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10-15 06:22林悦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着力点

摘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发展阶段要进行的重要任务。社会建设要按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发展有机衔接。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可从养老与医疗保障、教育、就业、住房保障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着手,推进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生活品质 社会建设 以人民为中心 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 推进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持续提升人们群众生活品质,增强群众生活满意度和获得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做出明确部署,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进行整合,从服务对象、项目内容、保障标准、实现目标和保障责任等方面进行规范,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一、社会建设要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联系

从理论上看,社会建设中要注重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用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从实践上看,要带领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发展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组织人民积极投身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注重动员和组织群众能够参与到社会建设工作,更好地激发社会建设事业强大生命力。

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2]。”社会建设方面主要目标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共享发展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均实现共享,包括经济发展领域、社会公平正义、文化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共享。

发展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要全面贯穿新发展理念,以群众需求作为导向,服务供给要突出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一方面是要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普及。让适龄学生都能够平等接受优质均衡的教育,获得公平的学业发展机会;让老年人能够保障晚年生活,能够老有所依;使中青年劳动力能够找到工作,获得收入,工作结束可以有个“避风港”;患者能够及时享受到医疗资源等等。另一方面是社会建设也要强调质量优先,在注重供需动态平衡的同时提高质量。人民群众希望能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能够从“治病”到“健康养生”,能够清晰地规划职业生涯,并能获得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能够灵活选择养老服务方式,获得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乐享晚年;生活的城市能够更加宜居、更加干净整洁。

二、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原则

一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出,要用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新发展阶段的矛盾特点,尽力而为,强调党和政府要主动作为,勇于承担责任,稳步推进社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当作治国理政当中的大事处理,例如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住房条件改善等,采取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效果突出的举措来逐步提升。确定社会事业发展的明确节点,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脚踏实地,日积月累,一个脚印接着一个脚印干。推动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量力而行,是社会建设要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社会建设提出的目标和实际行动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注重加强保基础、惠民生、兜底线的社会事业建设,提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物质条件,对于特殊困难群体要重点关注,注重社会保障兜底作用。社会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可持续的财力物力基础上逐步发展。

二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实现良性循环。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尽管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风险和全球经济一定程度上下行的压力,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我国经济体量大,工业体系相对完整,市场主体丰富,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持续上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这为社会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经济综合实力强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也在经济发展的支持下日益焕发新活力。社会建设中也孕育着新的业态和新的内需点。养老服务、城市更新、健康产业等都蕴含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事业性和产业性双重特点。

三是坚持兜住底线与多样供给相结合。社会建设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雪中送炭”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补齐民生事业的发展弱项。推进特殊老人、失能老人养老服务发展。巩固脱贫攻坚事业成果,防止因病、因灾返贫情况发生。同时,注重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满足。在城市发展与建设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在民生事业发展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进行适老化设施改造和老年服务多元发展。

三、新发展阶段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着力点和工作任务

(一)提高人民群众的养老与医疗保障水平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立全周期、全过程的国民健康政策体系。严格规范学生学校生活中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成长发展建议。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对于适龄工作人员,要注重职业病的防治,引导他们积极应对压力针对老年人饮食均衡、锻炼计划、体检项目、慢病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安全用药等方面。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满足老年人提升生活品质的需要,设计出精细化的养老服务。“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老服务内容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特点和需求。养老服务发展应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形成多元化养老服务发展模式,支持养老服务品牌发展,打造一批养老服务品牌。进一步实施智慧养老行动,建立智慧养老云平台,了解社区常住老年人口基本情况,并进行实时更新。

(二)推进人民群众居住品质持续提升

全面老旧小区改造,对符合小区改造条件的进行优化升级。对于经久失修的老旧管网、安全隱患、失修电线、楼体情况要严格把关,及时修理、更换。老旧小区改造中要注重党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居民文体中心的建设。鼓励嵌入式养老服务、互助式养老服务等多种形式养老服务发展。注重老年人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发展,开办老年大学,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的需要。此外,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要注重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社区改造更新的有机融合,对于小区内部和周边存在的传统民居和文化遗迹要及时进行修缮保护。加强居住社区建设与治理,把服务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实现规范科学的社区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将红色物业融入基层治理,打造红色引擎,坚持以党建高质量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改造中要注重设立社区老年服务中心。

(三)实现适龄劳动者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维系人民生活的重要纽带。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对就业工作提出的发展要求。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多,就业压力大。不断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适龄劳动者充分就业,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石。新一轮技术革命特别是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化就业新模式。鼓励支持新兴业态发展,同时也要进行制度规范。完善暂时性失业人员和无能力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加快教育强国步伐。基础教育不应局限于学習课本上的知识,刷卷子、学习功课、写作业不应该是基础教育当中学生的全部生活。习近平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3]。”在当前推行“双减”政策背景下,树立全面发展的目标非常重要。在学生评价体系当中,加入思想品德、美育、体育等多元评价指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教育的地区差距、校际差距。

(五)加强社会治理当中的风险防控

加强社会治理当中的风险防控,例如对于城市中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进行全过程治理。实现对风险的源头管控,提前进行风险预判并制定应急预案。规范突发事件响应级别及应对,避免出现在事中应对的被动局面。加强在社会治理当中的精细化水平。智慧治理应在交通、危机管理、社区治安、养老服务中发挥作用,为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并为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推进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发展信息技术,推广“一网通办”、“一网通管”服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DB/OL].新华网.2021-07-01/2021-08-14.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DB/OL].中国经济网.2015-10-29/2021-08-14.

[3]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B/OL].人民网.2018-09-11/2021-8-14.

作者简介:林悦(1986.02),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基金项目: 2021年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河南省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路径研究”(SKL-2021-399);2021年郑州市委党校决策咨询课题“郑州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SWDXJCZXKT202107);

猜你喜欢
社会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着力点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四个“着力点”
“研教”转向“研幼”的三个着力点——以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美育课程构建为例
肖亚庆宣布下半年工作“五要点”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网络社会风险规律及其因应策略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实践与发展
杜甫的生态观对现代生态社会建设的启发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多元视角,准确把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