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2021-10-19 05:34贺善侃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新时代

贺善侃

摘   要: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下的重大理论创新,实现绿色发展理念的战略和策略创新、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下的现实发展路径。当代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皆是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指引下所取得的理论与实践的丰硕成果。我们当今的任务是:紧紧围绕“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新使命,开启绿色发展新时代。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21)05-0037-(09)

DOI:10.13852/J.CNKI.JSHNU.2021.05.004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日益成为世人的共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好生活并非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还必然涵盖人类生存环境的清洁美丽。

所谓“绿色发展”(green development),是指把经济、社会和生态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低消耗、低排放、合理消费以及绿色创新为主要特征,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根本宗旨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在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模式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兼顾经济和生态,实现两者良性互动,以开创人类绿色文明新形态。

“绿色发展”这个概念尽管到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提出,但人类对于绿色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却早已形成。从实质上看,人类追求“绿色发展”的根本宗旨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马克思自然观的重要思想。因此,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含着深刻的“绿色发展”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学说

马克思一生中居住在英国的时间最长,而19世纪的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同时英国工业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生态危机,引起马克思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他早期的关于林木盗窃案的政论文章,就已经涉及绿色发展和人们的环境权益问题。其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都有着内容丰富而深刻的有关生态保护亦即今天所说的“绿色发展”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有警世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提出的“人与自然界的和谐”1 思想可以被视为“绿色发展”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绿色发展思想,蕴含于内容浩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诸如社会有机体理论、自然生产力理论、社会全面生产理论、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等。其中,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和自然界是一体化、对象化的关系。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 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明确表达了一个重要观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尊重不依赖于人类而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不仅包括物质活动,而且包括精神活动,都须臾不能离开自然界,甚至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恩赐给人类的“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3 可见,自然与人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相辅相成、互为对象的关系,即人通过自身劳动改造自然环境,同时自然环境也改造人、造就人。“環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4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中介,而且人与自然的这种双向生成关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历史性变化的。

第二,人与自然互相依存、互为对象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以及一切活动得以进行的客观基础。

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形成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客观的自然环境因素,二是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因素,两者缺一不可。自然与人互相依存、互为对象,两者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方面,人以自然为对象,通过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另一方面,人在作用于自然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的反作用,并改变自身。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双向作用过程。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5 人与自然的这种互相依存、互为对象的双向作用的结果就是“人化自然”的形成。正如马克思所说,自工业社会以来,自然已不是完全脱离人类社会的纯粹的“自在自然”,而是不可避免地成为留下人类活动痕迹和人类意志印记的人类的自然,即“人化自然”或者说是“属人世界”。因此,“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互为对象的双向作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应有之义,只是这种统一的程度与互为对象的途径、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改变,而每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也恰恰是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人与自然的统一”的展现。由自然、社会和人共同构成的社会有机体有其促进自身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正是这一规律的体现。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之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根本就在于社会有机体协调发展的规律越来越清楚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第三,人在利用、改造自然时要遵循自然规律。

马克思把尊重自然的客观存在性与尊重自然的规律性联系在一起,要求人类在面对自然、利用自然时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准则:时时处处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面前,人的自由只能是相对的。因为人类活动永远摆脱不了作为其活动的前提而存在并处处限制着其活动的自然物质条件。实际上,当马克思指出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物时,实际上也就承认了人的活动必然受客观规律并且首先是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倘若无视甚至违背自然规律,势必将碰得头破血流。恩格斯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 恩格斯以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为例:“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当地居民——引者注)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2 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一切改造自然的活动都不能站在自然之外,凌驾于自然之上。“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3

第四,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关系密切,自然环境是“原生形态文明”的基础,“原生形态文明”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原生形态文明”包含着未来文明的基因。

