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OCT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10-16 03:07
医药前沿 2021年25期
关键词:检查组黄斑乳化

杨 莎

(台山市人民医院眼科 广东 台山 529200)

白内障属于较为常见眼科疾病,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盲率最高疾病,该病致病原因较多,包含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外伤、重度、免疫和代谢异常以及辐射等,其病变机制为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出现异常症状,阻扰光线投射于视网膜[1-2]。该病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随年龄提升而增长。病发后患者会出现视线模糊、惧光和视物异常现象,导致患者视力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使用B超检查,可找出患者患眼中病变组织,准确进行超声生物测量,对患者病情判断具有重要评估价值,该方式具有一定的检查效果,准确度相对较低,常会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与之相比,超声乳化吸除术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灵敏度高,尤其是对黄斑区的病变检查[3-5],并且术前进行检查可为术后治疗提供相应参考,提升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本次分析对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白内障采用OCT检查的临床效果与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白内障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检查组与对照组各38例,检查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0~88岁,平均年龄(65.23±3.45)岁,单眼15例,双眼23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64.97±3.25)岁,单眼14例,双眼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经诊断确诊为白内障;②无手术相关禁忌证;③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②存在认知功能、精神意识功能障碍;③存在严重心、肝、肺等脏器功能障碍;④存在凝血功能和免疫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B超检查法。设备采用超声诊断仪(生产厂家: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Ge-e8),探头频率控制在7.5 MHz~10 MHz,检查中患者取仰卧位,依次检查双眼,扫查切面,测量相关数据,共取值3次,最终取平均值。

观察组:采用OCT检查法。设备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生产厂家: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仪器型号:OSE-2000),深部扫描设置为2.0 mm,其分辨率控制为5 m,患者取坐位,将头部置于镜头前,注视镜头内部注视点,以黄斑中心为中心进行全面扫描,并根据获取信号强度和清晰度判断病变程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对玻璃体病变、黄斑病变、视网膜病变几项疾病检查符合率。观察两种检查方式指导下术前视力状况,以及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前眼病检查结果比较

检查组的符合率为93.37%,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眼病检查结果比较[n(%)]

2.2 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两种检查方式下对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检查组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检查组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周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检查组 38 0.12±0.03 0.58±0.12 0.73±0.16 0.81±0.21对照组 38 0.13±0.01 0.37±0.11 0.67±0.14 0.79±0.22 t 1.598 5.407 1.765 0.594 P 0.197 0.001 0.093 0.237

3.讨论

OCT属于近年来眼科疾病检查中常用的无创检查方式,与传统的检查方式相比,灵敏度更高,且透性较强、分辨率高、成像清晰和可重复性,使用有效明显,对患者病情判断更加精确,尤其是黄斑病变,利于提升临床诊断效果[6-7];同时可将患者视网膜中组织纤维形态清晰显示出来,利于找出眼部细微病变,临床检查效果良好。近年来随着白内障患者数量增多和对手术要求的提升,超声乳化吸除术被广泛应用于患者白内障治疗中,该治疗方式前需要对患者眼部状况进行精确判断[8-10]。以往采用的B超诊断方式可清晰的显示出患者患眼内部结构,为手术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但其频率受限,在黄斑取检测中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甚至无法检测出一些微下病变、损伤,有一定局限性,影响对患者病情正确评估。而OCT具有较高疾病检出率,受各项因素的影响较小,并且可以重复检查,保证了检查准确率,利于提升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11-12]。刘玉青、张海燕和张习[13-14]相关研究中,在术后对患者进行OCT检查,并观察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中心凹形态变化,通过该诊断方式,确定了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眼行最佳矫正视力平均值状况,根据取的相关数据分析,便于掌握患者视力改善程度。可见对眼科疾病检查患者使用过OCT诊断方式,可有效确定患者视力变化,为疾病治疗效果判定提供参考。

本文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式下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视力状况,术前和1个月、3个月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视力差异显著(P<0.05),且检查组更优;两组检查符合率比较,检查组(93.37%)优于对照组(84.2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结果与张素雅和石林山[15]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结果一致,在进行术后OCT检查,术后呈现CRT明显增厚,相比于术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明显降低,已经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SFCT指标有不同程度增厚,但术前术后差异不明显,SFCT指标明显降低,实施手术治疗后,患儿CRT和SFCT2项指标均呈增厚表现。但SFCT增厚持续时间较长,利于确定患者病情变化,能够为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提供更加可靠参考。

综上所述,采用OCT检查方式,相比于以往采用传统的B超诊断,可提升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提升治疗效果,可加快患者视力恢复。

猜你喜欢
检查组黄斑乳化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裂孔在黄斑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
自治区安委办检查组到三江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少说点成绩,多谈些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道交法执法检查组在浙检查侧记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