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文化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2021-10-22 13:37苏林静
魅力中国 2021年30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服饰思政

苏林静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服饰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其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对于促进我国发展,树立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以下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培养大学生良好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内容涉及绘画、音乐、舞蹈和诗歌等,其与艺术关联紧密,并且,传统服饰文化也有丰富的审美哲学思想,进而具有相对严密的服饰美学。同时,中国服饰文化中还潜存着明显的人文精神,即个人的成功和自我的成长等,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个体和集体的发展。另外,西方文化服饰与中华传统服饰相比,更加注重礼仪性、舒适性、地域性、美学性,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得以产生,其原材料、服装样式、服装图形等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服饰多样化,这些在得到满足后,更注重人们的穿着需求和审美要求,进而推动了传统服饰文化流传。中国服饰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立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塑造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高贵品质和素养。

(二)理解更深层次的中国传统文化

现阶段,西方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中,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传统服饰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美好的向往,展现出了高超技术、流露出人民的情趣,通过将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国服饰文化等进行相互融合,能够让大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通过视频播放和实践探究掌握更深层次的高超技术,领略传统服饰的不同和相关细节,进而能够建立积极向上的自信,激发起大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另外,传统的服饰文化中还具有丰富的伦理和宗教等理念,例如:汉服在设计时注重“中庸”和“求和”“整体”等理念,这种理念的剖析和挖掘,对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品德、道德素养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受到多元思想的影响,使得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或者民族精神等遭到严重冲击和弱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革命精神和文化理念等也渗透在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中。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需要以传统文化为价值的引领,在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以建立文化自觉,形成价值的共识增强文化自信,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巨大贡献。

(四)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性

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主要路径,它们的融合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进而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高校思政教育比较重视人文性,通过让大学生接受文化的孕育和熏陶,能够实现思政课堂的转型和升级,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日常的生活中规范自身的行为,并充当传承者对服饰文化中的人文意蕴进行宣传。

二、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与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加大对中国服饰文化的宣传力度

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对中国服饰文化中所展现出的内涵等进行挖掘,在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以让更多新时期的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服饰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学中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让服饰文化在大学生心中占据一定的分量,成为增强他们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主要来源,对一些外在的思想进行自觉的抵御。例如:鼓励学生开展线下的讨论,并收集关于传统服饰相关的资料,如对衣服款式和衣服材质等的变化进行子资料的收集,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在课堂中。

(二)挖掘传统服饰文化中的教化功能

古代服饰与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需引导学生用现代+传统的审美眼光,挖掘出传统服饰中所展现出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质,如:传统服饰图案中的梅花、荷花等,其代表着一个人的清廉和傲骨,这些都有着一定的教化功能,因此,学生们在设计时,应该从传统服饰中取其精华,使得现代服饰更具民族特色。同时,再将传统教育与美学教育的相互融合,以发挥出思政教育中的美学功能,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另外,在挖掘传统服饰文化的教化功能时,可以以时间轴为背景,在设置不同的课程德育目标,实施更好的思政教学。如表1 所示:

表1 思政教育内容的思政教育

另外,为了体现出传统服饰文化的教化功能,高校需充分发挥出区位的优势,根据不同地方的特色,开发出传统文化校本教材。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到传统服饰传统文化,如:刺绣文化、水墨色彩、丝绸文化等,还能够对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予以了解。如:汉族的服饰、回族服饰、羌族和傣族等服饰。同时,高校还应该整合自身的资源,收集有用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将他们改编成教材后,以充分发挥出思政教育的教化功能。

(二)创新教学的方法

其一,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即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有选择性的挑选出与教育的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案例,以使得思政教育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被保留下来,生成了很多经典故事,这些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思政教育意义。因此,思政教师需要灵活使用这些教育资源,在选取经典案例后,适时的将其融入到思政课堂中,例如:在讲解“坚定理想信念”这节内容时,思政教师通过讲解相关的案例和完整的设计等,能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案例中的理想信念内容,从而给予学生更加形象的思政教育。

其二,运用专题教学法。即围绕主题开展教学,因此,主题需要明确,且具有教育意义。如:丝绸之路上服装变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等专题,通过专题的探讨,让学生在课前对资料等进行收集,在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知后,学生们针对于专题开展深入探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

(三)结合新媒体开展有效融合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思政教师通过在课堂中播放与传统服饰相关的纪录片或者影视剧等,直观的让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刻了解,还能够领悟到中华儿女为了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等所付出的辛苦、决心,帮助大学生通过视频的学习和感染,为了传统文化、为了祖国的强大等而做出最大的努力。例如:视频中所播放的一股“中国风”,视频中的服饰都是汉服和旗袍,人们走在街头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宣传。

(四)借助第二课堂弘扬传统服务文化

思政教育课堂中还可以搭建第二课堂,通过组织举办服饰文化知识竞赛、服饰文化讲座、举办文化讲坛等,以帮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了解到传统服饰文化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和丰富内涵。另外,高校还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挖掘和研究,在制作出更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后,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中,进而为弘扬中国服饰文化等提供良好的平台,使得中华服饰文化更好的应用到思政教育课堂中,引导大学生构建更加积极乐观的精神,提升思政素养。同时,思政课堂中还可以组织开展汉服竞赛活动,通过汉服的比赛,以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传承,还能够感受到汉服所承载出的文化价值,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思政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站、班级QQ 群或者微信群等,定期的推送中国服饰文化方面的信息,在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基础上,对其取得的成就等有目的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服饰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等,以将传统服饰文化深深的印在大学生心中。

思政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入工厂或者走入民族地区,在深入其中,对传统服饰的艺术、传统服饰的色彩和图案设计、编织、刺绣等进行直观的了解,通过实践和与这些“工匠”们学习,以了解到传统服饰工艺制作的博大精深,进而锻炼学生的意志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五)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队伍是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因此,他们传统文化素养也直接关系到思政教育的高效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更加专业、有能力的教师队伍对实现二者的融合发挥着重要作用。

1.开展对教师队伍的培训。

学校通过增加培训的收入,对资源进行整合和拓展,为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等提供重要平台等,都能够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同时,高校思政的教师在研修期间,通过增加传统服饰文化方面的内容,并邀请这方面的专讲进行专题的讲座和研讨,进而为教师掌握更多优秀文化等提供便利的条件。

2.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

设置专门的课程,能够让教师队伍学习到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为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评职称、绩效考核等手段,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加深刻的理论知识,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力。

三、结语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人民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更加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在沉淀后留给了后人更多的思考。同时传统文化的中所体现出的独特教育价值和展现出的气度神韵等提供了精神的支撑。因此,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思政课堂中需要深入挖掘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后,才能够将传统的服饰文化进行传承。高校思政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的对塑造大学生人格,培养他们高贵的品质、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具有可行性,能够使思政课堂赋予新的活力,有效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服饰思政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非遗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的融合
服饰文化研究及其新时代价值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