马克思在其晚年著作《人类学笔记》中指出,文明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的。脱离了自然环境(条件)基础,整个人类都无法生存,人类文明更无从谈起。基于这一思想,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4 这就是说,整个世界历史均以人的劳动,即人与自然互相依存、互为对象的活动为基础;而由劳动实践衍生的制度(或习俗),是原始文明的延伸。正如马克思所说,所有“现代社会所趋向的‘新制度将是‘古代类型社会在一种更完善的形式下的复活”。5 在《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梳理了大量人类原始的社会制度,指出人类文明发生的终极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形成的合力。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虽然提出于一个多世纪以前,但对于现代文明社会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绿色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6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7 其核心要义在于:统筹协调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有机体协调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通过总结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探索史。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绿色发展理念也日臻成熟。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党和政府逐步明确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并不断推进环保工作的法制建设。1983年,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8 这是中国共產党绿色发展理念形成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中国政府初次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立场和基本观点。1994年,中国政府通过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融入了较系统的环境保护政策与策略,并以此作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依据。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的逐渐强化,无疑促成了绿色发展理念形成史中的一次次重大飞跃。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取得更大进展。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3至此,“生态文明建设”正式上升为我国环保事业的行动纲领。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作为绿色发展理念核心内涵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2012年,党的十八大为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揭开关键一页,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得到又一次显著提升。2013年7月,习近平同志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4同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5 开启了“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6 的新征程。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7 新要求,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道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至此,绿色发展理念被正式列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指导理念。党的十九大将包括绿色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起列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其战略地位得到了新的提升。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到21世纪初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最终形成。这一步步历史轨迹清楚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绿色发展日臻成熟、日臻完善的认识过程。如今,绿色发展理念已被全党全国人民普遍接受、认同,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理念之一。绿色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的时代选择和理论创新,它不仅深刻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使命,而且充分体现了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大国担当。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创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第二,绿色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更深入具体地回答了在当今时代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绿色发展理念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克思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用大众易于接受、便于理解的事物形象深入阐发人与社会、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8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谈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 在此,“绿水青山”即对干净的水源、清洁的空气和优美的人居环境的形象表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即对环境优先、保护环境第一的生态价值理念的生动注释。从学理上分析,习近平同志的“两山”思想告诉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前提是保护自然生产力,只有保护好自然生产力,才能有效发展社会生产力。而要保护自然生产力,必须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生产力。“两山”思想认为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自然生产力,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就能创造“金山银山”,由此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生产力理念——“生态生产力理论”。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重要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原生形态文明”包含着未来文明基因的重要思想,阐明了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统一,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刻思想。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 他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关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美洲玛雅文明等古文明从兴起到衰退的论述,揭示了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而这一规律在我国历史上也得到了印证。在我国历史上,昔日“丝绸之路”上的“塞上江南”、古文明的“璀璨明珠”——楼兰古国,如今早已被浩瀚的大漠黄沙所吞没。对于楼兰古国神秘消失的原因,历史上有多种推测,中科院罗布泊环境钻探科学考察队通过对罗布泊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科学考察得出结论: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干旱逐步加剧,最后导致整个湖泊干涸,而依附罗布泊生存的楼兰人自然也难逃覆灭的命运。至于湖泊干涸的缘由,科学家们认为,其中既有全球性问题,也有地域性问题,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因素。这里所说的“人为因素”,即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正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一个美丽古国消失。马克思認为,现代文明的发展必须以“原生形态文明”的基因为前提和基础,亦即现代文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习近平以此原理为基础,进一步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即谁破坏了绿色,谁也就破坏了文明;谁保护了绿色,谁也就保护了文明。

绿色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在利用、改造自然时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遵循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高速增长、重质量效益、重生态文明、重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等”新特征和新趋势,提出绿色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绿色发展作为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是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发展,是“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绿色发展作为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是“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的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发展不仅要讲速度、讲效益,更需要在增长与保护、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不能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不能简单地以GDP论英雄。绿色发展作为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就是促进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不能仅把发展视为经济问题,而更应将之视为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三、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

在当代中国的创新路径

如果说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下的重大理论创新,那么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的战略和策略创新、制度与实践创新,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下的现实创新路径。

第一,遵循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提出了从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全方位的绿色发展实施战略和策略。

绿色发展理念要从思想观念转化为现实举措,需要通过作为中介的战略和策略在各个领域中指导具体行为变革,从而使理念落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提出的旨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战略和策略主要有:

其一,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这里所说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指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更是指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的调整。在资源配置方式即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结构发展模式上,要摒除那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置生态于不顾的传统粗放型模式,发展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的新型模式。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济发展经历了“无色发展—黄色发展—黑色发展”的演进过程。对应“无色发展”历史阶段的是人类的原始文明形态。这一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经济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因而所谓“无色发展”,实际上是几乎“不发展”,此时人和自然处于原始的和谐之中。“黄色发展”历史阶段即人类的农业文明形态,是以黄色土地为象征的农业发展道路。在这一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的矛盾还相对平缓,因主体的破坏性活动而导致人、自然和社会相冲突的“异态化”现象也并不明显。到了工业文明阶段,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升,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自信心”也空前高涨,然而人类也因此一度走上不顾后果而无限度掠夺自然资源的“黑色发展”道路。工业文明的“黑色发展”方式创造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丰富的财富,但同时也导致人与自然最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实践证明,“黑色发展”不仅难以满足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需求,而且带来不可忽视的巨大生态危机。因此,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发展方式——“绿色发展”,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定的经济发展方式决定了特定的人类文明形态,人类文明形态的转型必然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为前提。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绿色文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其二,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指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社会都要提高认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他还指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希望企业再接再厉。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1 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进一步强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这里所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涵盖面很广泛,是“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全方位、全过程推行。2

其三,把大力发展绿色技术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绿色技术是构筑绿色经济的物质基础,是绿色发展的技术依托。绿色发展理念极为重视发展绿色技术,包括:加快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要通过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等,引领整个产业体系走向健康、环保、安全和低碳,引领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以上战略和策略创新,从经济运行方式、资源利用手段以及技术支撑三个方面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

