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世界城市评价指标,杭州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

2021-10-29 19:22吴伟强周进涛
杭州 2021年17期
关键词:竞争力国际化杭州

吴伟强 周进涛

任何一座世界城市都非常注重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中的位次,以至于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前两名的伦敦,为了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在2008年实施了一次“文化大审计”,与纽约、东京、巴黎、香港、新加坡、上海等世界著名城市进行比较,找出短板,精准发力。近年来,伦敦出台了诸如智慧城市、未来城市等一系列基于未来的规划,以期努力保持世界级城市顶端的位置。

得益于G20峰会,杭州近年来城市国际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也面临着一些短板,对照世界城市评价指标,可以让我们对城市国际化的路径有更清晰的认识。

世界城市评价指标有哪些?

世界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主要有两类:一是综合性指标,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全球城市指数(Global Cities Index,GCI)”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二是单项指标,最著名的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世界最宜居城市”和世界文化论坛的“世界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

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少指标法”和“单指标法”,基本不采用“多指标法”,也就是选择一些关键核心指标来评价世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或单项竞争力,并予以排名、公布。由于这些指标有著名专业机构研究制定,较为充分体现了城市竞争力诸多方面内容的关联性,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公布的世界城市排名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世界最宜居城市”排名已经成为跨国公司选择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目标城市的重要依据。

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创建国际化城市进程中,纷纷以此为对表和对标。最为典型的是上海市、成都市、深圳市和广州市,上海“创建卓越的全球城市(2035)”规划,将这些指标充分体现在其中,上海和成都为了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多年来与世界文化论坛合作,多次在国内举办世界文化论坛,成都因此也被世界文化论坛评为“全球夜经济最具魅力的城市”。

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委托专门研究机构长期持续跟踪研究全球著名评价机构的世界城市竞争力评价报告和排名,聚焦世界级城市发展的基本态势,明确杭州城市国际化建设的方向和路径;二是对照世界级城市评价的主要指标,逐个分析杭州的优势和短板,有针对性地发挥优势,补足短板;三是加强与全球著名评价机构的合作,增加其对杭州的了解,提高评价所需的杭州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

制约杭州突破排名的瓶颈在哪里?

多年跟踪研究GCI、GaWC、世界最宜居城市和世界城市文化竞争力等四个权威评价体系,我们发现杭州在GCI、GaWC中的排名快速提升,但似将进入瓶颈期,而在世界最宜居城市和世界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中,杭州均未获得排名。

GCI以商业活动、人力资源、信息交流、文化体验及政治参与5个领域26项指标评价世界城市竞争力。杭州在GCI中的排名由2015年的第113名,快速上升到2020年的第82名,尤其是2018年后,排名提升速度很快。

2020年内地城市在GCI中的排名:北京(5)、上海(12)、广州(63)、深圳(75)、杭州(82)、南京(86)、成都(87)、武汉(93)、天津(94)、苏州(98)……杭州仅次于北、上、广、深,位居内地城市第五。在GaWC的排名中,杭州2016年进入正式排名,在214个城市中排第140名,2018年大幅度跃升到第77名,但到2020年,倒退至第90名。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2018年杭州在内地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但在GaWC2020中位于杭州之前的内地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天津和南京,天津和南京超越杭州;第二,成都稳居中国城市第二方阵第一名,且排名不断提高,但杭州的竞争力排名不稳定,似有瓶颈;第三,重庆、长沙、郑州等城市的排名在快速提升,将对杭州形成冲击。

更需要指出的是:在世界最宜居城市排名中,内地城市有:北京、天津、苏州、上海、深圳、大连、广州、青岛,杭州一直未进入世界最宜居城市排名,同样,杭州也未进入世界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系统。

杭州如何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2016年来,我们曾连续多次采用世界城市年会、GCI、GaWC、世界文化论坛的核心指标评价杭州的国际竞争力,发现杭州城市国际化建设的主要短板,应及时采取措施。

