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外来信: 你是谁的“囚犯”

2021-10-27 22:23朱永春
中学生天地(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做作业时狱警情景剧

朱永春

浙江省德育学会理事省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孩子和妈妈演绎的这场情景剧,是万千家庭里亲子关系的真實写照。但要判断二者行为的是非对错,其实并不容易。

作为成年人,家长无比清楚初中阶段对人一生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可能是孩子们无法理解和体会的。这有点像机长突然被告知飞机上可能被安放了定时炸弹,与客舱内乘客们的悠闲相比,机长却惶恐不安。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我能理解家长的初衷,但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因为这显然治标不治本,还会破坏亲子关系,导致对话通道关闭。往更深的层面看,“狱警”其实是在塑造孩子的“囚犯”意识,这会让孩子失去自信、自律和自尊,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不过,让母亲主动辞去“狱警”一职相当有难度,她一刻不停地监视你的终极原因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让一个母亲放弃爱自己的孩子,难度系数太大!

母爱是永恒的,你的“囚犯”生活注定是“无期徒刑”——但不要绝望!你完全可以“无罪释放”。母亲盯着你不放,你在感觉不被信任的委屈外,是否应该放下情绪去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事实上,母亲当“狱警”的滋味不比你好受,在你痛感自己是个“囚犯”时,母亲何尝不是为了监管你而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呢?

其实,做作业时专注,远离手机,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这本就是孩子分内的事情。但孩子各种瓜田李下的表现触发了母亲的误解和不信任,拱手出让了自我管理的权利!

歌德说:“采取一个改变命运的实际行动比一千个苦恼、一万个牢骚更管用。”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消除母亲的担忧,重建彼此的信任,这样的家,将不再是牢笼。

想抢先一步知晓最新的案例吗?愿意参与话题的讨论,或当“记者”搜集有趣的见解吗?竺小编(QQ:346155876)热情欢迎小伙伴们的来稿~如果你自己的或搜集到的观点足够有意思,不仅可以在杂志上署名刊出,还有机会获得稿酬哦!

猜你喜欢
做作业时狱警情景剧
难忘的科学情景剧表演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谁最懒
劫持狱警只为换比萨
(情景剧)一江之水
独自做作业,我可以!
狱警的好意
狱警的好意
做作业
只有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