第二,切实保障绿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实现制度创新,建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绿色发展是一个从“浅绿”到“深绿”的逐步深化过程,大致经历三个层次:一是注重“青山绿水”的发展结果;二是不仅要看得见的青山绿水,还要注重经济发展模式的绿色化;三是更为注重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第一层次只注重发展结果的为“浅绿色”发展,第三层次注重制度体系的绿色发展才是“深绿色”发展。之所以注重制度的发展是深层次的发展,是因为制度问题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多与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有关。正如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所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 从这个意义上说,“深绿”的发展才是最根本的。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发展观念和模式的“绿化”已逐步从理论研究层面进入制度设计的“深绿”层面。2015年4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则具体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构建生态文明体制的目标任务,包括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以及责任追究制度。这一系列重要制度的构建与创新对推进生态文明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绿色发展的制度设计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陆续发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一是生态环保法制不断健全。2013年9月和2015年4月“气十条”和“水十条”先后发布实施,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誉为“史上最严”。二是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空前。压减燃煤、淘汰“黄标车”、整治排放不达标企业、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等一系列的环保治理措施重拳出击,带来更多碧水蓝天。三是生态保护投入力度空前。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

第三,绿色发展理念指引绿色发展实践创新,营造绿色发展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开创性和长远性的工作,推动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局性、革命性、历史性变革,是我国绿色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其一,政策创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生态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对发展的评价。失去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不仅不可持续,甚至已获得的发展成果也会功亏一篑。由于忽视对生态的保护,我国曾经水源危机和“雾霾”事件在多个城市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频发的生态环境危机警示国人,解决环境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和社会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根基。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主要表现为:

一是提出与践履了一種全新的“生态民生观”。“生态民生观”的核心意义在于“生态就是民生”。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水的清洁与否、空气的清新与否、食品的安全与否、生态环境的优美与否,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所占的权重不断增加。毫无疑问,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党和政府必须面对并妥善处理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4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要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老百姓以绿色家园,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这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和根本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二是确立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行动策略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我国新时期的基本国策,这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绿色发展即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行动策略在实践层面实现了多重创新:(1)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的进行调整和改造,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伦理观念和文化。(2)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进行重大变革,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3)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为原则,建立和完善全新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4)实现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5)实现以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为特征的消费理念创新,等等。

其二,实践路径全方位转型:形成绿色发展大格局。绿色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实施绿色发展需要改变原先单纯依靠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方式,使相关各方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格局。绿色发展共生格局的形成需要党、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大众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实现实践路径的全方位转型和创新。

首先,绿色发展需要党和政府发展理念的绿色转型。党和政府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自觉,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优化和社会和谐作为执政和行政的重大价值追求,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绿色发展需要企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企业是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坚持通过绿色生产夯实绿色发展的根基是企业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必须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纠正企业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将环境责任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坚持清洁生产、循环生产、低碳生产,以绿色管理、绿色技术、绿色营销、绿色品牌、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开拓市场,从而实现企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这是绿色发展的主渠道。

最后,绿色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思想行为的绿色转型。广大人民群众是绿色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社会治理和绿色发展的主人翁。绿色发展最终要落实于人民群众,付诸大众的实践行动。人民群众参与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以产生较低的能源消耗、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为原则的消费活动。绿色消费是一种生态化消费方式,体现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要求,实现了消费的可持续性,践行了绿色发展观。习近平指出:“要倡导推广绿色消费。……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1 绿色消费是消费理念的重大创新,它实现了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三大转换:从过度向自然界索取、一味寻求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向兼顾自然的承受能力和遵循生态规律的生活方式及消费方式转换;从只注重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向将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结合起来并以精神享受为主的生活方式及消费方式转换;从只满足于当代人需求的生活方式及消费方式向兼顾后代人需求的生活方式及消费方式转换。

四、结语

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指引下开启的中国绿色发展现实创新路径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据权威部门确认,“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和9项约束性指标已超额圆满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重要成效,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国已经提前并超额完成对外承诺的2020年绿色发展目标。

现如今,绿色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并渗透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把“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把“美丽”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意味着国家富强离不开人民福祉、环境优美以及生态良好。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总要求,同时确定了时间表:“确保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1 党的十九大后,我国已进入绿色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承期,在完成2020年绿色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要为2035年乃至21世纪中叶的绿色发展目标奠定基础。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大主要目标中,“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赫然在目。2021年开启的“十四五”时期,是中国人民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关键时期。无论就“十四五”时期的短期目标还是放眼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十五年远景规划,“绿色发展”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使命。依据“十三五”期间“绿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十四五”时期的制度与政策建设依然是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目标及其实施纲要的实践规约作用,紧紧围绕“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新使命,构建好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治理制度体系、跨部门跨行业和面向大流域区域的协同联动(一体化)行政监管治理体系,以及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

总而言之,我们今天所有的“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成果都是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指引下取得的,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的最新成果。

Marxs Theory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HE Shankan

Abstract: The idea of green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of Marxs theories 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nature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he strategy and tactical innovati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to realize the idea of green development are the realistic development paths of Marxs theory 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he major achievements of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the fruitful resul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s theory 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Our current task is to focus on the new miss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modern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and start a new era of green development.

Key word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nature; green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w era

(責任编辑:张   蕾)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