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桩加固施工工艺在联络通道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13 07:51宋智琳
智能城市 2021年17期
关键词:砂桩护筒成孔

宋智琳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1 工程概况

机萧区间4#联络通道距萧山机场站243 m,距3#联络通道597 m;3#联络通道距萧山机场站840 m。

机萧区间4#联络通道左右线的间距约11.592 m,底部开挖深度约20 m,-24.25~0 m全为粉砂,24.25 m以下为淤泥质粉质黏土。

2 咬合桩工艺原理

咬合桩的工艺原理为采用套管钻机,配合超缓凝型混凝土,按照1根超缓凝型素混凝土A桩和1根钢筋混凝土B桩间隔排列和展开施工,在A桩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B桩的施工,开展B桩施工时采用套管钻机完成B桩与A桩相浇部分混凝土的切割作业,实现相邻桩的咬合。

同排桩成桩施工顺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同排桩施工顺序

3 工程重点

咬合桩咬合质量会直接影响开挖施工的整体效果,为了提升咬合质量,防止在开挖过程中出现涌水涌砂问题,应从施工工法、流程以及精准定位、钻孔等多个施工重点入手加强控制。

3.1 施工准备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次钻孔咬合桩成孔作业采用用徐工XR280D旋挖钻机,联络通道采用咬合桩加固施工工艺,且桩均采用C15素砼桩。做好施工准备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在开始联络通道开挖作业前,应先将泥浆池设置在远离成桩区域,安排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统一进场,做好现场安装调试,完成技术交底,并再次确定打桩顺序后方可开始作业。

3.2 桩位测量

以总平面图、桩基平面图为参考基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与规范进行测量放线,测量工程师应先确定各个轴线的位置,对隧道内4#联络通道中心里程进行实测,以实测结果作为参考,精准定位每个根桩对的桩位。采用木桩标注轴线位置,精准定位桩位后,在桩位上插入30~50 cm的钢筋,将钢筋头埋入地下,并在钢筋上进行标识,避免桩机以及其他施工设备在移动过程桩基钢筋标记[1]。

3.3 埋设护筒

采用厚度为5 mm的钢板制作护筒,并在护筒的上、中部外侧以及下段分别焊接一道加强钢筋,提升护筒钢护。护筒内径为“设计桩径+0.2 m”,长度为1.5~3.0 m,在护筒顶下20 cm位置设计溢浆孔,溢浆孔规格为20 cm×40 cm。

完成护筒制作后,即可进入护筒埋设工序,沿标记桩中心线确定护筒位置,采用挖机配合人工开挖的方式实现护筒的埋设,控制护筒埋设作业的偏差,确保其与桩位中心偏差不超过50 mm。采用水泥砂浆处理护筒底部,采用分层填充黏土的方式将护筒周围60 cm范围填充至护筒顶平位置[2]。

3.4 钻机就位钻孔

钢护筒埋设结束并达到设计要求后,继续开展施工,分析项目需求与现场实际情况,开展钢板铺设作业,调整钻机摆放位置,分析具体的地质情况,采用徐工XR280D旋挖钻机配合钻头开展施工,利用钻机上自动控制系统调直桅杆,确保钻机转盘、钻头、桩位中心均处于同一铅垂线上,确保每根桩杆的位置、垂直度均符合项目设计要求。选择C15素砼,提升凝固效率,确保在不添加外加剂的前提下,初凝时间为5~6 h,终凝时间为7~8 h,以满足在48 h内桩杆强度小于2 MPa的要求。统筹施工资源,优化施工顺序,确保相邻桩位施工时间为8~48 h,并在此过程中完成相邻桩位的咬合切割施工[3]。

钻孔作业应保持匀速平稳进行,采用优质膨润土作为护壁浆液拌制原料,品质优良、黏度、密度等均符合施工要求的泥浆,消除坍孔现象。在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应全过程动态地对隧道收敛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4 咬合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 垂直度控制

在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垂直度控制效果会直接影响钻孔质量,应加强桩机水平度的检查,充分利用经纬与线锤在两正交方向上调整控制每节套管的垂直度,确保套管垂直度符合设计规范值。若发现垂直度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应及时利用油缸对桩进行纠偏,纠偏类型可以根据偏差的大小和桩形进行分类,偏差较小或套管入土深度<5 m时,可直接通过钻机的两个顶升油缸与推拉油缸实现纠偏,可按照桩形分类,即A型桩纠偏和B型桩纠偏。

(1)A型桩纠偏。

若A型桩入土深度≥5 m时出现较大偏差,可先利用油缸对桩进行纠偏处理,如果纠偏后,桩的垂直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应采用边填充砂或黏土,边拔起套管的处理方式,保证套管提升到上一次检查合格位置,确保垂直度达到合格值后继续下压。

