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菌渣再利用*

2021-10-14 10:32孟庆国池景良
中国食用菌 2021年9期
关键词:菌渣草菇培养料

孟庆国,池景良,李 鑫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辽宁 朝阳 122000)

当前工厂化栽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的培养料大部分为玉米芯、棉籽皮、木屑、麸皮、豆粕、玉米面等原料,培养料营养物质非常丰富,一潮菇出菇后废料仍然具有营养[1]。杏鲍菇菌渣中粗蛋白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较为齐全,含有除甲硫氨酸和酪氨酸外的15种氨基酸,钾、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较高,配比也较为合理,弃之不用尤为可惜[1]。同时,杏鲍菇菌渣长期堆置不但占用场地,并且长期堆置所产生的杂菌必会污染环境。目前,我国已经很多地方和企业开始重视工厂化杏鲍菇菌渣的再利用,例如在福建等地有利用工厂化栽培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2],在山东、河北等地有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使用杏鲍菇菌渣栽培食用菌、用作肥料、燃料均可“变废为宝”,保护环境,不仅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同时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3]。

1 杏鲍菇菌渣利用方法

袋栽工厂化杏鲍菇一潮菇出菇后,因营养消耗、水分流失等原因造成二潮菇出菇产量下降。因此,可采取将菌渣脱袋后竖直摆放于畦床内覆土的方法再次出菇,如此所采收的二潮菇相较于袋栽二潮菇产量可提高30%。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具体栽培方法如下。

1.1 修建畦床

在棚内按南北走向修建深30 cm、宽80 cm的畦床,畦间距40 cm,长度可因棚而异。畦床用3%石灰水浇灌,使其吸足水分,待床面稍干时,用敌敌畏药剂喷洒床面和四周,然后再在床面撒石灰粉进行消毒。

1.2 摆菌袋、覆土

菌袋摆放及覆土操作见图1(图片由赵英同提供)。

图1 脱袋覆土Fig.1 Unpacking and covering soil

由图1所示,一潮菇出菇后菌渣覆土时,可将菌袋脱袋后竖直放入畦床中,菌袋间距2 cm,将加入2%石灰的土覆盖在菌袋表面,厚3 cm,覆土后适当整平,覆土含水量约18%~20%。

1.3 出菇管理

出菇时应经常检查土壤干湿情况,酌情进行喷水管理,同时做好控温保湿和通风换气工作。棚内温度控制在12℃~20℃,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20 min~30 min,同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保证一定的散射光,一般经7 d~10 d即可形成原基,形成原基后7 d~10 d即可采收。其覆土出菇情况见图2(图片由许国兴提供)。

图2 杏鲍菇出菇情况Fig.2 Fruiting situation of Pleurotus eryngii

由图2可知,与传统袋栽相比,出菇的子实体形态好、不易开伞,丛生菇多,菇体肉质肥厚,增产30%,但容易沾上泥沙。

1.4 注意事项

覆土时选择9月末到10月初,避免在7月、8月高温季节覆土出菇,容易引起病虫害发生。一定要注意选择无病虫害的菌袋,若菌袋感染杂菌,会造成杏鲍菇菌渣大量感染,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2 栽培双孢蘑菇、褐孢菇

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褐孢菇(Fistulln hepaticn),可变废为宝、增加收入,以双孢蘑菇为例介绍其栽培技术要点[4]。

2.1 栽培季节选择

一般于8月中旬建堆,9月上旬播种,10月到翌年5月出菇。

2.2 建堆发酵

菇房(棚)内床架式蒸汽二次发酵时间见表1。

表1 菇房(棚)内床架式蒸汽二次发酵时间表Tab.1 Schedule of steam secondary fermentation on shelf in mushroom house(shed)

由表1所示,发酵过程分为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两个过程。前发酵从建堆到料堆进房(棚)全程大约12 d~14 d,期间翻堆3次,相隔时间是5 d、4 d、3 d,第三次翻堆后将料趁热拆堆快速移入预先消过毒的菇棚内进行后发酵,一般6 d~8 d。

