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X线片与DR两种影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诊断效果

2021-10-19 08:35陈斯思
今日健康 2021年9期
关键词:误诊率肋骨线片

陈斯思

(苍梧县旺甫镇卫生院,广西 梧州,543100)

肋骨骨折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创伤性骨折,一般由车祸、高空坠落以及外力等意外事故所致,病情严重者可存在骨折端穿破患者胸膜或肺脏而造成气胸以及血胸等情况,又或者存在复合性损伤与呼吸系统功能异常[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也随着改变,导致肋骨骨折发生率在临床中逐渐增长,对患者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影响,情况严重者可威胁其生命安全[2]。早发现以及早诊断是救治患者病情,改善其临床症状的前提条件,临床以往对于肋骨骨折患者一般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虽有一定诊断价值,但该检查方式漏诊与误诊率较高,极易导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错过最佳治疗时机[3]。随着临床学者不断探索以及影像学技术不断拓展,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被逐渐应用于临床,且根据临床应用结果显著,DR检查技术对于肋骨骨折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对患者疾病诊断以及后期治疗提供依据[4]。鉴于此,本文旨在肋骨骨折应用DR检查技术和传统X线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纳入我院2019.5-2020.5收治的30例肋骨骨折患者,予以所有患者DR检查技术与传统X线片检查,患者男女各12、18例,年龄30-75岁,平均(52.39±1.64)岁,致伤原因:外力击打伤、高处坠落伤、车祸伤、重物砸伤以及其他伤各有5、4、7、5、9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基本资料与病历资料完整;(2)无其他骨折伤;(3)检查依从性良好;(4)年龄范围在30-75岁之间;(5)能够自主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剔除标准:(1)存在恶性肿瘤者;(2)研究中途退出者;(3)存在该两种检查方式禁忌症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就诊期间,对患者的正位以及左右前方的切斜位置都要进行扫描,进而观察患者的肋骨骨折情况,将角度调节为成像模式,以此确保影响能够成像最佳的结果。传统X线片检查:嘱患者检查时保持站立位,扫描其肋骨正位与左右前斜位与左右双斜位,在患者深呼吸时进行曝光,将焦距设定在1.8m,由专业影像学医师分析X线片检查结果,并作出结论。DR检查:使用DR系统技术检查患者胸部前后位,使用自动曝光功能控制检查过程中曝光次数,将电压设定为141kV,将检查所得数据结果传输至电脑中,随后获得DR检查图像。采用DR技术将检查结果所得数据结合肋骨解剖结构进行后续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此获得第二组图像。告知患者短期内需再次进行复查,同样在检查时在患者做深呼吸时进行曝光,按照上述步骤获得第三组图像。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诊断漏诊率与误诊率。根据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判两种检查方式的总满意度,满分:100分,满意:≥90分;一般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漏诊率与误诊率DR检查漏诊率与误诊率(6.67%、6.67%)低于传统X线片(26.67%、30.00%),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漏诊率与误诊率(%)

2.2 检查满意度DR检查护理满意度(93.33%)比传统X线片高(73.33%),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检查满意度(%)

3 讨论

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来看,人体中的第4-7根肋骨,由于自身偏薄,由于其结构较为薄且无肌肉保护,是全身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加上没有任何肌肉的保护,导致这部分的肋骨成为人体最容易出现肋骨骨折情况的部位[5]。一般受骨折位置、患者耐受情况、外力作用大小以及患者年龄等因素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变化,且存在单处骨折与多处骨折的可能性,需要通过准确的医疗诊断技术来确诊骨折严重程度与骨折部位,便于医护人员后期能够更好地开展针对性治疗工作,以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改善疼痛症状,获得最佳救治时机[6]。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肋骨骨折已经成为临床创伤中较为普遍的一项病症。近年来,由于交通、意外、矿业等危险事故发生几率不断上升,导致肋骨骨折的发生机率也在随之上升。但由于出现肋骨骨折病症的人群、年龄以及程度等不尽相同,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具体情况不一,例如肺挫伤,但是,不论是哪一种并发症,如果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为此,患者在出现肋骨骨折的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干预。借助先进的影像技术对患者的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进而采取相应的诊治方案,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不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传统X线片检查技术主要通过显影、干燥、水洗以及摄影等操作步骤将胸部以及肋骨等病症部位显示出来,随后通过一至两名专业影像学医生观察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并做出相应的总结与诊断[7]。尽管影像学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与医学专业知识,但传统X线片检查技术在经过反复成像操作后,可受机器老化、暗室环境、药液、胶片质量以及曝光条件等各种因素影响,严重降低成片质量,并由于传统X线片检查技术观察范围较小,无法对其检查面积进行调节,进而影响影像学医生做出专业判断。此外,肋骨骨折患者因组织结构较为复杂,肋骨均呈环形结构,在检查过程中极易发生胸积液等并发症,或导致影像成片重叠,且无法与周围组织进行对比,骨折隐匿的可能性较多[8]。在检查过程中,影像资料的不清晰同样能够导致医师误诊或漏诊。与此同时,传统X线片保持时间越长,其影像学结果成片的清晰度会越来越低,当患者转院或医生阅片时需要提供清晰的影像资料,此时便需要患者进行二次扫描,不仅延误诊断工作,还会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DR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肋骨骨折中,具有处理功能强、成像快、X射线辐射低、对比度高、图像层次清晰、成像结果便于阅读、分辨率高等优点。而该优点均能够帮助医师更好地做出临床诊断,能够便于其观察病灶部位,及时发现隐藏病情,并做出针对性分析,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效果更加显著,能够应用于全身各处检查,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同时可达到学术讨论与远程会诊等功能,在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误诊与漏诊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表明,DR检查漏诊率和误诊率低于传统X线片,检查满意度高于传统X线片,P<0.05,进一步提示DR检查效果要优于传统X线片,更加易被肋骨骨折患者所接受。另有研究表明[9],对肋骨骨折患者实施DR检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效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肋骨骨折患者应用DR检查技术效果显著,在降低临床漏诊与误诊率的同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该项检查技术的满意度,值得运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误诊率肋骨线片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迷人肋骨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简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X线片发现骨肿瘤要提早的原因。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医院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管理分析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80例肋骨骨折X线及CT诊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