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经典图形,解法自然生成

2021-10-16 04:41李良文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2期
关键词:变式教学

李良文

摘要:在解初中几何题时,如何构造经典图形和利用图形的基本结论,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题思路,是我们教师在几何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变式教学;经典图形;解法自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458

作为教师,每天都在解题中度过,大部分几何题一眼就能找到解题思路,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望题兴叹”,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够快速找到习题中的经典图形,直接利用图形的结论,从而简化思考环节。所以我们在解初中几何题时,如何构造经典图形和利用图形的基本结论,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题思路,是我们教师在几何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以角平分线的性质为例,利用经典图形,如何设计变式例题开展教学。

1.基本图形和结论呈现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 OP平分∠AOB,PA⊥OA,PB⊥OB

∴ PA=PB

在上面的图形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ΔOCPΔODP,从而得到OC=OD,∠CPO=∠DPO

2.例题解析

例1:已知:如图,AD是∠EAF的角平分线,DE⊥AE,DF⊥AF,E、F分别为垂足.

思考:(1)图中有哪些三角形全等?

(2)EG和FG的关系?

(3)图中哪些角和∠EAD相等?

设计意图:选取本例,考虑从最基本的图形出发,让学生易于接受并敢于探索,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基本图形,感知如何在复杂的图形找找到信息。

变式1: 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且DB=DC,

求证:BE=CF。

设计意图:由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让学生找到图中包含经典图,通过图形可以得到一些结论,为证明ΔBDEΔCDF提供条件。

变式2:已知,如图BD为∠ABC的平分线,AB=BC,点P在BD上,PM⊥AD于M,PN⊥CD于D.

求证:PM=PN。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到图中包含经典图形,但要得到结论,条件中缺少BD平分∠ADC,学生进一步思考就可以找到思路。

变式3: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點F在AC上,BD=DF。求证:AB=AF+2EB。

设计意图:初中几何题经常涉及到线段相等,但是涉及到线段的和倍关系不多,学生很容易被题目的结论吓倒。此题还是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到经典图形,并利用其基本结论AC=AE,从而把结论转化为证BE=CF,这样学生就容易找到思路。

变式4:如图,BD是∠ABC的平分线,DE⊥BC,垂足为E。若SΔ ABC =36cm2,AB=18cm,BC=12cm,求DE的长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造辅助线,题中的条件包含角平分线和一个垂直,学生为了构造基本图形,会构造另一条垂线,再根据面积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变式5:如图,已知点C是∠MAN的平分线上一点,B、D分别在AM、AN上,且CD=CB.问:∠ADC和∠ABC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题目中角平分线联想到角平分线的性质,过点 C分别作AN和AM的垂线,垂足为N、M,从而构造经典图形,进一步利用基本结论解题。

3.教学感悟

几何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悟几何图形和理解图形,从整体感悟几何图形的结构特征,从线角关系理解图形的内在联系,从而为解体提供解题思路和方法。将复杂的图形回归简单,要有智慧、有能力、也要有决心。其实每一道几何题都是由课本中的一个或几个图形综合而成,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掌握经典几何图形,从而感受几何带来的魅力。

猜你喜欢
变式教学
注重初中数学试题的变式教学
变式教学促进生本发展性课堂评价的分析
变式教学,不可忽视的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课堂中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变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变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应用途径
透过现象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