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

2021-10-30 21:22张友国
南方人物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窑湾新沂市转产

张友国

2020年11月20日,江苏洪泽湖,集中收缴、等待解体销毁的渔船

2019年12月20日,江苏镇江市谏壁镇,长江与江南运河交汇处的渔业新村

为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2021年1月1日,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正式开始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止捕鱼。11.1万艘渔船、23.1万渔民退捕上岸。

这是一次生活方式的大变迁。在长江重要支流大运河江苏段沿线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邵伯湖以及太湖流域,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的渔民普遍年龄偏大,有的人没地或没房,有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有的就业技能相对较低,他们对上岸生活感到迷茫,担心难以适应。

2020年11月,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地区收缴旧渔船并集中解体销毁的工作迅速展开,大量旧渔船被集中销毁,广大渔民上岸居住。当地政府及时做好退捕渔民安置、经济补偿、转产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在用地、建房、贷款、税收、就业等方面重点帮扶,解决上岸渔民的后顾之忧。

为了保障退捕渔民生计,截至2021年1月31日,长江流域禁捕退捕补偿补助资金251.67亿元已全部落实到位;重点水域已落实转产转业129743人(占需转产转业基数的99.76%),落实社会保障171626人,退捕渔民社会保障任务全面完成。

2019年5月8日,江苏高邮湖泊船港,63岁的杨四新和60岁的妻子倪淑珍正在补渔网。杨家祖祖辈辈都在高邮湖捕鱼,岸上没有房子,长年在船上生活

2020年11月21日,江苏宿迁市皂河镇,周福天、沈玉红夫妇在晒鱼。周福天的大女儿还没有出嫁,和他们一起生活,儿子在外地打工。他们在岸上有间小房子,希望以后能换个大一点的

2019年5月10日,江蘇新沂市窑湾镇,渔民吴昌伟一家四口住在一条船上,禁渔后他们将离船上岸居住

2020年9月30日,山东微山湖人王开慧已在宿迁市骆马湖打鱼二十多年。2019年妻子去世后,他一个人吃住都在船上

2019年5月7日,江苏高邮湖泊船港,70岁的李金山坐在自家船上。李家几代人都在高邮湖上捕鱼,岸上没有房子,船就是他的家

2019年5月9日,江苏宿迁市皂河镇,66岁的杨中高和妻子在船前合影。杨家几代人都是骆马湖的渔民。杨中高有一儿一女,儿子也有自己的渔船。村里给杨家划了一块宅基地,儿子盖了一幢平房

2020年11月21日,江苏宿迁皂河镇运河畔,大量捕鱼的网具闲置在路边

2020年11月20日,江苏洪泽湖,解体的渔船最后成了渣土和废钢筋

2020年11月21日,江苏高邮湖,岸边的禁渔标语

2020年9月30日,江苏新沂市窑湾镇,政府专门为上岸渔民建设的渔民新村,让他们住上楼房

2020年9月30日,江苏新沂市窑湾镇,渔民胡玉磊捧着祖父胡炳安在1949年渡江战役中运送解放军过江的“渡江光荣证”。当年,他的爷爷、奶奶、父亲、姑姑用自家的船送部队渡江。禁渔后,胡玉磊一家必须改变几代人的水上生活

2020年9月30日,江苏新沂市窑湾镇,胡玉磊正在装修岸上的新居

2021年2月8日,胡玉磊夫妇抱着孙子和儿子儿媳( 左后)、女儿女婿( 右后) 合影。胡玉磊家在春节前正式上岸,渔民生活成为永久记忆

2021年7月27日,胡玉磊上岸后去南京打工,妻子和儿媳在家中照看孩子

猜你喜欢
窑湾新沂市转产
《农舍》
复合肥转产管控注意事项
海洋渔户转产转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山东省5个地级市的渔户调查数据*
窑湾古镇
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
——推进乡土化“为美”教育 塑造新时代“为美”灵魂
To dear 17-year-old self
窑湾古镇
窑湾:古镇的下一个路口
巧借它山之石 铺宽转型之路——赴新沂市盐务管理局考察学习感悟
我国生猪养殖户转产仍有巨大阻力