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设计中褶的应用分析

2021-10-22 01:26季凤芹
纺织报告 2021年9期
关键词:童装体型款式

季凤芹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1 褶的类别

褶,在汉语词汇中指衣服折叠形成的印迹。服装中的褶主要分规律褶和自然褶两大类。

规律褶是将面料通过折叠形成的褶,也称褶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褶裥可以通过折叠的尺寸、方向和数量形成有规律的排列,表现出一种端庄之感[1]。规律褶变化丰富,可以往同一个方向排列,称为百褶;也可以相对排列,称为工字褶(图1~2)。规律褶具有强烈的秩序感,服装被穿着后,随着人体动作又呈现出宽松舒适、灵活多变的特征,应用极其广泛。规律褶在工艺上可以是一端打褶固定,另一端展开;也可以两端同时打褶固定,中间展开;还可以在褶的表面进行部分固定,或辑压明线强调装饰性。

图1 百褶裙摆女童装

自然褶又分为波浪褶和碎褶,波浪褶有时也被称为自由褶,是将一定宽度的衣片裁剪成类似扇形的形状,将内圈布料拉直后缝合在另一衣片上,从而形成波浪状的褶(图3)。碎褶是在衣片边缘通过缝线收缩使面料起皱的一种造型,起皱后面料会形成长短不一的起伏,使衣片更具有空间感和蓬松感(图4)。自然褶外形生动自然,在童装中运用广泛,运用的部位也很多,如领口、袖口、下摆、前胸、后育克等。

图2 领部背部有工字褶的女童风衣

图3 底摆波浪褶女童外衣

图4 腰部袖口有碎褶的童装

2 儿童体型特征

儿童的体型特征为头大、颈短、肩窄、肚凸、四肢短,躯干部分从正面看为“H”形,从侧面看,由于后腰凹陷,肚凸明显,因此整体为“S”形。这种儿童体型的特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的增加而逐渐趋于平缓,到了青少年时期,随着身高不断增高,头颈和四肢逐渐修长,肚凸也逐渐变小,整体躯干廓形向“H”形慢慢转变[2]。

3 童装设计中褶的适用性

从侧面看儿童的躯干廓形,前部不仅是肚凸,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胸肚凸。儿童肚凸范围很广,从领窝点开始,经胸部、腰部、腹部,直至会阴部,整个躯干全部向前凸出。其中,最凸点位置为肚脐附近,正因为儿童的这一特性,在进行儿童上衣前片的结构设计时,减少肚凸量,同时兼顾服装造型的美感、时尚感和舒适度,是结构设计工作的重点[3]。因整个服装前片为凸起状态,所以各种褶的设计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极具实用性。

4 童装设计中褶的应用

由于儿童体型的特殊性,要求褶的设计不仅要符合体型特征,还要符合儿童日常生活和生理活动的特点,充分满足其活动和成长的变化需求。

躯干部分是儿童体型特征相对集中的部位,因此,童装中前后衣片的设计是重点。根据对儿童体型的分析可以发现,童装的前片应为凸起的“O”形,侧面为“H”形,后片为内凹的“S”形,因此,应根据儿童体型的走向对褶进行结构设计。

4.1 前片褶的设计

在童装前后衣片的结构设计实际操作中,可以在肩部、前胸部、后肩胛部等部位进行褶的设置,这是为了满足儿童肩窄肚凸的特点,增加衣片腹部的围度量。在婴幼儿到大童的成长过程中,儿童的肚凸量是不断变化的,婴童肚凸较大,且起凸点位置偏上,因此,褶的位置多位于领口、肩部、胸部等。褶的另一端为活褶,指向肚凸最高点(图5),且褶量较大[3]。此种褶的设计变化灵活,肩颈部的褶端可以做成有规律或无规律的碎褶,做缝可以外露,作为花边装饰,是一种很受儿童喜爱的款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童肚凸量减小,起凸点的位置下移接近腰线,褶的设计也随之下移,可设置在胸围线以下、腰围线以上(图6)。中童装衣片中褶的设计,因视觉美感的需求,褶的展开无需再直接指向肚凸,而通常以裙摆的形式出现,既满足了肚凸的围度需求,也从款式的比例上优化了视觉美感,保留了童装活泼可爱的属性,同时又比婴幼装更显端庄大方。

