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策略与有效性

2021-10-15 05:09陈艳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初中语文策略

陈艳

摘要:课前预习教学活动的组织设置,是决定语文科目课程教育成果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所言:“语文课程教学成功与否,其根本在于学生能否离开教师,自己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作文写作之中。”从这一语文课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展开初中语文课前预习内容、预习指导流程、反馈学习等环节的设置,加强学生语文理论知识学习、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注重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理念、指导方法的合理实施,才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课前预习指导教学效果,以及为后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与反思等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策略

一、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明确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目标

多数初中生在长期思维认知中,将课前预习看作为例行公事的课文阅读活动,以及对课文内包含的生字、词汇进行简单了解,这种观念使得语文课前预习的形式化问题严重。而教师作为初中语文课程教育的指导者、引导者,其通过对不同年级每单元、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整合,可以梳理出语文课前预习的知识体系,以此为依据对学生的课前预习目标做出指导。

如教师会对学生提出以下的语文课前预习要求:每节课课文简单泛读一遍、精读两遍,之后关注课内存在的重难点生字词,不仅要达到生词识记、书写的目标,还要全面理解不同生词所包含的多个意思。学生根据教师语文课前预习系统知识框架的引导,制定明确的语文课前预习目标,有的放矢、有侧重性地展开语文课前预习活动,使其逐渐走出理论知识机械性记忆的误区,达到更为良好的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效果。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意识、探究能力

课前预习学习作为先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行为,本身即具有自主性、探究性等方面的特征。正如荀子《劝学篇》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就是说,语文课前预习是整个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新起点,为学生全学年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参与到初中语文课前预习学习的指导中,可以根据自身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课前课文、生字、词汇或语法等知识的预习,进行循序渐进的学科理论知识、课外扩散内容的启发引导,有助于学生自主地深入文本,加强语文理论知识、生活实际应用案例的探究学习,培养与塑造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习惯,促进其学习探究能力、思维发散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有助于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反馈交流

初中语文课文内容的组织,大多数为对自然环境、社会实际生活的提炼和反映,因而以生活化教育的“大语文观”为指导,对学生展开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指导,可以实现课前预习内容拓展、师生之间反馈交流。在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结合课外学习资源、自身生活经验,开展课前预习知识教学的适时、适当引导点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放宽眼界,进行课外语文预习内容的引用和教育。这样学生的语文生字或词汇记忆、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助于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利用字典、电子词典或PPT课件等多种电子工具,以及网络信息展示平台,与学生展开实时的互动交流,并完成重难点语文知识学习、疑难问题探究的及时反馈,能夠帮助教师完成整个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流程指导的合理调控,并改善和提高后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教育的开展,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前预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搜集的大量课内外预习材料,尽可能合理安排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教育情境、学习内容。因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正式进行之前,只围绕每单元、每节课的重难点教学内容,加强课前预习环境的组织设置,包括课前预习生字词、预习问题、预习表达应用案例等的设计。

(二)引入网络资源调动学生课前预习主动性

在初中语文课前预习内容、预习任务布置时,教师不仅要对现有的语文教材资源,包括阅读课文、生字词或语法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搜集、筛选与整合,还应引入课文多样化的网络教育资源,对语文课文字词做出标音释义。这一多元化网络资源搜集与整合过程中,可以对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进行串联,通过语文知识体系框架建构、理论知识内容组织,吸引学生课前预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前预习主动性,进而达到拓宽视野、提高语文课前预习教育质量的目标。

(三)加强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指导评价

由于不同学生存在多样化的语文课前预习需求,所以老师在为学生提供预习指导的情况下,除需要不断加强预习理论知识、课外预习资源材料的整合外,还要展开全方位的课前预习指导评价。如针对以上预习规划指导、预习内容指导、预习氛围指导等的实际需求,进行预习提纲罗列、生字词标注、借助工具书、学生讨论交流的执行环节设计,由老师参与和督促整个课前预习时间、预习方式的顺利开展,注重学生课前预习自主性、自律性的调动,以及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思考,培养其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最后根据教师预习规划、预习内容、预习氛围指导的参与度,做出全面客观的语文课前预习评价,以此帮助学生完成语文课文生词、句子、语法和思想主旨的课前预习。

三、 结语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是否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本在于语文课前预习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否全面地从语文课前预习任务、预习内容到预习评价,都给予学生较大的帮助。通过在初中生语文课前预习执行中,由学校、教师等多元主体相互配合,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语文课前预习的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作用,从而提高语文课前预习活动的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闵珏英.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29).

[2]郝平.预则立不预则废:探讨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3]张晓娟.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的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3).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初中语文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