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1-10-13 13:40张小瑜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9期
关键词:数学建模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张小瑜

摘  要:正确指引高中数学课程规划与教育工作,需要高中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教学,围绕培养学生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依据其内涵和教育方法,积极采用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创建学生数学个性发展的平台,教师要确保数学教学的高效,积极构建趣味性实效性共存的高中数学课堂,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本篇论文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其教育方法提出了具体策略。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解题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建模

引言

为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具备数学的核心素养,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解决问题,提高生活品质,是教师开展数学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确保教学环节顺利开展,让学生能够在教学過程中更为高效地完成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到达提高教学质量目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数学建模思想,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意义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是学生能够凭借自身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能够通过学到的专业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也能够得到解答。教师将真实生活的案例合理地引入到高中数学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强化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方案制定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相联系,积极引导学生构建“数学建模”的思想观念。形成数学源于生活的良好思想观念。

二、“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高中阶段,数学教材中的教学案例相对成熟,教师可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渗透于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课堂内容相联系。数学建模能力是指将数学题或者生活实际应用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概括,最终抽象成为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的能力。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极为重要,其基本理念就是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数学建模活动》时,可以选取分析银行储蓄与贷款问题的例子,创设问题情境,某银行为学生设立了教育类的助学贷款项目,规定在一年期限以上进行贷款,需要月均等额的规划本金并支付利息,小民家长想要两年还清贷款100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的月利率为0.4575%,每月需要还多少钱?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问题,并引导学生绘制月份与贷款金额的本金与利息之和的表格。通过表格的绘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发现,可以组成一次方程式来计算,得出每月应还440.91元,将上述问题情境中的数字转化为字母,贷款a元,n个月付清,其中月利率为r,引导学生写出计算公式,将问题转化为建立x的方程式,得出a(1+r)n= x[(1+r)-1]÷r的公式,在进行整理得出x=ar(1+r)n÷[(1+r)n-1]万元的结论,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为日后的生活与学习奠定基础。

(二)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逻辑、抽象理解等能力。学生通常会因数学问题相对困难而造成厌烦心理,导致学生学习热情直线下降,不能更好的理解数学建模观念、压力的增大,都将导致学生不愿接受新知识。当前,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下,新新型信息技术开始逐步应用于数学课堂当中,如若有效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强化数学建模思想观念,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技术,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数学建模理念以及我国数学教育工作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通过教师构建的逻辑思维,方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建模。例如,在教学《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时,部分教师依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无法将教学中的空间、点、线更立体地呈现出来,此时如若学生不能更好的运用数学建模,就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倍感压力。通过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可能够以其多样化的教学特点,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的思维能随着技术的应用,思维逻辑更为清晰,使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可以将重点的解题突破口在图形上进行标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教师讲授《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正切》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将角的形成过程动态演示出来,先定点,在通过点画出两条线,使学生清晰角的形成和角的概念,在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以图片的方式展示二面角的发现过程,再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二倍角的平面角概念利用白板动态演示出来,学生清晰直观地观察到二面角知识,在提升数学建模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生活中事物的对称美与和谐美。再比如,在学习《二面角与正弦、余弦、正切》的函数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收集借鉴互联网上的关于三种函数变化趋势动态课件,以动态动画的形式,将三角函数图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数学建模,观察三种函数的变化规律不同的现象,依据函数图像程度的运动,识别出三角函数对应位置的公式,教师创设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发了数学课堂的新奇性,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观察图形的运动过程,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不断提升了数学建模能力,从而提升综合学习效率。

三、结语

在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将成为我国教育工作开展的大势所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观察学生状态,完善教学模式,及时查漏补缺,积极完善创新教学计划,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振强.高中生核心素养之“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与思考:以“建立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4),

[2]洛阳.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微课设计研究[J].中学理科园地,2017(4).

猜你喜欢
数学建模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