(2)B型桩纠偏。

B型桩纠偏处理的施工工艺与A型桩基本一致,差异是边填充边拔起套管时,B型桩填入的混凝土与A型桩一致。

4.2 管涌控制

管涌指B型桩成孔时,A型桩混凝土依旧处于流动状态,尚未凝固,A型桩的混凝土可能从套管底部涌入B型桩。

(1)确保套管底口与开挖面保持一定距离,可以直接超前于开挖面,避免处于流动状态下的混凝土涌入B型桩。

(2)观察施工B型桩相邻两侧A型桩混凝土顶面,若观察到A型桩混凝土出现下陷情况,应立刻中止B型桩开挖作业,向B型桩内填土,尽可能下压套管,直至A型桩混凝土顶面停止下陷。

4.3 混凝土质量控制

如果在咬合桩加固施工过程中A型桩凝固过快,B型桩将无法正常成孔。必须选择符合咬合桩施工需求的超缓凝混凝土,延长A型桩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相邻的B型桩成孔预留足够的时间,确保在钻进过程中能够完成相邻桩的咬合切割作业,提升相邻A型桩与B型桩的咬合效果。

超缓凝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核心,应确保用于施工超缓凝混凝土满足混凝土缓凝时间≥60 h、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0)mm、混凝土的3 d强度值<3 MPa的技术要求。试验室应根据项目需求开展配比试验,多次试验,设置参考组与对照组,确定最佳的配合比,明确外加剂的添加剂量,控制混凝土质量。

4.4 套管埋置控制

受到套管长时间处于不动状态的影响,土体、地下水以及混凝土对套管的吸附力不断增加,导致套管拔出困难或无法顺利拔出现象的出现。针对此问题,在成孔与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如果遭遇了机械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而无法继续开展施工时,操作人员应及时拔出套管或连续转动套管,以控制土体、地下水以及混凝土对套管的摩阻力与吸附力。同动态跟踪混凝土面高度,加强套管埋置深度的控制,确保套管埋深深度不超出4~10 m,在埋深过程中应不停摇摆套管或少量上拔套管,套管埋深深度接近10 m时,立即上拔套管。如果出现套管提升困难的情况,可采用吊车辅助上拔套管,如果还是无法将套管全部拔出,可以选择从底部逐节断开套管,逐节提升拔出套管,提升套管埋置施工效率。

4.5 钢筋笼上浮控制措施

考虑套管内壁与钢筋笼外缘之间的空隙较小,在提升套管的过程中,钢筋笼可能也会随之上浮。基于此,应加强钢筋笼上浮控制,做好预防准备。

(1)严格控制钢筋笼加T的外径尺寸。

(2)合理选择B桩混凝土的集料级配,确保B桩的骨料粒径≤25 mm。

(3)提升套管前,可摇摆套管2~3次,降低套管与钢筋笼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钢筋笼上浮的出现概率。

4.6 砂桩处理

一般情况下,咬合桩施工常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每一施工段的施工从B型桩开始,先开展成孔作业,后进行灌砂形成砂桩,并在后面的段与段的连接施工中重新成孔、灌注混凝土,实现与相邻A桩的咬合。与B型砂桩相邻的A型桩初凝时间长,混凝土流动性较大,会使得少量的混凝土被挤入B型砂桩。在B型砂桩重新成孔时,发现挤入砂桩的混凝土已经凝固,影响正常的套管下压与成孔作业。

(1)尽可能降低相邻A型桩混凝土的坍落度。

(2)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开展灌注作业,确保砂桩的密实度。

(3)调整成孔方法,利用冲击锤完成B型桩成孔作业。

砂桩部位两咬合桩之间容易形成施工缝,施工缝的产生会为渗漏创造条件,应在接合处外侧附加旋喷桩位置做好防渗漏处理。

4.7 孤石处理

若在回填层中遭遇大块孤石,套管下压作业将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必须清理回填层深度较小的填石,并换填填土,采用压路机压实后方可继续进行成孔作业。若只出现单个孤石,可直接采用十字冲击锤击碎孤石,提升孤石处理效率,避免影响成孔施工进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咬合桩支护加固技术施工安排紧凑,围护变形量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相邻桩咬合的效果良好,无渗漏缺陷,对周围环境的干扰较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对此,施工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以更好地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猜你喜欢
砂桩护筒成孔
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技术的软土地层微生物砂桩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厚淤泥地层灌注桩深长护筒受力特性理论分析
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在砂桩复合地基工程检测中的综合应用
不良地质情况下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冲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既有桥墩护筒保护技术探究
全护筒跟管灌注桩护筒受力分析
水上钻孔灌注桩护筒穿孔漏浆的预防与处理
砂桩排水板复合排水机理研究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成孔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