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社会风俗论略

2021-10-26 05:41李春祥
今古文创 2021年38期
关键词:高句丽社会生活

【摘要】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所居之地多高山深谷,在单一的地理环境和中原政治经济的影响下,高句丽在饮食、服饰、建筑、婚姻、歌舞、祭祀、教育、丧葬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社会风俗,同时,这些社会风俗在发展、变化过程对当时东北亚其他民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高句丽;社会生活;社会风俗

【中图分类号】K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61-02

高句丽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民族,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邹牟在汉玄菟郡内建立高句丽政权,中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至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被唐朝灭亡。高句丽政权是汉唐藩属体制下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主要由高句丽人组成。高句丽疆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所辖之地主要包括今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长白山区的浑江、鸭绿江流域。高句丽人生活之地“多大山深谷”,地理环境和资源环境较为特殊,使得高句丽在饮食、服饰、建筑、婚姻、歌舞、祭祀、教育、丧葬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社会风俗。

一、高句丽的饮食风俗

根据考古调查,受中原耕作技术影响,高句丽已使用铁质生产工具,掌握了牛耕技术,但高句丽所在的今浑江、鸭绿江流域,所居之地“土田薄瘠,蚕农不足以自供,故其人节饮食。” ①土壤贫瘠,耕地较少,粮食作物产量不高,不足以满足全部日常生活所需,高句丽逐渐形成“节食”风俗。农耕生产的同时,高句丽充分利用丰富的渔猎资源,发展渔猎经济,把山中捕获的野猪、熊、狍子、野鸡等猎物,作为重要的食物补充。高句丽基本劳动者“下户”,在维持自己生活的同时还要高句丽上层“大家”,“其国中大家不佃作,坐食者万余口,下户远担米粮鱼盐供给之。” ②山林中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盛产各种野菜和山葡萄、核桃、松子、榛子等多种果实,这些都被高句丽人采来,作为食物的补充。此外,高句丽人“善藏酿”,掌握了酿酒技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节日宴会饮酒的风俗。

二、高句丽的服饰风俗

高句丽服饰风俗有着自己的特点,男子的基本服饰是“襦”和“裤”,分别指“上衣”和“下衣”,“襦”短,至臀部,“裤”长且肥大,称为“长裤”或“大口裤”,多以白色衣料制成、有裆、裤管肥长。平民百姓只能穿质地粗糙的“褐衣”,“庶人衣褐” ③,贵族男子则穿着质地细腻的五彩“袍”。高句丽帽饰主要有“帻”“折风”,“帻”多为平民百姓佩戴,以巾覆发髻上,盖住前额。“折风”多为士人佩戴,“人皆头著折风,形如弁,士人加插二鸟羽。” ④高句丽女子的服饰基本由短“襦”“裤”及“裙”组成,“襦”有长袖、短袖,直领左衽,“裙”有长裙、短裙,高句丽女子多将“襦”与“裙”搭配穿着,“裙”“襦”多配有“襈”,既衣服的边饰,贵族女子衣服用料讲究,装饰华丽,颇具特色,“襦”上还搭配以“披领”,披在肩上,以为修饰,有圆形、方形、菱形等不同形制。平民女子衣服色调单一,质地普通。

三、高句丽的建筑风俗

高句丽建筑风俗主要体现在城垣建筑、祭祀建筑、王陵建筑等方面。高句丽人“好治宫室,于所居之左右立大屋,祭鬼神,又祀灵星、社稷。” ⑤高句丽喜欢在山上建筑城垣,以考古发现的山城遗址为代表,如高句丽第一座都城山城纥升骨城,位于今辽宁省桓仁县城附近的下古城子遗址,其军事卫城是五女山城;第二座都城国内城,位于今吉林省集安市,石砌墙垣犹存。⑥高句丽祭祀建筑以集安东北的东台子遗址为代表,清理出包括回廊所构通的四座房屋基址,其中第一室是祀丰地母的社址,第二室是供奉神农——稷的地方。⑦王陵是现今遗存相对完整的高句丽建筑,集安已发现太王陵、将军坟、千秋墓等高句丽王陵,其中将军坟最具代表性,保存最好,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有“东方金字塔”之称。高句丽社会各阶层的居室建筑有所不同,“其所居必依山谷,皆以茅草葺舍,惟佛寺、神庙及王宫、官府乃用瓦。” ⑧

四、高句丽的婚姻风俗

高句丽的婚姻多为族内婚,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但青年男女成婚前的“婿屋婚”风俗很有特点,“其俗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傍顿钱帛,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 ⑨这种“婿屋婚”说明高句丽保存着母系社会对偶婚妻方居住婚的遗风,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较高。高句丽婚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游女”风俗,“俗多游女,夫无常人,夜则男女群聚而戏,无有贵贱之节。” ⑩“游女”多为未婚女性,“游女”现象是高句丽婚姻风俗的特殊体现。

