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要素,学习传统文化

2021-10-18 16:31仇成梅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6期
关键词:赵州桥自然段要素

仇成梅

“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传统文化口口传诵,代代传习,成为祖国发展的命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将“传统”融入孩子的血液,用“国学”点亮生命。另外,该教材是结合语文要素编排成的,意在启发学生跳出零碎化的单个知识点的束缚,从整体上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可见语文要素对教学有参考和借鉴作用。那么,如何将语文要素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知识,如时代背景和传承过程,由浅入深,不断渗透,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理解,使之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围绕“传统节日”的主题编排了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科技、建筑、艺术以及综合性内容《中华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展示、评比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中,教师要以“单元”为整体,重视教材的知识序列,学会深入研读教材、整合教材、使用教材。这样才能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有效地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学习。

一、研读教材,聚焦要素

讲解语文要素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比如亲身实践、创设情境,要想充分吸收这些要素和语言句式,还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通过感受语言现象,在揣摩感悟中积累词汇句式,体悟文字蕴含的情感。

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如何准确精炼地描述事物的特点。《赵州桥》一文课后编排了这样的习题:“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那么在教学设计时应如此:1.默读深思,思考品味。默读课文,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是怎样表现这一特点的?2.交流感悟,积累语言。(1)交流栏板上雕刻的龙的不同姿态。(2)出示图片,学生仔细观察龙的各种姿态。(3)动作演示,理解“缠绕”“双龙戏珠”等词语的意思。(4)看图介绍桥栏上雕刻的各种龙的姿态。(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教学小结。通过精心设计,层层深入,学生发现作者是围绕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用“有的……有的……”句式写出龙的姿态,从而感受到赵州桥的美观。

如果教师不深入钻研教材,直接让学生读第3自然段,然后思考问题:这段话是怎么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如此一来就变成了机械化的语言训练,将语文要素的练习凌驾于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之上,或许通过强化训练,学生会了解到语文要素的基本知识,但对赵州桥的“美观”却不能够感同身受,不能真正体会到我国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因此,如上的教学设计,将单元的语文要素和“赵州桥的坚固美观”有机融合,学生获得知识后也能自如地运用知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丰富了其文化底蕴。

二、建立联系,有效衔接

这个单元还设置了部分非重点文章,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式的阅读体系。当然,每一篇课文都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比如精读课文,主要是学习单元要素中明确提出的学习方法;略读课文主要是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明确每一篇文章的独特性以及该文章在整个单元中的意义,观察课文之间的联系,明确培养学生语文要素的要点。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用《赵州桥》一文中学到的語文要素来理解这篇课文,前后联系,复习与实践并举,实现知识点的有效衔接。

关于《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教学中可以做如下设计:1.品味古都风貌。带领学生重点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有的……有的……”句式,把画中人物的各种形态展示清楚。2.感悟生活情景。从这幅画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八九百年前人们的生活。比较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第三自然段是列举式描述,而第四自然段则是突出最有意思的场景来写。3.体会精湛的技艺。作者是在大量考证史料后写成的文章,从中体味张择端绘画技艺的细致与传神,一笔一画将北宋都城的繁荣和市民生活的百态尽收眼底。4.欣赏《清明上河图》。出示《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图,特别是关于桥北头的场景,可以用动态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从中感受《清明上河图》背后的历史与画作本身的艺术价值。5.介绍《清明上河图》。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这幅图名扬中外的原因,深入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性和传承性。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到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也知道了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样,就将中华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语文要素的学习和运用中。

三、着眼整体,前后勾连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也一样,重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了解学生能力的发展轨迹与发展方向,在教学单元的语文要素时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和学生一起总结基础性的知识点,提取重要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理清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学会有效迁移。同时要前后勾连,层层推进,在实践中实现语文要素的螺旋上升。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有“中华传统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作文。教师在教学之初可以以任务为驱动,调动学生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全面了解学习内容及要求。要点明确之后,钻研教材时既要前后勾连,又要瞻前顾后,在结合文本特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单元的重点难点落实到课时任务中,做到有的放矢。基于此,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以学生的课外探究为主。当然,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要合理、适度地干预和指导,让学生学会科学、持续、有效地开展自主活动,进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若想真正在掌握语文要素的同时学习好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就要从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出发,在整体性思维的指引下,建立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间的联系,体现教材的整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情灵活补充新的教学内容,细化和优化语文要素,将语文要素的学习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有机结合,同时通过感情的凝练与上升,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最终让语文教学在共性与理性中润物无声。

猜你喜欢
赵州桥自然段要素
雄伟、坚固的赵州桥
秋天
赵州桥
美丽的秋天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历史悠久的赵州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