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缺陷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10-25 01:20王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思政教育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女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结合女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生理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欠缺。研究新时代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关注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提升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女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女大学生;思政教育;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育人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当前高校部分女大学生存在价值观念模糊、主体意识不强和自信心较差等方面问题,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基本内容,加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而逐步塑造女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对以往针对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研究的归纳梳理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也不断升高。21世纪初,我国学术理论界就逐步掀起了关于高校思政模式研究的热潮,许多专家学者根据高校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试图构建具有我国特色和高校实际的思政教育新模式。当前,针对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学界主要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主体性思政教育模式、生活化思政教育模式、规范化思政教育模式、审美思政教育模式。但是,以往的研究成果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没有针对高校男女性别的各自特点,有区别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高校关于性别思政教育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外先进的发展性教育理念已经把男女两性德育教育区别对待,对女大学生而言,无论从德育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参照女性发展规律,建立以女性发展规律为衡量标准的教育模式,解决了男女大学生在发展上因性别差异所导致的性别不平等,为女大学生德育教育和自我成才铺平了道路。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女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切实提高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缺乏性别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于男女学生的针对性教育,这种笼统的思想教育形式显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样也无法有效塑造学生价值观,不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顺利展开。其主要表现为多数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阶段采取公共课程或者是集体上课的形式进行思想引导,这种思政教育过于笼统,并且不具有针对性,并未充分区分男同学以及女同学的思想变化需求,所以也局限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从马克思主义妇女教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思政教育开展形式并未兼顾到女性的教育学习需求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所以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塑造女性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高校女学生群体缺乏自信与自制力

针对于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来说,一部分女学生缺乏自信心与自制力是较为显著的问题类型,而这种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展开,不利于思政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马克思主义妇女教育观的角度来分析,一部分女学生并不注重保护自身权益,同时也缺乏对于自身的正确认知,在开展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便有可能出现自信心缺乏的问题。除此之外,社会在学生就业阶段存在性别歧视,因此对于女学生的就业造成了负面影响,而若是无法顺利就业,则女性也无法真正获得经济之上的独立,同时也无法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之中,因此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自信心较差的问题。并且,存在一部分女学生自我评估较低,受到社会中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女性学历高并没有什么作用,所以也开始在学习中自暴自弃,出现自制力较差的问题。

(三)高校部分女大学生价值观念模糊、理想信念不坚定

高校部分女学生则存在价值观念模糊、思想多变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存在显然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并无任何益处。在实际当中,一部分女学生会受到社会中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并且逐步产生拜物、拜金以及享受倾向,而这对于女学生的成长显然会造成一定的阻碍以及制约[1]。除此之外,在一部分高校的范围之内会存在低俗文化内容,这些低俗文化会对于女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侵蚀,甚至一些违背社会公共秩序以及优良风俗的内容会在高校的范围之内公开宣扬,所以导致部分女学生思想变化,逐步受到“读书无用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进而逐步荒废学业、迷失自我。

三、新时代高校女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一)强化女大学生的自信心

马克思主义妇女教育观强调妇女的利益以及妇女自身价值与作用的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教育观来强化女学生自信,以此取得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女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且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每一次学习任务中,成长为更加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实际中,需要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妇女教育观的解读以及分析,并且将这些内容与女学生的思政教育之间相互关联,充分针对当前女学生缺乏自信心以及自制力等方面问题展开相应的教育过程,以此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塑造活力良好的价值观念,使之更愿意参与各项学习任务,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所取得的成效。

(二)注重塑造女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追求

积极塑造女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与思想追求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妇女教育观之中的重要观念,同时也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点,需要针对当前高校当中女学生的思想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举措。在实际中,首先需要充分强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教育观观念的分析,尤其是针对于高校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低俗文化,需要教会女学生正确看待这些低俗文化内容,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强化自身的个人价值。此外,也需要幫助女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抱负与思想追求,使之逐步摒弃社会当中不良思想,从而切实保障高校思政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开展对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思政教育引导

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以塑造学生价值观念为核心,分别针对男女学生采取个性化思政教育引导策略。首先,要注重对于女学生的培养与价值领引导,同时给予女学生足够的尊重。其次,需要针对于女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以及身心发育情况,将女生的思想引导与男生的引导相互区分,以此达到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促进女学生思想认知水平的提升,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最后,同样需要注重引导女学生端正人生追求,使之拥有更为正确的人生价值,坚定理想信念,刻苦钻研,积极思考,提高本领,把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发展联系起来,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斐.近10年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妇女理论的研究述评[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6,(03).

[2]马芳平.改革开放四十年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研究综述[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9,(03).

作者简介:王锐,1979年5月出生,男,汉族,陕西永寿人,法学硕士研究生,工程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名称:高校“无性别”思政教育模式的缺陷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0-2021年度陕西妇女/性别课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FN-177)。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思政教育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