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永远的战士

2021-10-15 00:47孙继
铁军 2021年10期
关键词:长津湖新兵志愿军

孙继

父亲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最后的职务才是淮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但在我心中,他永远是一名在战场冲锋的新四军老兵。

1940年初,在中共淮阴县五区区委书记张涛亭的引领下,父亲开始投身革命,同年9月15日入党。此时,正值黄克诚、彭明治率部1万多人南下华中,执行中共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于1940年7月底进入淮海地区,并在各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根据地,“建设自己的家”(刘少奇语)。9月8日,淮阴县在花庄成立抗日民主政府,父亲就是最早的工作人员之一。

1942年11月,父亲加入了地方抗日武装。为了表明抗日救亡的决心,在填表时,父亲把名字由孙宝明改为孙保民,表明坚决保卫人民的心志。父亲入伍的时候,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1943年6月,华中新四军落实刘少奇“主力部队地方化”决策,淮阴县大队对外称淮海军分区四支队十团。父亲说,淮海军分区就是他军旅生涯起步的地方,是他真正的老部队。以后他跟着这支部队转战南北,从苏北到山东,又从山东打回苏北,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不说身经百战,也是一路烽火七八年,枪林弹雨到江南。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0月8日,二十六军奉命解除攻台任务,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六军,准备赴朝参战。10月17日起开始分批北上。

开进途中,部队进行了战前动员。大家裹挟着解放战争横扫蒋介石百万大军的雄威,认为美帝国主义在朝鲜的联军只有区区30多万人,我们九兵团入朝,只要打三仗就可以解决问题。这种轻敌的思想从上到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一切,为部队入朝后的第一仗埋下了艰难的伏笔。

战后几十年,中国和美国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老军人和一些记者,在描写上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的长津湖战役时, 最集中的描述就是6个字:最寒冷的冬天。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坐落在朝鲜北部的盖马高原,该地区平均海拔1300多米,冬季的平均温度零下30度。1950年11月,朝鲜北部遭遇了50年一遇的寒流。美军在战斗结束后的总结报告中记载,长津湖地区的气温,正午时分最高气温仅为零下25度至零下20度,凌晨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5度。二十六军作为战役预备队紧急入朝,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严重不足,还没有拉开枪栓,就因残酷的严寒冻死冻伤上千人。父亲的两只脚,被冻掉了3个指甲盖。

根据志愿军总部的战役构想,九兵团这支华野劲旅准备用全兵团15万人,包围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及相关的部队的3万人,像解放战争时期对付国民党军一样,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二十六军于12月3日投入战斗,在这之前,二十军和二十七军已经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联军,进行了无比惨烈的恶战。英勇的志愿军经过浴血奋战,全歼了附属美军的英军第四十一特遣队和美步兵七师第三十一团(“北极熊团”),击毙了这个团的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缴获三十一团团旗。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建制全歼美军团级以上作战单位的战例。

接到最高指挥部“今明两晚基本解决被包围之敌”的命令后,正值天降大雪,风雪弥漫,道路难行,部队没有翻译和向导,无法识别方向。八十八师师长吴大林担心風雪中行军容易掉队和迷路,没有下令部队立刻出发,而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强化准备,3日下午15时,第一梯队向预定地域开进。父亲入朝以后已经冻坏双足,此时脚上裹着纱布急行军,有时要手脚并用,向前爬行才能跟上部队。团长曹通三、政委宋杰看着越来越多的官兵掉队,便命令父亲作为团后卫收容队队长,收容掉队的官兵。

父亲得到命令,便组织人员收拢掉队的官兵。对一些因饥饿寒冷而冻死的烈士,把他们的遗体集中起来,每个人做好标识,待战斗结束后送。对一些重伤病号,及时组织送往后方医院。对一些轻伤病号,把他们编成班组,做好思想工作,相互照顾,就地疗伤。一些可以参战的伤员,组织起来送往前方部队。

为了尽快赶往作战指定地点,部队大白天冒着美军飞机的轮番轰炸,在没有防空措施的情况下,不顾一切进行急行军。当时部队在空旷的原野上无处躲藏,遭受了严重的伤亡。师长吴大林乘坐的汽车被炸毁,司机被炸死,他本人受了轻伤。

二六三团作为先锋团一路艰难挺进,赶到狙击地时,发现积雪的公路上有清晰的车辙印,很显然美军已经开始撤退。团长曹通三立刻命令部队展开追击。部队迅速下山沿着公路向南追击,指战员用两条腿硬是在雪地里追到了美军突围出去的坦克。美军也发现了追击的志愿军部队,坦克调转炮塔,迎着志愿军就开了过来,炮弹和高射机枪像暴风雨一样向志愿军疯狂压过来,惨烈的战斗由此展开。我军指战员都是第一次和美军作战,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猛烈而持续的火力,但美军也从未遇到过有如此坚韧意志的对手,双方的血拼简直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父亲一说到长津湖之战就泪流满面,深深叹气,他说:“美国鬼子躲在坦克里向我们开炮,一个炮弹打过来,我们就倒下一大片,一个连队上去几个小时就没了,后面的连队再上去,这就是跟美国佬玩命哪!”

长津湖一战,志愿军九兵团以伤亡5万多人的代价,将美军彻底赶出了长津湖地区,美军伤亡14000多人,这个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正是因为九兵团的巨大牺牲,才换来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在战略态势上,二次战役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转折点。

父亲总是说,他是长津湖之战的幸存者,“牺牲的烈士是最伟大的!”

八十八师在这场战役中,损失将近三分之二。一半是战场拼杀牺牲负伤的,一半是冻死冻伤失去战斗力的。这些伤亡,大大增加了父亲这支后卫收容队的工作量。在短短的十多天时间里,除去牺牲的烈士要处理,伤员的后送,增援力量的前送,几乎一刻也没有停止。

当时在通往战场的道路上,到处都是部队。在收集掉队战士时,只要一听到苏北口音,就知道是八十八师的官兵。因为二十六军其他的部队,都是山东的子弟兵,而八十八师,是在苏北大地上组建起来的部队。掉队的战士,听到苏北口音的家乡话,就知道找到了自己的部队。

长津湖战役以后,九兵团急需补充兵员,恢复战斗力。1951年12月,鉴于父亲两次回国带新兵的经验,组织上决定让他返回祖国训练刚刚征集的新兵。父亲不愿意离开战场,二十六军副军长张铚秀特意和父亲谈了一次话。他把二十六军的整个实力给父亲做了交代。当时,二十六军为了建制满员,必须补充15000名以上的新兵。国内刚刚征集的新兵,保家卫国的热情特别高涨,但军事技术却是一张白纸,必须对他们进行战前强化训练,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组织能力和军事素质。这样的青年补充到部队,才有战斗力,才能打仗。所以组训新兵,是关系到全军能不能打胜仗的问题。通过这次谈话,父亲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回到祖国认真负责地执行二十六军新兵的组训任务,直至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1953年,父亲获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颁发的和平奖章,还获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颁发的三级银质国旗勋章。

父亲,一个新四军老兵,一个华野八纵的老兵,一个志愿军老兵!           (责任编辑 姚定范)

猜你喜欢
长津湖新兵志愿军
看电影《长津湖》有感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破40亿元系列总票房97.75亿元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长津湖归来
立正!新兵们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的作战要览
灾难现场,这支华侨华人的“志愿军”令人动容!
新兵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