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训练对屈光性弱视患儿视力水平的影响

2021-10-18 10:07卢亚梅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弱视屈光视力

刘 佳 卢亚梅 张 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眼科 清远 511500)

弱视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其可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弱视及屈光不正性弱视等几大类,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都属于屈光性弱视,弱视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对患儿有非常大的危害,甚至可能导致患儿的眼睛出现终身残疾的现象[1]。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干预模式为屈光矫正联合遮盖疗法,其主要通过佩戴矫正器并遮盖健眼,刺激患眼达到治疗的目的,但因患儿临床依从性差,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视功能训练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干预模式,其包含较为完整的训练系统及视功能诊断功能,其对弱视的干预治疗仍是学者和医师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视功能训练对屈光性弱视患儿视力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接诊的132例屈光性弱视患儿分组,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6例。对照组男32例,女34例;年龄4~8岁,平均年龄(5.79±0.38)岁;视力0.4~0.6,平均视力(0.60±0.04);弱视程度:轻度弱视28例,中度弱22视例,重度弱视16例;弱视分类:屈光参差性弱视33例,屈光不正性弱视33例;单眼33例,双眼33例。试验组男33例,女33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6.32±0.43)岁;视力0.4~0.7,平均视力(0.62±0.06);弱视程度:轻度弱视26例,中度弱24视例,重度弱视16例;弱视分类:屈光参差性弱视3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34例;单眼32例,双眼34例。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弱视诊治指南》中[3]诊断标准者;(2)入组前未接受其他干预者;(3)未合并眼部器质性疾病者。

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法配合者;(2)言语障碍,不可沟通者;(3)眼部先天性发育不正常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屈光矫正联合遮盖疗法干预:(1)屈光矫正:根据患儿验光实际情况进行试镜度数的制定,但要求散光度数不能改变,并将球镜度数降低1/3~3/5后完成配镜;(2)遮盖疗法:在进行测试之前,使用视力表检查患儿的双眼视力度数,若发现患儿单眼弱视或双视力相差3行及以上者,遮盖治疗时间为2h/d,每周治疗6d,而双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下者,遮盖治疗时间为2 h/d,每周治疗4d。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视功能训练干预:(1)精细目力训练:对患儿进行包括穿针引线、精细找不同图片和平板练习等,30min/d;(2)眼部按压:在患儿闭上眼睛以后,摩擦手掌生热,并轻轻按压患儿眼对应部位,持续10s,10次/d;(3)光刺激训练:嘱咐患儿家属每天带患儿进行不短于2h的户外训练,可以陪同患儿进行踢足球、打篮球及打羽毛球等活动,如果天气阴暗,家长也应该陪同患儿进行散步,30min左右即可;(4)视觉融合训练:距离患儿大于45cm处摆放两只钢笔,叮嘱患儿直视钢笔3min后将目光投射于更远的物体,在此过程中,若出现2支钢笔清晰度不同,则应该对患儿的训练强度进行增加,并遮住清晰度较高的优势眼,对患眼进行重点训练,5次/d;(5)快速眨眼训练:指导患儿进行快速的眨眼动作,每20s内眨眼次数控制在3次左右,在进行头部及眼睛摆动时,患儿应盯着视力表或者书本中的文字,5min/次,每天大约训练4次左右即可。患儿家属需进行相应的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后方可陪同患儿参加全程的训练,采用医院和家庭结合的训练模式,可提高患儿的训练质量及训练的积极性。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干预前后双眼融象功能及视力水平。

(1)干预效果:视力水平正常,且半年不减退者记为痊愈;视力水平显著提高且在5.0以上者为显效;视力水平在5.0以下,但提高2行及以上者记为进步;视力水平未达上述标准,或者退步者记为无效。

(2)双眼融象功能:分别在40cm及6m处为患儿行Worth4点测试,若患儿看到4个点为有正常双眼视则记录为双眼融象功能正常,若有1处及以上异常,则记录为双眼融象功能异常。

(3)视力水平:在干预前后患儿进行标准视力表检测,并记录患儿相应的视力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干预效果比较[n(%)]

2.2 双眼融象功能比较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融象正常率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双眼融象功能比较[n(%)]

2.3 视力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经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视力水平比较[n(%)]

3 讨论

随着我国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早早就接触到电子产品,这给孩子的眼睛带来一定的负担,其中弱视患儿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弱视患儿的眼睛往往没有器质性损害,因功能因素导致患儿的视力水平低于0.9,且矫正视力也未达到正常水平的现象[4]。以往常用的屈光矫正联合遮盖疗法干预模式,其虽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但并不能改变患儿的双眼融象功能,导致出现临床接受度低的现象。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干预模式,提高患儿的视力水平是目前临床上待解决的问题[5]。

视功能训练是一种内容全面且较为有效的训练模式,其主要由精细目力训练、眼部按压、光刺激训练、视觉融合及快速眨眼训练等5项组成。其中精细目力训练可以通过对患儿进行穿针引线等精细化操作,提高患儿的视力水平;眼部按压可以通过对患眼进行按摩,促进眼部肌肉放松,调节眼疲劳,同时还具有促进眼周围血液循环的作用;光刺激训练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户外训练活动,达到患儿感光系统功能训练;视觉融合通过不同距离的直视训练患儿的融合功能;快速眨眼训练可以锻炼眼部的肌肉,更好的提升患儿的专注力。同时家属参加严格的培训考核后,在患儿训练过程全程陪同,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的依从性和培训质量[6]。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5.76%,与常青等[7]的研究中指出,视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儿童屈光性弱视的治疗效果相同。分析原因是视功能训练督促家长全程陪同且参与训练,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依从性,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弱视患儿存在单独视标远大于双眼并列视标的能力,即患儿的融象功能存在异常。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融象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视功能训练进行专项的视觉融合训练,通过让患儿直视不同距离的物体,达到改善双眼融象功能的目的,提示视功能训练可提高屈光性弱视患儿的干预效果,改善双眼融象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提示视功能训练可提高屈光性弱视患儿的视力水平。肖晖等[8]的研究中指出,注视训练结合屈光矫正看提升弱视患儿的视力水平,与本研究结果较为相似。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视功能训练可通过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放松眼周围的肌肉,并通过家属陪同参与训练,提高患儿的锻炼配合度,进而达到提高视力水平的作用。

综上所述,视功能训练可提高屈光性弱视患儿的干预效果,改善双眼融象功能,提升视力水平。

猜你喜欢
弱视屈光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保护视力等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中医特色眼健康管理模式在儿童弱视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某单位职工屈光不正患病情况分析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视力测试
眼的屈光参差及配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