1) 一次发酵

一次发酵的配方为杏鲍菇干菌渣45 kg、干牛粪15 kg、过磷酸钙0.5 kg和轻质碳酸钙0.25 kg。其建堆情况见图3(图片由赵英同提供)。

图3 建堆情况Fig.3 Heap construction situation

如图3所示,建堆时最好有专门的建堆场地(水泥地、雨棚),否则料堆要建在地势较高处,以防止雨水冲刷。将各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堆高1.5 m,宽2.0 m~2.5 m,四边陡直,堆顶呈龟背形,雨天用塑料覆盖。建堆后的培养料含水量为70%,pH为8.0~8.5。

料下30 cm处温度达65℃保持24 h后翻堆,翻堆坚持“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的原则。为提高工作效益,可以用机器翻堆。

2) 二次发酵

菇房消毒时,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10 g~15 g熏蒸,密闭24 h后通风换气,等药味散尽后进料。

第三次翻堆后趁热进料,铺料厚度22 cm~25 cm,床面平整,不能压实。进料后,封闭菇房所有门窗及通风口。

升温、巴氏消毒阶段用锅炉加温进行二次发酵,当棚内四角和料堆内设置的温度计均达到58℃~62℃时保温24 h,进行巴式消毒。恒温阶段见图4(图片由赵英同提供)。

图4 恒温阶段Fig.4 Constant temperature stage

由图4可知,巴式消毒后,开始开窗换气降温至50℃~52℃,保持4 d~6 d。恒温阶段要大量培养对双孢蘑菇生长有益的放线菌和腐殖分解菌类,使培养料得到充分分解、转化。

恒温阶段结束后,停止供热,缓慢降温,当料温降低到28℃时二次发酵结束。

2.3 播种

可采用混播加层播法,每平方米菌种(750 mL麦粒种)用量为2瓶。具体方法是先将量3/4的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后用叉翻料将料、菌混合,再将余下的1/4菌种均匀撒在料面,然后薄铺一层料,用木板轻压料面,最后覆盖编织袋。

2.4 双孢蘑菇覆土前发菌管理

此期间约25 d~30 d,棚内温度维持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60%~70%,暗光。播种后,认真观察料温,检查是否有螨虫、杂菌的发生,发现后及时处理。

2.5 覆土

一般接种后22 d~25 d,菌丝长满培养料时覆土,覆土要均匀,厚约3 cm~4 cm。

2.6 覆土后发菌、催蕾管理

覆土到出菇约15 d~20 d,前期略微通风,温度22℃~25℃,空气湿度80%~85%,促使菌丝向土层表面生长。经过7 d~10 d菌丝达到距覆土表面约1 cm时,增加打开通风口的数量和时间,降温到14℃~16℃,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90%,促使子实体迅速形成。一般5 d~7 d后子实体原基出现,进入出菇管理。

2.7 出菇管理

一般棚内温度为12℃~18℃时适于双孢蘑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温度高于22℃或低于6℃时,应关闭门窗。出菇期间,保持室内相对湿度90%~95%,以轻喷、勤喷、间歇喷水为主,菇多多喷、菇少少喷、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忌关门喷水和高温、采菇前喷水。正常天气条件下,在菇房中选定几个通气窗长期开启;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为暗光条件[5]。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和褐孢菇的出菇情况见图5~图6(图片由赵英同提供)。

图5 双孢蘑菇栽培情况Fig.5 Cultivation situation of Agaricus bisporus

图6 褐孢菇栽培情况Fig.6 Cultivation situation of Fistulln hepatica

由图5~图6可知,采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能简化栽培工艺,产量可达20 kg·m-2~25 kg·m-2,与常规栽培产量相近。

采收一般以双孢蘑菇菌盖直径4 cm~6 cm,不开伞为标准。采收前不喷水,采菇时不带菌丝,不伤周围幼菇。一般采用旋转法,采摘后及时削根,清洗后装箱。

3 栽培姬松茸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姬松茸,解决了常规栽培原料短缺的问题,拓宽了菌渣原料的利用范围。姬松茸是草腐菌,建堆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可参照双孢蘑菇,因是中高温品种,栽培季节和出菇管理与双孢蘑菇不同[6]。

3.1 栽培季节

一般7月初建堆,7月末播种,8月初~10初出菇。如过早栽培容易引起温度过高,病虫害严重,过晚栽培则有效出菇期短,影响产量。

3.2 栽培配方

杏鲍菇菌渣7500kg、牛粪7500kg、豆饼或棉籽饼300kg、尿素75kg、过磷酸钙150kg、石膏150kg、石灰150kg。每667平方米总投料量约15000kg。