首先,对国际化的路径和方法必须有正确的认识。与世界城市形态和内涵变迁逻辑一致,世界城市评价指标的内涵和外延随之变化。世界城市评价指标当下和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在“世界都市网络系统”中建设“全球化城市”,涵盖五个领域:城市的地理空间(包含历史、文化、形态)、城市的集聚(包括国际区域和国内区域)、城市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城市的全球连接性(尤其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城市(让城市成为世界多层次网络中的信息节点,提升能级)。据数据分析,杭州与世界级城市联系最多的仅一个上海市。杭州应积极发展金融业,并加强与世界城市的连接性;进一步强化信息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在世界都市网络系统中的能级。

其次,正确认识国际化和地方特色的辩证关系。在“地方空间”逐渐转换成“世界性流动空间”的背景下,正在形成由节点和网络组成的全球地理,城市作为世界网络空间的节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未来的竞争是城市之间的竞争。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国际性,就无法形成对话和信息交流。杭州城市国际化的核心在于融合地方与全球,把地方特色融合到全球中去,成为连接跨国公司网络、城市网络和世界经济体系网络的重要节点,而不是一味强调地方特色。因此,我们主张杭州的城市国际化要注重对标国际公认的标准,寻找差距,补足短板。

第三,以增加跨國企业总部设立数为立足点,激发商业活动竞争力。国际化城市的首要标志是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增加著名跨国公司总部数量,即可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资本市场价值。近几年杭州举办国际会议次数大幅增加,ICCA发布的2019年国际会议数量排名,杭州在中国大陆排第3,亚太排17,全球排74。如有大量的跨国公司进驻,国际会议召开次数和港口机场商品流通量以及航空客运量必然随之递增。目前,杭州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7家,位于中国城市第四名,应继续改善营商环境,尤其是培育本地企业提高营收水平,进入世界500强。

第四,扩大国际学校和高校数量,强化精英人才储备。当前,杭州国际游客、留学生数量指标落后于世界四大都市圈平均水平一倍以上。常住外国人口处于国际化初级阶段早期。杭州外国人口数量仅0.78万,占常住人口比例不到0.1%,而国际化大都市的平均水平为10%。在杭大学数量远低于南京、西安和重庆。仅有一所985高校,浙江大学在全球排名为138名。因此,杭州应大力发展国际学校,增加高校数量,尤其是多采用联合办学方式,增加外来人口和国际学生数量,提高吸引多元化人才的能力,储备高端精英人才。

第五,引进国际新闻机构,提高可沟通性和传播力。虽然杭州在LTE网络覆盖率指标上与世界发达城市差距很小,且杭州为全球互联网中心和数据中心,但这些更多集中于商业领域,并不属于信息交流的评价范畴。增加国际新闻机构的数量是提高内外部新闻和信息的传播水平,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在“网络城市”和“信息城市”时代,更是获得信息空间的进入权并取得对信息空间结点控制权的基础性条件。

第六,务必认真对标世界一流城市的通行做法,完善基础设施。一是机场。但凡世界级城市均有两个以上国际机场,杭州仅有萧山国际机场。杭州应尽早规划建设第二机场。二是轨道交通。世界级城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均有数千公里轨道交通,主要是市郊铁路。杭州目前320多公里地铁,加上城际铁路也只有391公里。杭州应放弃过于追求慢速地铁里程的建设模式,抓住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多层次轨道交通的契机,大力建设覆盖都市圈的市郊铁路。

第七,优化文化体验感,提升文化影响力。据数据对比,杭州博物馆数量、友好城市数量和多种餐饮企业数量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公共文化设施均低于世界四大都市圈平均水平,差距达一倍之大的公共设施是:酒吧、剧院、公共图书馆、米其林餐厅和文艺团体。艺术表演场馆仅12座,与北京、上海等城市有天壤之别,更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站的数量从2000年的268个缩减到2014年的189个,高层次、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特别是文艺表演少之又少,文化体验与城市发展不匹配,这是制约杭州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因素,需要高度重视。

第八,吸引国际组织和国际性公共机构入驻,展现政治影响力。由于距上海较近,杭州的领事馆数量为零,但增加使领馆的派驻机构并非不可行,多增加签证中心就是可行的方法。杭州应凭借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吸引國际组织和国际性公共机构入驻,借此大大增加主办国际性政治会议的数量,提高国际政治参与度以及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

吴伟强系浙江工业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竞争力国际化杭州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杭州旧影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