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机”抑或“女生优势”?

2021-10-30 17:53肖凤秋马学阳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教育

肖凤秋 马学阳

摘  要:在国内外,有关“男孩学业落后”“男孩危机”“女生优势”等教育性别差异的现象都曾引发过广泛关注。该文基于大型调查数据,从“是否入学”“入学后的成绩”两方面呈现了中国教育性别差异的现状。结果发现,横向对比来看,从初中阶段直至硕士研究生阶段,女生比男生有更大的教育优势。纵向对比来看,优秀女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上述教育性别差异可以从国家层面、家庭层面、个人层面及学校层面找到原因。教育的这种性别差异现状继而引发了各界对高考选拔制度、女性就业难和“男性稀缺症”现象并存、高知女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男性婚育时间推迟等社会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教育;性别差异;男孩危机;女生优势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1)05-0051-08

作者简介:肖凤秋,中国儿童中心科研部,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儿童校外教育、儿童发展;

马学阳,中国儿童中心科研部副部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家庭和儿童社会学。

一、背景

关于“男孩学业落后”“男孩危机”“女生优势”的议题,无论是在欧美国家还是在中国,都曾引发过非常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1998年,英国教育标准局的研究报告显示,1990年前后,男生的普通中等教育考试成绩明显低于女生,促使英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针对男孩学业落后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1]。199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书中提到,当代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女孩。2006年1月30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指出,在美国学校教育的每个阶段,男生都在节节败退。该杂志将这种性别差异称为“男孩危机”[2]。同年,美国《费城调查报》也指出,在该地区和全国范围内,男孩几乎在所有教育指标上都落后于女孩[2]。因此,很多欧美国家提出了“拯救男孩计划”。2010年及之后的两三年,中国对这个议题的讨论也达到顶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学者孙云晓、李文道和魏霞在2010年出版的《拯救男孩》。之后,教育领域、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就“男孩危机”“阿尔法女孩”“女生优势”等现象进行了激烈的学术讨论[3-7]。

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大型数据库反映的状况到底如何?“男孩危机”和“女生优势”的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本文将基于几项大型调查数据从两方面对中国的教育性别差异现状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在校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另一方面是入学后学生的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二、教育性别差异的现状

(一)关于有没有上学的问题

从横断研究数据来看,根据201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在校率,结果如图1所示:6~13岁(基本上对应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在校率基本都保持在高位,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15~19岁(基本处于高中阶段以及之后的大学阶段),性别差异开始凸显,男生的在校率低于女生,其中农村男生的在校率最低,城镇女生的在校率最高。

从纵向研究数据来看,根据2000年、2010年、2015年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利用相应年龄女生在校率和男生在校率的比值来计算性别平等指数(指数等于1说明在校率没有性别差异;指数大于1说明女生在校率高于男生;指数小于1说明男生在校率高于女生),结果如图2所示。2000年,小学学龄男生和女生的在校率非常接近,初中学龄男生的在校率明显高于女生,高中学龄男生在校率的优势更为明显。在十年后的2010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学龄依然没有太大的性别差异;但初中学龄男生已经没有优势,在校率和女生基本持平;高中学龄学生在校率的性别差异已经反转,男生的在校率反而低于女生。到了2015年,高中学龄男生在校率低于女生的情况更加明显。

以上是对于小学、初中、高中学龄不同性别儿童在校率的分析,下面再看看高等教育的情况,见表1。

从专科和本科的情况来看,自2010年开始,女生人数超过男生。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性别比(男生人数应该稍多于女生),可以说,相比于女生,男生在专科和本科教育具有相对的弱势。

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情况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女生所占比例迅速增长。1991年,硕士研究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仅为25.1%,2000年增长到36.1%,2010年为50.4%,之后基本上持续占据半壁江山;同樣,博士研究生中女生所占比例在1991年仅为10.6%,2000年增长到24.0%,2010年增长到35.5%,2019年达到41.3%。与此同时,高学历阶段中男生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目前,硕士研究生中女生数量已经超过男生,但在博士研究生中,男生仍具有一定的数量优势。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在校率一直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初中阶段,男生的教育优势逐渐减小,在校率基本与女生持平;而在高中阶段、大学本专科阶段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男生的占比逐渐呈现出一定的弱势;在最高学历的博士研究生阶段,男生依然保持着相当的教育优势,但女生的占比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关于上学后的成绩问题