五、高句丽的歌舞风俗

高句丽人善于歌舞,“其民喜歌舞,国中邑落,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戏。” ⑪集安的高句麗壁画,保留了许多高句丽歌舞画面,比较典型的是公元四世纪前后的舞踊墓群舞图。七名男女站作一排伴唱,另外六名男女翩翩起舞,男着长袖花衣,肥筒花裤,女着对襟襈裙,歌舞画面生动活泼。高句丽舞蹈被称为“高丽伎”或“高丽乐”,南北朝时期传入刘宋,至隋朝时期,“高丽伎”成为隋朝国家乐舞“七部伎”的一部分,唐初的宫廷乐舞“十部伎”也包括“高丽伎”,甚至一些朝廷官员贵族也擅长“高丽伎”,可见高句丽舞蹈影响广泛。受中原的影响,高句丽也经常进行“角抵戏”,“角抵戏”是中国古代一项带有游戏色彩的体育竞技活动,“角抵戏”需要参与者舞动身体,战胜对手,围观者呐喊喝彩,气氛热烈。

六、高句丽的祭祀风俗

高句丽的宗教信仰包括天神崇拜、祖先崇拜、地祗崇拜等自然宗教信仰和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信仰,祖先崇拜包括夫余神、高登神、箕子神及伏羲、女蜗等,其祭祀风俗与宗教信仰紧密相关。高句丽祭祀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春季“常以三月三日会猎乐浪之丘,获猪鹿,祭天及山川。” ⑫秋季“常以十月祭天。多淫祠,有神庙二所,一曰夫余神,刻木作妇人像;二曰高登神,云是始祖夫余神之子,并置官司,遣人守护,盖河伯女、朱蒙。” ⑬朱蒙是高句丽开国之王,河伯女即朱蒙之母,被奉为高句丽的祖先。伏羲、女娲被高句丽奉为始祖神和保护神,集安五盔坟四五号墓藻井中的伏羲、女娲壁画,表现出高句丽人对伏羲、女娲的崇拜与祭祀。地祗崇拜主要是祭祀山川洞穴,“其国东有大穴,名隧穴,十月国中大会,迎隧神还于国东上祭之,置木隧于神坐。” ⑭高句丽对儒教、佛教、道教的崇拜祭祀主要反映在高句丽墓葬壁画中,如集安市长川一号墓高句丽墓前室藻井上壁画中绘有男女墓主人礼佛图,上有佛祖像及护法狮子;集安五盔坟四号墓主壁四神图的衬底网纹里,上绘儒者、僧人、道士的图像,体现了高句丽对儒、释、道的崇拜与祭祀。

七、高句丽的教育风俗

高句丽的教育始于小兽林王,公元372年(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秦王苻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王遣使回谢,以贡方物。立太学,教育子弟。” ⑮至高句丽长寿王时期,高句丽效仿前秦、东晋,在太学之外又设国子学,招收高句丽王公贵族子弟,高句麗“俗爱书籍,至于衡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又爱重之。” ⑯扃堂为高句丽民间出现的私学,为未婚百姓子弟诵经习射之处。高句丽有弈棋、投壶、蹴鞠、角觝等体育活动,均由中原传入,角觝类似摔跤,在高句丽非常盛行。

八、高句丽的丧葬风俗

高句丽长期居住于东北的大山深谷,有着独特的丧葬风俗。“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终之衣。厚葬,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 ⑰高句丽人对丧葬之事比较重视,男女成婚之后,便开始准备送终的衣物。人死之后,“死者殡在屋内,经三年,择吉日而葬。居父母及夫丧,服皆三年,兄弟三月。初终哭泣,葬则鼓舞作乐以送之。埋讫,取死者生时服玩车马置墓侧,会葬者争取而去。” ⑱考古发掘证明,高句丽古墓中大都有金银器、鎏金器、玉石器、铁器、铜器、陶器等随葬品,表明高句丽有厚葬风俗。高句丽墓葬多“积石为封”,据集安县文物局1983年调查统计,集安境内尚存高句丽时期古墓9022座,其中以石墓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将军坟。高句丽丧葬风俗有火葬和二次葬,从考古发掘中可以发现,有一批高句丽古墓经过火烧,墓室附近尤其严重,同时发现大量的烧熔石块和木炭块;在集安的一些高句丽积石墓中墓圹很小,不足以容尸,有可能体现着一种二次葬的风俗。⑲

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从纥升骨城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国内城成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400余年,是高句丽饮食、服饰、建筑、婚姻、歌舞、祭祀、教育、丧葬等各种社会风俗不断丰富、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与中原及北方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交往,高句丽社会风俗受到很大影响,在保留自己民族社会风俗的同时,吸收一些中原社会风俗,如好治宫室、宗教祭祀、饮酒等等,同时,高句丽社会风俗对当时东北亚其他民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注释:

①④⑩⑱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15页,第3115页,第3116页,第3116页。

②⑤⑨⑪⑰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43页,第843页,第843页,第843页,第844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186页。

⑥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2页。

⑦方起东:《集安东台子高句丽建筑遗址的清理》,《东北考古与历史》1961年第1期,第36页。

⑧⑭⑯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20页。

⑫⑬⑮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406页,第407页,第221页。

⑲吉林省考古研究室、集安县博物馆:《集安高句丽考古的新收获》,《文物》1984年第1期,第40页。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作者简介:李春祥,男,吉林通化人,硕士,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东北亚问题。

猜你喜欢
高句丽社会生活
高句丽文化视觉符号研究
中国北方民族世界文化遗产
高句丽研究历程及其成果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西安晚报》广告视野中的西安社会生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乱世飘摇中的纵横捭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