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病变症状的干预效果

2021-10-26 01:17张霞
康颐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常规护理糖尿病

张霞

【摘要】目的:浅析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症状经中医特色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80个病例是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标准是数字标注法,每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中医特色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未干预时,组间血糖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干预,观察组比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症状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可稳定患者各项血糖水平,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预后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症状;常规护理;中医特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055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常伴有早期视网膜病变症状,初期阶段眼底不会明显改变,导致患者降低视力,减弱生活能力,随着不断发展疾病,患者会表现出微血管循环障碍,从而生长新血管,逐渐向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若不及时治疗,还会脱落视网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糖皮质激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治疗方式,该药物会导致机体的免疫机制受到破坏,从而引发并发症或感染,因此,需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此次我院围绕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症状经中医特色护理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本次研究的80个病例是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标准是数字标注法,每组40例。观察组中,包括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区间43-64岁,平均(53.65±2.17)岁,病程1-9年,均值(5.02±0.34)年;对照组中,包括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区间44-65岁,平均(54.87±2.06)岁,病程1-11年,均值(6.23±0.58)年。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实施血糖监测、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

观察组:中医特色护理。首先,行中医食疗。采用含菊花、枸杞、决明子成分的中药饮片泡茶,其主要功效为滋阴补阳,1天3次。食用百合猪胰淮山汤,其主要功效为清肝明目,其中药方剂包括淮山药50g、百合20g及猪胰脏100g,清洗并切块胰脏,用清水煮,并在此同时将淮山药、百合加入,共同煎煮40分钟,取汤时将少量盐加入其中饮用。其次,按摩眼周和全身。指导患者用合适的力度对足三里和三阴交部行按摩,四白穴、睛明穴为眼部按摩穴位,每次行15分钟按压,1天2次。第三,行耳穴埋籽。在确认未损失耳部皮肤后,用75%酒精对耳廓行消毒,用0.6cm×0.6cm医用胶布在内分泌穴、胰胆耳穴固定王不留行籽,耳穴埋籽时进行2分钟耳廓按摩,至自感发热,1次30分钟,1周3次,1个疗程行12次连续敷贴。

1.3 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后,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对空腹血糖进行检测,采用血糖仪对餐后2h血糖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整理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为x2,(x±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結果

对比干预前后80例患者各项血糖水平:未干预时,组间血糖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干预,观察组比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早期视网膜病变症状常伴糖尿病疾病,给予常规治疗,可确保患者眼部情况得到改善,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配合有效护理干预,保证临床效果。中医特色护理经指导后,便于操作,在行护理干预时,经中医食疗、按摩眼周和全身及耳穴埋籽,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机体循序,从根源上调节患者肝肾功能,稳定患者血糖水平[3]。

从中医角度来讲,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病”,该疾病长期失控会导致脏腑器官受到阴虚内燥累及,出现耳聋目盲兼证。中医理论认为,按摩三阴交,可实现行气活血、调补肝肾的作用,按摩足三里,可实现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效,按摩睛明穴,可有效治疗近视、目赤肿痛,按摩四白穴,可对目翳、目赤痛痒行有效治疗,按摩胰胆耳穴,可实现清热利胆、理气疏郁的功效,内分泌穴可对内分泌系统机能行有效调节[2]。菊花中药药理中的功效为清热解毒、平肝明目,西药药理中的功效为保护神经,免疫调节;决明子中药药理中的功效为清肝明目,西药药理中的功效为降脂;枸杞中药药理中的功效为滋肾润肺,明目安神,西药药理中的功效为降血糖、调节免疫力;王不留行籽中药药理中的主要功效为消肿止痛、活血通经,西药药理中的功效改善视力,调节生理功能[3]。本次试验主要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症状采取常规护理与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经干预,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可见,中医特色护理可实现良好的护理效果,改善循环,保证治疗安全性。

总而言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症状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可稳定患者各项血糖水平,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陈洪珍,陈志丹,周锡毅,等.眼部穴位按摩改善糖尿病病人早期视网膜病变症状的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2018,31(1):301-302.

[2]卢兰芳,韦春婵,韦利菊.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93-96.

[3]周俊英,廖清华,何健敏,等.护理干预对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0):191-193.

猜你喜欢
中医特色护理常规护理糖尿病
跟踪导练(一)(5)
中医特色护理对1级糖尿病足的应用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效果
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