进入学校后,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学得如何,老师教得如何,教育效果怎样。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业成绩是衡量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但是对于学业成绩的测量并没有普遍使用的标准。下面我们将使用规模较大的调查数据和相对通用的测量标准,对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缩写为PISA)的数据,其中的学业成绩测量指标主要是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得分。如表2所示,在阅读方面,2015年和2018年的数据都显示,无论是中国均值还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缩写为OECD)国家的均值,男生的阅读素养均值都明显低于女生。

在数学方面,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2015年和2018年的数据都显示,男生的数学素养均值都明显高于女生。

在科学方面,情况比较复杂。中国男生的科学素养均值一直高于女生。在OECD国家,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男生的科学素养均值更高,而2018年则是女生更高。

其次是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缩写为CEPS)2013年的数据,其中的学业成绩是每所被调查学校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期中考试成绩。如表3所示,调查显示,七年级(初一)和九年级(初三)男生在语数英三科上的表现都落后于女生。具体来说,女生在语文、英语学科上的优势相对更大;但即使传统上被认为是“男生优势”的数学学科,女生也占有一定的优势[8]。此外,无论学校在什么地理位置,排名如何,学校内初三男生成绩排名都相对靠后,女生成绩排名相对靠前(见表4和表5)[6]。

除了学科成绩之外,CEPS对学生的班级排名、认知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也进行了测量,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在这些方面男生也都明显低于女生[9]。

最后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总体性别频次分布数据。通过统计2019~2020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可知,在中央部属高校中,男生9057人,女生10972人;在地方高校中,男生13636人,女生26328人;总体男女比例为1:1.64。从这一数据也可看出,在大学本专科阶段,相对于男生,女生也有更大的教育优势[10]。

由以上几项大型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可知,横向对比来看,在小学阶段,教育的性别差异不明显;从初中阶段开始,直至硕士研究生阶段,女生比男生有更大的教育优势。纵向对比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秀女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三、教育性别差异现状的原因分析

教育领域的性别差异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男孩的教育优势是明显的,尤其体现在入学方面;进入21世纪之后,女孩的受教育水平较之以前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2010年以来,女生开始赶超男生,在初中至硕士研究生阶段还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另外,目前一些研究发现,除了语文和英语等所谓的“女生优势学科”之外,在数学等曾被认为“男生优势学科”上也呈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态势。

在横纵两维度上呈现出上述教育性别差异,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国家层面,我们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事业发展,建立健全政府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工作机制,为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制度机制保障。“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和内容。国策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在承认男女现实差异的前提下,倡导男女两性权利、机会和结果的平等,依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中国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持续实施教育惠民政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积极推进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中,妇女受教育状况不断改善,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11]。

其次是家庭层面,女孩的教育和学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家长的投入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生育率快速下降,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明显,“421”的家庭模式已成为普遍现象。随着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家庭对于女孩投入的各种资源越来越多。CEPS调查显示,家庭对于女孩的平均教育期望是16.9年,略高于男孩的16.7年;每个家庭每学期对女孩的教育投入平均为1372元,比对男孩投入的1085元高出26.5%;父母每天给予女孩的平均陪伴时长为3.3小时,也高于男孩的3小时[9]。中国教育财政家庭消费调查的数据还显示,家庭更可能为女孩选择兴趣班,并且在选择兴趣班的人群中,女孩的花费也显著高于男孩[12]。

再次是个人层面,女孩具有先发优势,也在后天具有更高的追求。从智力发展水平来看,5岁男童的大脑语言区发育仅相当于3岁半的女童,神经系统的发育也显得滞后。所以,从入学开始,女孩会更自信,男孩更容易受到学业上的打击。女性在学业上比男性更自律,有更高的投入度。她们的娱乐时间比男性少,在学业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数学差”等性别刻板印象[8]。此外,女孩比男孩更有危机感,就业等社会形势促使女孩更追求教育成就[13]。有学者认为,其原因在于女性的教育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这种回报不仅体现在劳动力市场方面(更高的工资收入和更多的职业发展可能性),而且也体现在婚姻市场方面(找到更好的丈夫)[14]。

最后是学校层面。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对性别差异的关注。可以说,当前学校采用的是无性别差异的教育,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毫无差别地接受同样的教育,统一教学、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等整齐划一性的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范式。这样就使得很多学者有这样一种判断,现在很多学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都更适合女孩,更“排斥”男孩[15]。特别是中学阶段应试规训的过程(比如中考、高考),其本质上就是长时间、大规模的试题练习。这种模式无疑也为女孩增加其学业竞争优势提供了条件,女孩的高度自律与合作在客观上更符合应试教育体制的需要。

四、教育性别差异面临的社会挑战

毫无疑问,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让中国亿万妇女能够更加平等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半边天力量充分释放,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她们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条战线展现巾帼风采、贡献巾帼力量。比如,“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申纪兰,“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马毛姐、张桂梅等七位女性“七一勋章”获得者,她们都是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