3.3 建堆发酵、播种、发菌、覆土

建堆发酵、播种、发菌、覆土的方法参照参考文献[3]中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姬松茸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和双孢蘑菇基本相同,发菌时棚内温度维持在22℃~26℃,比双孢菇蘑发菌温度略高。

3.4 出菇管理

播种后约50 d,菌丝爬土时喷出菇水,使覆土层充分吸收水分,并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5%,7 d~10 d土面现蕾,其栽培出菇情况见图7(图片由司海静提供)。

图7 姬松茸层架栽培情况Fig.7 Shelf cultivation situation of Agaricus blazei

由图7所示,约3 d~5 d菇体长至2 cm时可停止向床面上喷水,仅需向空间喷水增湿。菇棚温度保持21℃~23℃,温度超过25℃会导致菌盖薄、易开伞。出菇阶段菇蕾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新鲜空气,应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通风30 min,防止畸形菇和病害的发生。出菇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避免直射光。

子实体长至4 cm~6 cm,尚未开伞时采收。采收后将菇床清理干净,停水通风,养菌7 d~10 d后再开始二潮菇的出菇管理。出菇可持续2个~3个月,一般可采收二潮或三潮菇。

4 鸡腿菇栽培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 形如鸡腿、肉似鸡丝,肉质鲜嫩,味道可口,营养丰富。利用杏鲍菇菌渣代替部分新培养料进行鸡腿菇栽培,生物学效率达到80%,可以节约成本,具体栽培方法如下[7]。

4.1 栽培袋制作

把杏鲍菇菌渣晒干,按菌渣40%、玉米芯40%、麸子17%、石灰2%、石膏1%配制培养料。装袋时用免颈圈菌棒制菌法,见图8。

图8 免颈圈菌棒制菌法Fig.8 The method of edible fungi production with collar-free artificial bed-log

如图8所示,17 cm×33 cm×0.004 cm规格的菌袋装料高20 cm。装料后于1.5 MPa、121℃下灭菌2 h,冷却后接种鸡腿菇菌种放培养室。25℃条件下30 d~40 d可长满菌袋,低温后熟7 d~10 d即可摆菌袋、覆土。

4.2 摆菌袋、覆土

在出菇场修建深25 cm、宽80 cm的畦床,畦间距40 cm,长度可因棚而异。挖好畦床后,畦床用3%石灰水浇灌消毒。其脱袋情况见图9(图片由梁晓生提供)。

图9 准备脱袋覆土Fig.9 Prepare to take off the bag and cover the soil

由图9可知,脱袋后竖卧畦床中,袋间距为2 cm,袋间用土填满,畦面覆土3 cm,覆土含水量18%~20%。

4.3 出菇管理

覆土到出菇大约15 d~18 d,从现蕾到成熟需要7 d~10 d。前期温度为22℃~25℃,空气湿度60%~70%。菌丝爬土形成菇蕾后调整温度为18℃~22℃,湿度为85%~90%,适度通风,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当菇体约七成成熟时采收,采收后清除床面的老菇脚、死菇,待休菌1周后进行出菇管理。其出菇情况见图10(图片由梁晓生提供)。

图10 鸡腿菇栽培情况Fig.10 Cultivation situation of Coprinus comatus

由图10可知,采用杏鲍菇菌渣栽培鸡腿菇,其产量和常规产量相近,产量可达10 kg·m-2~15 kg·m-2。

5 草菇栽培

为充分利用杏鲍菇菌渣,采用层架式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n),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技术要点如下。

5.1 栽培季节

草菇属高温、恒温、结实性食用菌,自然条件下夏季6月~8月室外气温稳定在25℃以上时栽培。

5.2 准备原料

将出过一潮菇杏鲍菇无污染的菌渣脱袋后粉碎摊开,晾干备用。

5.3 发酵

采用配方工厂化杏鲍菇菌渣80%、牛粪13%、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5%进行配制,并按常规方法拌料,参照双孢蘑菇栽培方法建堆发酵[3],当料表面温度降到35℃时播种。

