严格遵循高校文科专业课程素质教育及文科人才培养的根本教学规则,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在当前的教材中,“舞蹈基础理论”的内容不能全面阐释学前儿童舞蹈理论的全新面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普本、乡村定向)课程的理论学习应从单一学科的课程内容,转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要从“舞蹈史论”“幼儿运动学理论”“幼儿动作学理论”“幼儿舞蹈基础理论”四个方面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学前儿童舞蹈理论体系”。

首先,“舞蹈史论”的学习。“舞蹈史论”主要指舞蹈概念和舞蹈的历史,它是舞蹈学的一个基础性理论。其中,“舞蹈概论”主要阐述舞蹈文化本质的理论,与现代艺术和哲学密切相关,涉及到舞蹈美学。“舞蹈历史”主要用于阐述我国舞蹈的起源、我国舞蹈发展现状以及揭示我国舞蹈进步的规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园教师,他们不仅要掌握舞蹈动作技术,还要掌握舞蹈美学、舞蹈的历史传承等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舞蹈实践课程中,应结合舞蹈种类,运用多媒体,讲解舞蹈的背景、动作、风格特点及审美特征等。只有了解舞蹈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创新中外舞蹈文化。

其次,“幼儿运动学理论”和“幼儿动作学理论”的学习。“幼儿运动学理论”和“幼儿动作学理论”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幼儿身体基本结构的组成部分和动作的基本运动规律。“幼儿运动学理论”主要指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以及运动心理学。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幼儿肢体各个部位的机能,关节、韧带和肌肉等的运动模式;有关呼吸和能量的运行和消耗;儿童运动时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推动作用。“幼儿动作学理论”指人体动作原理,具体指拉班动作记录与动作分析。现代舞之父是鲁道夫·拉班(Rudolf Laban)。拉班利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思维,从人体解剖、空间和动力等方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体动作进行科学分析,创立了有关记录和分析人体动作的方法论,它是舞蹈艺术的本体理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动作的基本运动方式、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以及动作的运用与记录方式。

最后,“幼儿舞蹈基础理论”的学习。“幼儿舞蹈基础理论”指幼儿舞蹈形式与发展及幼儿舞蹈类别特征。其中,学习幼儿舞蹈形式与发展,需要了解古代幼儿舞蹈与当代幼儿舞蹈的发展进程。幼儿舞蹈的类型,包括具有娱乐性的舞蹈,如律动、歌表演、集体舞、创造性舞蹈等以及表演性的舞蹈,如绘本舞蹈等。这一部分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这个部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一线幼儿舞蹈教育现状。

(三)课程教学模式实行混合探究式

1.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新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新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具有人本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人本教育的目标不是以某种制度、某种规范和权威来规范被教育者,不是要使被教育者的思维走向统一和规范,而是要充分维护被教育者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意识自由,最终让教师和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在探索求知之路时,老师只是个在各个歧路处给学生提示和引导的火把而已。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是第一次接触舞蹈课程。舞蹈教师不能以舞蹈专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教师要积极主动引导与鼓励他们。在课程刚开始时,教师要以简单易懂的舞蹈教育内容进行授课,让学生找到自信,培养其对舞蹈课程的兴趣。在课程中,教师要多表扬学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多向教师提问,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2.线上、线下混合式探究性教学

近年来,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兴起。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满足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个性化培养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建设与教学变革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舞蹈》(普本、乡村定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时间上分为课前、课中、课后;空间上分为线上、线下、线上;知识上分为理论知识拓展、艺术实践、作业与个性辅导。线上课程选择了MOOC+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SPOC 这种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教师利用SPOC 系统可以在线上课程系统里同时获得大量的教学资源;第二,教师利用SPOC 系统也可以同时获得线上答疑的教师团队支持;第三,SPOC 系统具有强大的学生学习和管理后台,教师利用它还能实时查看学生的进度和成绩以及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四)课程教学评价立足过程持续改进

1.考核方式多元化,加强教学过程评价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对师范生的培养不仅仅只关注技术技能方面的考核,更注重师范生教学能力、教育情怀、师范规范、创新能力、学科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考核。《舞蹈》(普本、乡村定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要多元化,从舞蹈艺术素养以及教育教学两个方面对师范生进行评价,“立足过程,持续改进”。在考核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为中心,更多关注师范生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的每个单元进行整体评价总结。其中,学生平时成绩1 占10%,平时成绩2 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2.完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如图一),利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普本、乡村定向)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多元化的评价包括:指导教师的自评、学生的自评、督导的评价、同行的互评、师生的自我评价等。利用各种多样的评价手段对本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进行反馈,形成以院系的评价、督导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的一套教学评估体系。

图一 教学评价及反馈机制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舞蹈动作
冰上舞蹈搭档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和舞蹈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