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析

2021-10-14 08:07田志梅
速读·中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小学

田志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的开展,更应当以此为主。思想政治课程是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在课堂中开展德育教育,理清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促进学生增强对道德与法治认知的同时,丰富其精神世界,实现道德价值。本文就当前的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教学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前人的思想结晶,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观念以及道德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而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正是以践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与传统文化的教学有着共同之处。小学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应当是以立德树人为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确保其健全的人格养成,而要以知识传输为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现状

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生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以及实践能力。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法制意识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质为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当前的应试教育下,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都在以知识传递为主,教师对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掌握以及考试成绩也更加看重,就导致了与该课程的建立的初心背道而驰。学生只知道照本宣科学习教材中的内容,而没有相应的拓展训练,部分学校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并没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导致学生在课前不进行预习,课中听老师讲授的时候也没有明确的学习态度,而该科目课后作业更不在学生的主要学习范围内,这些都会影响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树立。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育意义

道德与法治从字面上分开,首先是道德,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品质素养为主,其次是法治,指的是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其对于法律及社会规则的认知。以上两点相结合,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教育意义。教师的职责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又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以及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律意识的培养。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课程体系中最基础的思政课程,其关键作用不可替代,扎实提升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实施质量,是协同育人的基石。教育部门及教师应当结合道德与法制课程的特点,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有效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采用有针对性、有亲和力的教学方法,对道德与法制课程进行补充与完善,为学生建立一个立体的、相互关联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为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石。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实施策略

1.将道德与法治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对小学生进行法制知识的教学和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了解社会规则,在日后的生活与发展中与法律界限保持距离。法治意识指的是我们身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以及法治理念与原则,是学生成长与参与社会的必备知识。所以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当帮助学生正确的树立法治意识,使其具备维护自身权益以及道德的法制观念。学生通过课堂中的知识,了解宪法常识,感知生活当中所存在的法律以及身边所包含的法学内容,培养其规则意识、诚信观念以及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比如,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多以法治知识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举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知识掌握,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基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违法的一些实例,并将其进行分段讲解。向学生清晰地展示出生活当中存在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小学生往往对于灵动的教学方法更加感兴趣,所以视频及动画教学是对其最好的知识展示途径,教师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方便自身讲述知识,也方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将道德与法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传统文化中聚集着民族精神,包含传统美德、人文情怀、优秀品质等。学生掌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能使其感受文化中所蕴含的魅力,形成文化自信,还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主,可以促进小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与思想品质。在信息发展的当下,小学生获得知识途径日益增多,但也经常会接触到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容易影响其三观的树立,校园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正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的此种现象,所以强化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成效,也是保证教师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法治观,使其在社会实践当中成为一个有道德品质与法律观念的人。

以六年级教材《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为例,就可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完美的融合。教材中有对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讲述,也有我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概括,以及中華文明的发源地。教师在讲授此内容的时候,可以将道德与法治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展教育工作,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国家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可以深入的了解到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作为一名中国人,熟悉并掌握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道德体现,也为学生日后的生活与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教师要想做到立德树人,首先应当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其次,教师可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课堂所学内容相结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而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法律意识及法治知识的印象。只有道德与法治完美的互通与融合,才能使这门课程发挥其最大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64-165.

[2]刘丽敏.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演变[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6):116-120.

[3]赵一彪.新时代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06):146-147.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