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分析

2021-10-23 08:06张向峰陆凤霞李会娟张志英邓佩佩高香花靳秀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百日咳痉挛性病原学

张向峰,陆凤霞,李会娟,张志英,邓佩佩,高香花,靳秀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类百日咳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肺炎支原体、副百日咳杆菌、腺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会经飞沫以及空气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儿机体正常发育[1]。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普遍存在咳嗽时气促、面色潮红、口唇发绀、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等症状,单靠临床症状盘点患者病情难度较大。基于此,本研究选定本院收治的200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定本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组。2017年(48例):女性21例、男性27例;年龄在7个月-6岁,平均(3.06±1.14)岁;体重在6.8-31.4kg,平均(19.62±4.56)kg。2018年(51例):女性24例、男性27例;年龄在7个月-6岁,平均(3.05±1.11)岁;体重在7.1-31.2kg,平均(19.57±4.51)kg。2019年(47例):女性22例、男性25例;年龄在10个月-6岁,平均(3.04±1.12)岁;体重在7.5-31.1kg,平均(19.57±4.51)kg。2020年(54例):女性24例、男性30例;年龄在11个月-6岁,平均(3.04±1.11)岁;体重在7.5-32.1kg,平均(19.96±4.42)kg。四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均符合《儿科学》(第9版)诊断标准[2],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性疾病的患儿,患儿家属无法正常沟通者,中途转院者,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儿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病季节: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实验室检查以病原学检测为主:在患儿入院时,以一次性吸痰管与痰液收集器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痰培养。取鼻咽部分泌物,检测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采集5mL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常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IgM以及衣原体。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软件检验,Fisher精确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200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最为常见,详见表1。

表1 临床特征

2.2 发病季节分布情况 2017年-2020年,类百日咳综合征在春季和夏季的发病率较高,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各年份间发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发病季节分布情况

2.3 病程比较结果 2017年-2020年,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病程以7-14d最为常见,明显高于<7d、>14d,各年份间病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病程比较结果

2.4 实验室检查比较结果 2017年-2020年,白细胞计数以10×109-20×109/L为主,明显高于<10×109/L、>20×109/L。各年份间白细胞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年份间病原学阳性、痰培养阳性结果比较,P>0.05,详见表4。

表4 实验室检查比较结果

3 讨论

类百日咳综合征在1岁以下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主要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呼吸道屏障功能不健全以及免疫系统不完善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3]。类百日咳综合征在春季和夏季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与病毒等微生物活动活跃,空气温湿度较高,患儿容易发生睡眠障碍,免疫功能及抵抗力较差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此外,夏季空调的使用率较高,室内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是导致致病菌生长的重要因素,部分医院使用中央空调,会加快致病菌传播,引发院内感染[4]。本研究显示:类百日咳综合征在春季和夏季的发病率较高,2017-2020年,春季的发病率分别是43.75%、41.18%、42.55%、31.48%,夏季的发病率分别是35.42%、31.37%、40.43%、42.59%,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类百日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复杂,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此外,雾化吸入、进食方法不当以及呕吐物堵塞也会引发类似的症状[5]。

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症状与百日咳患儿临床症状极为相似,均存在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痰鸣、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等症状,同时伴有出汗、气喘等症状。当类百日咳综合征急性发作时,患儿会出现不断的短咳声,呼气声极为明显,伸长吸气后会出现下次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直至将痰液咳出为主[6]。咳嗽剧烈的患儿会双手握拳,睁大两眼,同时存在表情痛苦、唇色发绀以及面红耳赤等症状,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是导致家属不能及时将患儿送至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容易将其与喂养不耐受、呃逆等混淆[7]。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病情易反复发作,会导致回心血流量受阻,出现瘀血等情况,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结膜出血、眼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等症状,同时伴有食欲减退等。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容易引发惊厥、窒息等,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本研究显示:157例患儿均存在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症状,占78.50%,其次伴有喘息、面色潮红等症状。与武银银[8]等研究结果接近。

本研究显示:白细胞计数以10×109-20×109/L为主,明显高于<10×109/L、>20×109/L。表明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病原学、痰培养方面差异性不大,说明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病原学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目前,临床对于类百日咳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基本成熟,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氨溴索以及山莨菪碱等为主,目的是减轻呼吸道负担。类百日咳综合征的治疗本身难度不大,对于伴有进食少、营养不良、病程长的患儿,应加强疾病管理,及时纠正代谢紊乱,强化营养支持,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应严格遵循药敏试验结果,切勿滥用药物,避免引发严重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临床症状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在春夏季节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病原学复杂,临床医师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正确评估患儿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

猜你喜欢
百日咳痉挛性病原学
类百日咳综合征与百日咳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肺功能比较分析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无药无创纯手法调整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小心百日咳
百日咳再现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