5.4 播种、覆土

播种前对菇房内熏蒸消毒,将接种工具、播种人员带的胶皮手套用3%的高锰酸钾水进行清洗消毒。用种量为0.75 kg·m-2,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盖上薄膜,保温、保湿。播种后2 d~3 d进行覆土,覆土时将土均匀覆盖料床表面和周围,厚3 cm,土壤湿度22%。

5.5 发菌管理

播种后,保持设施内温度30℃~35℃,培养料中心的温度超过38℃时,需及时通风降温。发菌过程中保持培养料含水量65%~70%,空气相对湿度80%~85%。培养料菌丝生长暗光培养。一般播种培养约9 d~10 d菌丝长满培养料即可现蕾出菇。

5.6 出菇管理

见黄豆大小菇蕾时采用雾化喷头进行料面和空间喷水,使空间湿度增加到85%~90%,料含水量65%~70%。出菇期间室内温度28℃~33℃,料温33℃~35℃,散射光50 lx~100 lx,保持棚内新鲜空气。草菇生长速度极快,一般播种后13 d~15 d,当草菇颜色由深变浅,包膜未破裂、菌盖菌柄没有伸出时采收。采下的鲜菇及时用刀削去菇脚表面的泥土,即可出售或加工[8]。

每一潮菇采收完后要及时清理料面,菌丝恢复后一般7d后可采收第二潮菇,1个生产周期约30d。草菇出菇及采收情况见图11~图12(图片由高霞提供)。

图11 草菇栽培情况Fig.11 Cultivation situation of Volvariella volvacea

图12 草菇采收情况Fig.12 Harvest situation of Volvariella volvacn

由图11~图12可知,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生物转化率约30%),相对于常规稻草栽培(生物转化率约10%),栽培简便易行,生物转化率有所提高。

6 肥料的制作

杏鲍菇菌渣肥料的制作情况见图13(图片由赵英同提供)。

图13 杏鲍菇菌渣的肥料制作情况Fig.13 Fertilizer production of Pleurotus eryngii chaff

由图13可知,杏鲍菇菌渣经过简单的粉碎、堆置发酵可作为有机肥施用到土壤中,不但可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持水力和通透性。按每667平方米利用菌渣约3 000 kg,牛羊粪1 000 kg进行堆制发酵,用于西红柿的栽培中,其长势见图14。

图14 西红柿生长情况Fig.14 Growth status of tomatoes

由图14所示,用添加杏鲍菇菌渣制作的肥料栽培的西红柿口感好,与常规栽培相比可增产5%。

7 燃料的制作

杏鲍菇菌渣粉碎后晒干可作燃料,除了日常生活燃料使用外,还可用于生产菌种和熟料栽培时的灭菌燃料,或是收集菌渣供应给发电厂作为燃料进行发电。我国北方冬季、春季气温低,利用食用菌栽培大棚可加快养菌,且出菇效果好,若改用杏鲍菇菌渣燃烧,每年可节约大量燃料投资。另外可以利用制作木炭的机械,将杏鲍菇菌渣压制成棒形的成型材料,见图15。

图15 棒形菌渣材料Fig.15 Rod-shaped material of chaff

如图15所示,棒型杏鲍菇菌渣材料更有利于运输,可用于日常生活燃料,在使用时将其直接做燃料即可,非常方便。

杏鲍菇菌渣能覆土出菇及栽培双孢蘑菇、鸡腿菇等菇类,同时还能当肥料用于种菜,或晒干后做燃料,用途非常广泛。与平菇(Plearotus ostreatus)、香菇(Lentinus edodes)菌渣相比,工厂化杏鲍菇菌渣出完一潮菇后仍然营养丰富,而平菇、香菇可出菇五潮到六潮,营养消耗大。另外,工厂化杏鲍菇出菇管理规范,感染的病虫害比大棚内栽培平菇、香菇轻,且菌渣容易处理。因此充分利用其优势,及时科学地利用杏鲍菇菌渣,促进其良性循环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未来还应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真正发挥杏鲍菇菌渣的价值,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菌渣草菇培养料
草菇增产有三法
银耳和双孢蘑菇菌渣厌氧发酵的产气效果
裂解温度对食用菌菌渣制备生物炭产率及特性的影响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浅析菌渣资源化利用的四种非常规模式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草菇大白菜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