图5 婴童装褶的设计

图6 中童装褶的设计

4.2 后片褶的设计

儿童背部的肩胛突出不明显,虽然腰部内凹,但在正常的活动和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对服装贴体度的需求,因此,背部褶的设置在大多情况下是为了与前片褶的造型相呼应,使服装整体风格呈现出一致性和协调性,通常设计的褶量也较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肢体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为了不妨碍儿童的活动需求,服装后腰位置通常也不做收腰款式,仍然以设置较大放松量的宽松款式为主。因此,背部的褶量即便不大,也能满足儿童日常的活动需要和成长需要。

4.3 满足活动需求的褶的设计

为了满足儿童身体局部活动的需求,在进行褶的设计应用时,除了要满足儿童的体型特征,还要考虑儿童的运动规律。从婴儿开始,活动量呈现出逐渐增大的发展趋势。婴儿时期以摆动四肢、扭曲身体、翻滚为主;幼儿时期以攀爬、走动为主,逐渐可以实现奔跑和跳跃等动作;进入中童期后,各种体育活动激增,活动幅度明显增加。为了满足儿童不同时期的活动量需求,褶不仅要设置在合理位置,还要具有足够大的褶量来满足活动量。

合理的褶的设计不仅能补足服装的活动量,还能为款式造型的多样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4]。童装衬衫后肩胛位置通常与成人款式一样,会设计一些褶造型,这些褶量不大,正好可以弥补手臂前倾的运动量。手肘和膝盖也是活动量较大的部位,这些部位的活动方向、角度都有一定规律,反复活动的次数较多,因此在一些运动服等功能性服装中,在上衣袖肘和裤子中档位置设计一些横向褶量,能保证手肘和膝盖的活动需求量(图7)。

图7 膝部横向褶

4.4 满足闭合功能的褶的设计

在童装中,还有很多褶的设计是为了方便穿脱服装。儿童的四肢较短,力量也小,穿衣、脱衣的动作灵活度不高,尤其儿童到了3周岁,开始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必须学会自己穿脱衣服。此时,穿脱是否方便是很多家长选择童装时重点考虑的因素。领口使用松紧带的套头式上衣设计,在领部形成自然的碎褶,由于具有弹性,既能满足儿童较大的头围可以自由穿过,又方便穿脱,是中小童套头服装中常用的设计方法,手腕处的碎褶结合松紧带的使用也是同样的原理(图8)。童裤的腰口也常使用松紧带收紧,既能保证臀围的放松量,也方便儿童穿脱,由于松紧带的抽缩,必定在腰口形成一圈碎褶(图9)。

图8 领部腕部碎褶

图9 裤腰口碎褶

4.5 满足装饰功能的褶的设计

为了体现儿童活泼可爱的精神状态,不规律的碎褶也经常被用来装饰服装。儿童服装的领型多以无领或无领座翻领为主,这是因为儿童的脖子较短,不适合有领座的领型。为避免单调乏味,翻领领面常用褶进行装饰,或者在边缘处用褶边装饰,使领子显得更加立体丰满、蓬松可爱。褶还可以用来装饰在服装其他部位的止口边,起到强调造型特征的作用。这一类的设计往往还能结合不同的材质,使服装的视觉效果更加多样化,通过精致的工艺,彰显服装的品质(图10)。泡泡袖是一种褶在袖子中应用设计的常见款式,不同的袖型结构,可以变换出形式多样的造型特色。袖山部分可以抽褶,袖口部分也可以抽褶,袖身中任何一条分割线都可以使用褶的设计,进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泡泡袖造型。

图10 门襟止口的装饰褶

5 结语

在童装设计中,褶是常用的设计语言,在设计应用时,如何设置使用部位、如何设置褶量、规律褶如何安排褶的数量等问题是考验童装设计师设计能力的一道难题,设计师必须全面了解并掌握这些规律,再结合新材料、新工艺、新趋势,才能开发出好的产品。

猜你喜欢
童装体型款式
校车连体型主动式安全气囊保护效果的研究优化
科学家发现体型比手机还小的恐龙化石
红与黑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Dream Bag
2017中国即墨童装节将在山东即墨举办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
最火的单品款式
我们正走向矮人世界
初为人母的着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