与此同时,教育上的性别差异确实也导致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面临一些社会挑战。

一个是高考选拔制度的合理性。一些学者认为,高考的考试科目、内容、题型,以及以高考分数决定录取与否的招考模式,是导致一些院校和专业性别失衡的制度性因素。这是因为现行的高考制度只能反映出考生群体的普遍性能力和水平,却无法反映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且,这种人才选拔方式忽略了学生的性别差异,相对而言,女性由于自己的身心特点比较容易适合这种教育体制,从而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而那些追求個性、擅长动手实践的男生则容易通过这种评价体系被筛选出去,这可能会导致新的不平等和性别歧视,不利于真正优秀人才的选拔,也不利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16][17]。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门提出要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18]。

另一个是女性就业难和“男性稀缺症”的现象并存。女性追求教育方面的成就,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女性比例越来越高,但是这种教育上的优势并没有延续到博士研究生以及就业市场上。在对于子女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期望上,家庭对女孩的期望低于男孩,这与男博士比例高于女博士比例的实际情况也是相符的。部分原因在于,在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并不像在学业上一样占据优势。面对越来越多的女大学毕业生应聘者,单位负责人和企业雇主深感难以维持原来的男多女少的员工性别比例,这使他们更加渴求合格的男性应聘者。尽管他们采取了优先录用男毕业生的策略,但仍然不能阻挡女性员工数量的增长。而女性员工数量增长越快的单位,管理者对男性新员工的需求就越迫切,这导致某些单位出现了“男性稀缺症”现象,同时也使得一些单位为了录取男性而降低招聘标准的不公平现象[14]。

还有一个是高知女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男性婚育时间推迟的现象。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不断增多,受制于传统的婚配模式,甲乙丙丁排序中的“甲女”和“丁男”都会难以找到对象,出现很多所谓的“剩女”“光棍”,导致结婚率下降[19]。另外,不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婚育时间的推迟。结婚和生育叠加推迟的现象如果得不到改变,生育率持续低下的趋势也得不到扭转,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也将缺乏新动能,对人口质量、社会福利、民族发展、国家未来等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ARNOT M, GRAY J, JAMES M, et al. Recent research on gender and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M]. London: Ofsted,1998.

[2] HUSAIN M, MILLIMET D L. The mythical 'boy crisis'? [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9, 28(01):38-48.

[3] 孫云晓,李文道,赵霞.拯救男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1-10.

[4] 徐安琪.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J].青年研究, 2010(01):40-46.

[5] 孙云晓,李文道,赵霞.男孩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一文的回应[J].青年研究,2010

(03):70-76+95-96.

[6] 顾天竹,顾锡宏.教育质量提高更有利于谁:男生还是女生?——来自我国初中教育调查的经验证据[J].教育与经济,2018,4(03):38-45+88.

[7] 刘江,万江红.中国的女性教育优势被低估了吗?——基于教育部全国数据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0,4(09):113-119.

[8] 陈彬莉,白晓曦.女孩的数学成绩何以优于男孩?——基于CEPS 2013年的基线调查数据[J].中国研究,2020,4(01):137-159+257.

[9] 崔盛,宋房纺.父母教育期望与教育投入的性别差异——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4(02):158.

[10] 教育部.关于2019—2020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的公告[EB/OL].(2020-12-14). http://www.moe.gov.cn/jyb_xxgk/

s5743/s5744/A05/202012/t20201217_506100.html.

[11] 黄晓薇.在《平等发展共享:新中国70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发布会上的发布词[J].中国妇运,2019(10):15-16.

[12] 魏易,薛海平.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校外培训的消费行为研究——基于2017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分析[J].教育学报,2019,15(06):68-81.

[13] 徐瑾劼.学业成就动机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量与度——基于PISA 2018中国四省市学生的实证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0(01):28-32+76.

[14] 李春玲.“男孩危机”“剩女现象”与“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领域性别比例逆转带来的社会性挑战[J].妇女研究论丛,2016,4(02):33-39.

[15] 葛延峰,秦红艳.我国性别教育改革的问题和出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04):34-37.

[16] 陈应心.社会性别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8,4(09):10-12.

[17] 李文道,孙云晓,赵霞.中国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青年研究,2009,4(06):39-45+93.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19] 吴要武,刘倩.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的影响:剩女?剩男?[J].经济学(季刊),2015,14(01):5-30.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教育
提高相对贫困识别质量:性别差异视角下多维动态测度及分解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影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经济因素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